生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健康生活丨增液通腑逐瘀方灌肠治疗脓毒症急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医院咨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0515/4173945.html

于乃浩高薇薇孙志萍阚建英

脓毒症是一种因感染、休克、严重受伤等原因诱发的合并感染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随着病情发展,脓毒症会发展为严重脓毒症,并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疾病,对病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胃肠道是脓毒症最先被累及的器官,及时对胃肠损伤进行有效的治疗,可减轻炎症递质对胃肠功能的伤害,防止病情恶化。西医通过为病人提供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保护肠黏膜、清洁肠道等方面治疗,对治疗该疾病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医强调整体理念,辨证施治,调节阴阳平衡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我院为研究增液通腑逐瘀方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性,特选取78例病人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年11月~年5月,研究对象为在此时间段内收治的78例脓毒症急性胃肠功能损伤病人,根据病人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中男女人数之比为20∶19;年龄51~71岁,平均(61.63±3.47)岁。实验组中男女人数之比为22∶17;年龄57~66岁,平均(61.51±3.74)岁。两组病人年龄等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别,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体温大于38℃或小于36℃;肠鸣音减弱或消失24小时以上;有高热、神昏者症状,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迟或沉弦者;经告知后所有研究对象均同意参与。

排除标准: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者;中途转院者;本身有急、慢性肠道疾病者;胃肠道恶性肿瘤者。

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予抗感染、液体复苏、吸氧、抗炎性介质、抗凝、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维持血管活性、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同时给予病人泮托拉唑,40mg泮托拉唑加入50mL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点滴;给予病人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每日三次,每次1片。

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增液通腑逐瘀方灌肠治疗,方法:麦冬、玄参、生地各20克,败酱草、红藤各30克,用水浸泡半小时,加水武火煎至沸腾后转文火煎45分钟,随后加入15克生大黄,煎15分钟,加入10克芒硝搅匀,冷却后将汤液过滤,取ml汤液,制作成每毫升含药0.5克的灌肠药液,每次灌肠毫升,每12小时一次。两组病人均连续治疗10天。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高热、神昏主症按照严重程度分别记0、2、4、6分;次症:出血按照严重程度分别为0、1、2、3分,舌象及脉象分别记0、1分。②对比两组病人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和炎症因子水平,评分越低,治疗效果越好,在病人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检测,使用酶联免疫法监测TNF-α、PCT水平。

结果

对比两组病人中医症候积分实验组病人高热、神昏、出血、舌象、脉象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较大。

对比两组病人APACHE-Ⅱ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实验组病人APACHE-Ⅱ评分和TNF-α、PCT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较大。

讨论

脓毒症主要是全身性的炎性反应。病原菌侵入机体后,免疫系统被激活,释放大量的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导致过度的炎症反应和超强的免疫应答,严重者可伴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心血管功能障碍。脓毒症因应激、感染造成胃肠道屏障破坏,造成肠道细菌毒素向远端器官移位,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加重了脓毒症的进展,因此,胃肠道也是脓毒症的启动器。在治疗上,西医惯用强有力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吸氧、液体复苏、运用血管活性药物、抗毒素、改善胃肠功能等治疗,但脓毒症可累及多个脏器,预后不佳。

急性胃肠损伤是由急性疾病导致的胃肠功能障碍,中医认为脓毒症病人筋脉淤血阻滞,引起气血不畅、正气不足,体内毒气堆积,造成体内脏腑器官外邪入侵造成损伤,脏腑器官不能蕴养百骸,致使脾胃功能失常。脾胃居于中焦,是沟通全身气机的枢纽,脾胃上下不通,清阳浊阴逆位,腑气郁滞,致使胃肠功能障碍,发生胃肠蠕动减慢、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

增液通腑逐瘀方可纠正脓毒症的炎性状态,养阴增液,润滑肠道,促进通便,从而改善胃肠功能,药方中麦冬具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功效;玄参具有滋阴清热、解毒滑肠的功效;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败酱草对胃肠道的湿热火毒具有改善作用;红藤具有通利,杀虫,清热解毒的功效;大黄归胃与大肠经,具有利湿退黄,泻热通便,解毒消痈。现代药理学认为大黄能平衡机体炎性因子,对炎性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并有改善肠道菌群失调。采用灌肠的注药方式,可通里攻下,直接作用于肠道,保护肠道黏膜,改善胃肠道功能。结果显示:和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病人中医症候积分、APACHE-Ⅱ评分和炎症因子水平更低,差异较大。

综上所述,增液通腑逐瘀方灌肠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功能损伤者,能有效改善病人临床症状,避免炎症递质加重对胃肠功能的伤害,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来源:《首都食品与医药》杂志

·下半月2·总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