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法医邢健重磅力作解蛊者连载十二千古之 [复制链接]

1#
第六章千古之毒流毒长(上)

说起法国著名的军事家拿破仑,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他生前曾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立下了赫赫战功,最后称霸欧洲,可谓风云一时。可是关于他的死因,却有许多说法,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谜,这其中,毒物—是这个谜的结。

拿破仑?波拿巴(-),他于年滑铁卢战役失败后被捕,后被流放在圣赫勒拿岛。年5月5日下午5点40分,年仅52岁的拿破仑被宣布死于该岛。

关于他的死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据美国《百科全书》记载,拿破仑是死于胃病。

2、欧洲有人说拿破仑死于癌症,因为他的父亲在40岁时患癌症离开人世,也许癌症也会遗传。

3、也有人说拿破仑在进攻埃及和叙利亚的时候,得了一种热带病,后来死于此病。

4、还有人则说,拿破仑是在圣赫勒拿岛上被人毒死的。

......

最让人困惑的是年10月,多个国家的科学家的毒物分析报告虽然肯定了拿破仑头发中砷的含量高,但结论却否定了中毒一说。

从种种迹象表明,拿破仑头发上的砷的检验方法是科学的,而其死因应结合全面的调查得出。

这以前,在年6月1日,帕斯卡尔?金特兹等一些法国研究人员曾公布了他们认为可以证明拿破仑是砷中毒而死的新证据,这些研究人员当中,有的是著名的毒物分析专家,他们在对拿破仑的5份头发样品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表示:“结果显示,拿破仑的头发中存在大量而非小量砷中毒的迹象。”金特兹认为,这些头发都是拿破仑死后被他的崇拜者保存下来的,其真实性毋庸置疑。

这个结果表明,拿破仑之死因可以通过他的头发来推定!那么拿破仑的头发又是哪里得来的呢?

据有关资料反映,这位不可一世的统帅死后,多少人想保存他的遗容,以作永久的纪念。但在年前,没有摄影,更没有录像,人们就按照传统的方法给拿破仑的脸上抹石膏,制成脸部模型。在制模型前,要先把他的头发剃光,以免头发把石膏粘连。事后,一位拿破仑的侍从悄悄地取了一绺拿破仑的头发,留作纪念。在此之前,就是这位侍从还在年-年期间,把拿破仑生前剪下来的头发留了一部分,这些头发被这位侍从的子孙当传家宝一样传了下来。

为查明世界名人的真实死因,在以后的岁月里(20世纪中叶后),毒物分析专家在拿破仑的这些头发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年,即拿破仑死后年,瑞典的哥德堡,一位已经50多岁的名叫斯坦?福肖富德的牙科医师,下决心想查明拿破仑的死因。然而,要想查明一百多年前发生的案件,谈何容易。他并不精于毒理学,但对于毒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先非常仔细地阅读着那位留存拿破仑头发的侍从所写的回忆录。年11月,福肖富德又在哥德堡的图书馆里发现了《ANALYTICALCHAMICAL》(分析化学)杂志上一篇新奇的论文—用一根头发就能分析出头发中的砒霜含量。论文的作者是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法医系的汉密尔顿?史密斯博士。真是天无绝人之路,福肖富德立即给作者汉密尔顿?史密斯博士去信。3年后,他又专程去巴黎,向拿破仑侍从的后裔索取拿破仑的头发......

福肖富德经过23年的努力,在年,由毒物分析专家用拿破仑遗留的头发,通过现代技术(中子活化分析技术)鉴定了拿破仑头发中微量元素砷的含量。毒化专家发现,越是接近头发根部,其中所含的砷越多。此时,这个结论给拿破仑的死因就定了性,使得年前的一桩重大案件得以侦破。

后来,又有一位加拿大富商名叫本?韦德尔的愿拿出50万美元的巨资,要求对拿破仑的尸体开棺后重新进行毒物学鉴定,以确定这个帝王的真正死因。韦德尔在棺内找到了拿破仑的头发,送到英国的哈威尔核化验室进行化验,此行为得到了美国FBI的认可。英国的毒物分析专家经实验得出结论,证明拿破仑头发中的砷含量超过正常人的20倍至30倍,这样的含量只有长时间的慢性砷中毒才会达到,测定结果给拿破仑死于砷中毒又加了砝码。

实验结果是出来了,但引起慢性砷中毒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么多的砷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毒化专家们分析了众多的意见和可能性:一种可能是拿破仑当时服用的药物里含有砷,但不论是拿破仑的医生,还是仆人马尔尚,他们都没有提到拿破仑的用药里含砷;另一种可能是环境污染所致,因为年拿破仑居住的房间新换了当时很流行的一种糊墙纸,由于技术和认知的低下,纸上的绿色染料是以砷为基础制造的。拿破仑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又缺少必要的锻炼和活动,大量的砷随空气吸入了他的体内,成了这位君主的慢性杀手。

砷真的有这么厉害吗?砷到底是什么?

那么,砷化物的毒作用又是怎样呢?它好像离我们很远,又像是一种古老的毒物。

在化学家的眼里,砷是一种普普通通的化学元素,但确实是一种有毒的化学元素,它的化合物—三氧化二砷(As2O3),便是砒霜或信其石。砒霜是剧烈的毒药,是一种可以经过空气、水、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的剧毒物,实际案例告诉我们,砷造成人中毒的量为0.-0.05克,致死量为0.1-0.2克。在日常生活中,三氧化二砷较易获得,它是无嗅、无味的白色粉末,混入面粉、米饭等不易被发觉,故易被人用于投毒。白蚁药(含砒霜40%左右)、枯痔散或枯痔丁(含砒霜12%左右)使用不当均可能引起严重的中毒或死亡。

几乎所有的砷化物均有毒性,三价砷化物比五价砷化物毒性更大,气态砷化物比可溶性砷盐的毒性大,无机砷化物一般比有机砷化物的毒性要大。

由于砷对体内酶蛋白上的巯基具有特殊的亲和力,可与许多含巯基的酶,尤其是丙酮酸氧化酶结合,使其失去活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导致细胞的死亡。当砷进入血液循环后,能直接损害毛细血管,同时麻痹血管运动中枢,使毛细血管扩张,管壁平滑肌麻痹而造成渗透性变化,可使腹腔脏器严重充血。另外由于上述原因,血液滞留于腹腔毛细血管中,且管壁渗透性增加,因而渗出的体液进入肠内,引起剧烈腹泻。砷化物对胃粘膜还有直接的刺激作用,如果口服可引起剧烈呕吐。

在事故和投毒案件中,不管是中药制剂的,还是化工产品,口服是砷化物急性中毒的主要表现形式。急性口服砷化物中毒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较常见的为肠胃型。这种中毒的表现形式开始时咽喉有灼烧感、口渴、恶心,接着出现剧烈腹痛与呕吐,继之腹泻,临床症状极像霍乱,中毒者面容焦虑,呈脱水样,全身皮肤湿冷,尿量减少,蛋白尿,昏迷,最后因循环衰竭而死;另一种为神经型。口服毒物后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肌肉疼痛性痉挛,迅即不省人事,继而呼吸麻痹,一小时内即可死亡。

拿破仑的死因如果是砷中毒,最大可能也是慢性的砷化物中毒。通过每日摄入少量的砷化物(包括口服、皮肤吸收和呼吸道吸收等)均可造成慢性中毒。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周围神经炎症状,如手足麻木或针刺感,肌肉麻痹或萎缩;有的表现为慢性肠炎,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和贫血;有的皮肤呈湿疹样改变、大疱形成、水肿和溃疡;有的颞部、眼睑、颈部或胸等处皮肤呈雨点样色素沉着,指甲往往出现1-2毫米宽的白色横纹。

正因为慢性砷化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不一,在实际生活中会把砷化物中毒解释为各种其他疾病,或不对症下药,或贻误治病的良机,造成严重中毒或死亡。

当毒物分析专家在一个多世纪后利用拿破仑的一点头发检查出砷时,读者是不是认为有天方夜谭之疑?难道这种古老而又经典的毒物在数百年后还能像古董一样在人的头发里保存下来而不发生变质?

毒物分析专家在无数次实验中发现,这是由于砷化物的特殊体内过程造就的。

砷化物进入体内后,与血红蛋白结合,并随着血液的循环迅速分布到全身组织和器官中,其中约有4/5被贮存在肝、肾、胃、肠、肺、肌肉、皮肤、指(趾)甲和骨骼中,同样也有贮存在全身的毛发中。急性中毒的砷含量在肝、肾中较多,而慢性中毒的砷含量则在毛发和指(趾)甲中慢慢富集,砷化物这种毒物在这些身体的末梢中稳定性很好,它与毒物在此环境中的流通性较差和反应转化的条件较少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实验发现,药物和毒物在毛发和指(趾)甲中的位置相对固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物和毒物也慢慢地“长”到了毛发和指(趾)甲末梢,这也就是毒化专家通过分段检测毒物的含量变化来确定中毒时间的科学依据。

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界中的砷化物或多或少地进入机体,在一般人的头发中,都含有极低量砷。若头发中的含量大大超过了某一平均值,砷化物的中毒症状就会表现出来。

根据砷化物的性质,拿破仑头发中的砷化物秘密就能被合理解释了。当年囚禁拿破仑的房间里,四周墙壁上贴着含有砒霜成分的墙纸。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墙纸会产生一种含有高浓度砷化物(砷化氢等)的气体,以致使这间屋子里的空气受到污染,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终于使拿破仑慢性砷中毒。据当年的监狱看守人记录有“拿破仑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头发脱落,牙齿都露出了齿龈,脸色灰白,双脚浮肿,心脏剧烈跳动而死去”。我们不能肯定拿破仑死于砷化物,但他的这种症状与慢性砷中毒完全相似。

我们说砷是一种古老的毒物,是因为它有它古老的历史。这里再向您介绍一个年前有名的中毒案,最后用于证实砷存在的方法还是中子活化法。

那是16世纪的事情:这是瑞典历史上充满疾风暴雨的时期,它与瑞典国王埃里克十四世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这位国王的命运坎坷悲惨,在他生命的最后八年,身陷囹圄,死于非命,世人怀疑他是被其胞弟约翰所谋害,埃里克的死造就了这个约翰后来当上了瑞典的国王。

埃里克生于年,他是国王古斯塔夫?瓦萨一世与德国萨克森?劳恩堡的卡特琳娜小姐婚生长子,因卡特琳娜早逝,埃里克的后母玛格丽特?雷蓉胡夫德处心积虑地想使自己的嫡出约翰成为王位继承人,当时的国王古斯塔夫?瓦萨一世也偏袒次子,此情此景促使埃里克自幼养成了多疑好妒的性格。

年秋,国王古斯塔夫?瓦萨一世去世,27岁的埃里克承袭了王位,成了瑞典的国王。他的兄弟约翰?马格努斯和查理受封为公爵。起初,埃里克成功地削弱了公爵们的权利,制定并于年通过了所谓的“阿尔博加”条款。与此同时,他为争夺波罗地海的控制权同丹麦开战并打败了丹麦,因而埃里克的军队于年占领了列维。

与此同时,约翰不甘落后,千方百计企图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娶了波兰国王西吉斯蒙德二世阿弗古斯特的公主为妻,给波兰国王一大笔贷款,并借此向他索取利奥尼亚的七个城堡作抵押。这几个城堡处在埃里克向南挺进的道路上,所以埃里克把他的弟弟的行为视为背叛。议院根据埃里克的要求,把约翰判了罪,但约翰拼命为自己作无罪辩护。

王家兄弟之争的结果发生了内战,还是国王埃里克取得了胜利,他的部队最后攻占了约翰居住的奥波市。

此时,丹麦见形势有利于瑞典,其国王弗雷德利克二世遂决定向瑞典宣战。因为丹麦人对瑞典在波罗的海地区巩固自己的地位以及在厄斯特兰岛的主权和占领列维及其他城市等侵略行为非常痛恨,连续七年的北方战争由此而爆发。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埃里克领导的瑞典海军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它的陆军出师不利,主要原因是国王的用人制度存在问题:他经常怀疑身边的人,从而胡乱调换指挥官,以至于发出前后矛盾的指挥命令。

战场上的失利更加深了埃克里的猜疑心,他总觉得有人在搞阴谋,因此国内的许多卓越活动家因此受到迫害,其中有的被处死,到后来,贵族中产生了越来越强的对埃里克不满的情绪。他的几个兄弟就利用这点使得埃里克成为众矢之的,年9月,埃里克终于被兄弟约翰所俘,几个月后议院宣布埃里克被废黜并判终身监禁。

此后约翰仍不甘心,惧怕民众会起来拥戴享有盛望的国王。他经常将埃里克从一个城堡转移到另一个城堡,还暗地里炮制出谋杀埃里克的计划。此时的埃里克虽然身遭监禁,可他一直没有放弃过学习和研究。他发奋研究文学与历史,写下了许多文学作品。7年2月26日埃里克去世,终年44岁。他的兄弟约翰就成了瑞典国王,称为约翰三世。

故事还没有结束,埃里克死后年,即年,人们发掘了他的坟墓,目的是要找出他的死因。

巧的是,埃里克安葬的地点相当干燥,他的遗体保存得相当完好,不但头发和指甲,就连内脏的软组织也保存得非常好。从尸体的情况来看,当时埋葬前曾以香料对埃里克进行过防腐处理,因为法医毒物专家在其棺材里发现了防腐剂。国王的寿衣(值得一提的是黑丝绒坎肩)并不因为年代的久远而发生严重的腐败。

斯德哥尔摩皇家工艺学院的毒物分析专家着手考查埃里克的中毒传说。考虑到中世纪时期,毒剂的品种很少,主要是汞和砷两种,后经讨论决定,检验国王埃里克遗体中的汞、砷的含量。50年代末,瑞典的毒物分析专家(包括放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刚研究出了利用重水原子反应堆的独特中子活化分析法,他们想把这种方法用到埃里克国王死亡疑案的检验上去。

初次的实验选用了埃里克国王遗体上的8个样品,科学家们打算采用不破坏样品完整性的处理程序来测定汞的含量,因此他们决定以无损仪器分析的方法来做。经过中子通量为中子/平方厘米?秒的辐照,对已活化的样品测量了能量为77千电子伏特的γ射线强度,这是考虑到放射性同位素Hg(同位素汞)在衰变时应放出具有这种能量的光子,实验证明在所有的样品中均发现了这种υ射线。

中子活化法测量砷是有其科学依据的,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用中子活化法测量砷含量的过程更为合理、科学。最后,在实验中共检验了几十个样品,经中子辐照后对样品进行了放射化学的分离,以便分离出放射性同位素76As。对分离出的组分用一种叫闪烁探测器(75×75毫米NaI(Tl)晶体)和多道分析器来测量其能谱,当进行定量测定时,ν射线主峰选择的是能量为千电子伏特,该方法的灵敏度较高,砷的检测限为10-8-10-9克。

毒物分析专家在对埃里克遗体的各个样品检验中发现,砷浓度的变化范围很大,但其平均含量相当高。结果是:在肋骨中检出砷为2.6×10-4%,肋软骨中的浓度则高出一、二倍,为7.3×10-4%,喉部肌肉中也较大,为6.1×10-4%,而指甲中更大,为(17-19)×10-4%,残存在肺组织中的砷的浓度最高为95×10-4%。

据此,毒物分析专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埃里克内脏中的砷含量相当高,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的砷化物慢慢地转移到国王的衣服等上面去。为了实验的正确性,专家们做了实验对照,这组对照分别是取自埃里克的黑丝绒坎肩、其父古斯塔夫?瓦萨一世的寿衣和其弟约翰三世的帽垫三个样品。后两者的砷浓度分别为2.8×10-4%和5.7×10-4%,而第一种样品的砷浓度为33.8×10-4%,换句话说,在埃里克与其父的寿衣中,有毒元素相差12倍!在古斯塔夫?瓦萨一世与约翰的丝绒衣物中,砷的浓度实际上是一个本底值,也就是说,这两者的砷的含量是在当时正常样品中含砷化物平均值的范围内。这已为对16世纪和17世纪制作的黑丝绒样品进行活化分析所证实。

最后,瑞典的毒物分析专家根据大量的实验和事实得出结论:埃里克并非自然死亡,而是中毒死亡。这样,瑞典国王的死因终于在他死后近年在毒物分析专家的努力下得以澄清。

砷化物投毒杀人案在我国的古代和近代也是屡见不鲜。最有名的悲剧就要数《杨乃武与小白菜》了,然而,这个案例对毒化工作者来说,恰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

那是在公元年(清?同治12年),也就是距今年之前,一起由浙江余杭县举人杨乃武与平民毕秀姑(小白菜)引发的、历时四年的冤案,最后当事人终于得到了昭雪,但其导致了清朝庭近百名大小官吏被撤职查办,这就是家喻户晓的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

读者也许不是很清楚,就是这样一个大案疑案,其起因纯属是当时的仵作(古时中国验尸官吏的称谓)凭尸表来确定中毒致死的错误结论。

在清朝以前,我国负责案件中涉及尸体检验的司法人员习惯称作为仵作,由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专业门类分得不是很细,仵作实际上既做尸体的检验鉴定,又做毒物分析分析。当然当时的毒物分析工作就是水平尚处在较为原始的阶段,能做的检验非常的简单,而且结果并不是非常让人信服。中国有上千年的法医学发展历史,但在《杨》案中没能发挥其实际的重要性,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由于近百年的流传,《杨》案经各种艺人的“添油加醋”,使其以讹传讹,其原貌已面目全非。

此前,作者曾走访过杨乃武曾孙杨老先生,杨老先生的说法更加令人信服。

《杨》案的始作俑者是余杭知县刘锡彤。这位七品刘锡彤原是湘军的一名校尉,因剿灭“太平军”有功,与一大批湘军将领被就地任命为地方官。这种由军队上下级关系转换而成的地方吏治,也是日后造成《杨》案人为错误的重要原因。此案中还涉及当时杭州知府陈鲁、浙江道台胡九皋等更高层的领导。

经调查发现,案件的起因是余杭县仓前乡民葛小大突然暴死身亡。时任余杭知县的刘锡彤邀功心切,他先入为主,等不及仵作的细查就主观臆断为谋杀案,他迅速要仵作对葛小大的尸体进行检验。

据了解,余杭县的仵作姓许,后人已不详。许仵作根据刘知县先入为主的“旨意”,未曾按照当时验尸的基本步骤进行操作,他没有在葛小大尸体的咽部、胃部进银针,因为要是按照当时的技术标准,银针遇到砷等金属毒物会变黑,是检验毒物的一种古老方法。而仵作只是粗略地看了已死亡数日口鼻流腐血的尸体便草草下了检验结论:得男尸体一具,面青紫,口鼻、二目皆出血,无外伤。系砒霜中毒而亡。

这么简单明确的结论,胆大得让人害怕。

但是,这个结论为证实刘锡彤的推断,打下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刘锡彤在检验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推断(即现场恢复):葛妻小白菜长相俊俏,生性风流,必是嫌弃长相丑陋且患有癫痫病的丈夫,才下毒谋害了亲夫。

考虑到小白菜的身后应有奸夫,刘锡彤在脑子里搜寻着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之人,这奸夫是谁呢?

刘锡彤想来想去,最后想到了才子杨乃武。这应该说是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小白菜是做卖豆腐生意的,她租了间房子,这房子是澄清巷杨淑英家。杨淑英家相对富有,上没有父母,姐弟俩过日子。她的弟弟叫杨乃武,长相堂堂,又是新科举人,是远近闻名的才子。在平时,小白菜因仰慕杨乃武的才艺,常常向他讨教各种问题,他们的关系应该说是比较密切的,这种由近生情,由情生爱,最后的结果便是可想而知了。

刘知县一伙载脏终于找到了证据,认为这奸夫非杨乃武莫属了。

仵作在案件中说葛小大有中毒症像,按照办案程序就得寻找毒药的来源。刘锡彤知道这是个问题,但继而一想,计上心来。余杭街上有的是药店,就拿倒霉的仓前爱仁堂药店老板设定为同谋,于是一场旷世冤案就这样炮制出笼了。

纵观全案案卷,给案件的定性主要依据是尸检结论。

此案尸检结论除余杭县仵作验尸报告外,以后的数审均无材料,拿现在的话来说也就是没有做过重新鉴定。

据考证,当时完全有条件进行砒霜的简易测试,而许仵作违背了当时的“检验标准”,不做毒物分析,这与现在的奉行“程序违法必然带来结果的错误”的观点一样,应该说许仵作的结论没有定案的意义。

据有关资料证明及杨老先生回忆,葛小大有癫痫病史,案发前,葛小大癫痫病正在发作,完全可以引起了脑血管的破裂,最终导致颅内出血而死亡。由于案发当时是热天,气温较高,葛小大死后数天才报官验尸,许仵作验尸时发现尸体的口鼻腔等流出血水和头面部青紫的现象并不为怪。仵作许某虽知这些法医学的基础知识,只是不敢拂县太爷邀功之美意,出了个虚假结论,致使酿成天大冤案。

《杨》案的形成主要是当时官吏腐败,但从目前法医学的观点看,作为仵作不秉公执法,没有按照毒物分析的方法(如银针测试等)进行鉴定,不能对沉缅于加官进爵美梦中的刘锡彤起一声棒喝,最后导致一大批腐败官员落了个发配*的结局。

此案对当今的法医和毒物分析工作者(包括所有司法鉴定工作者)无疑是个极好的反面警示教材。

(未完待续...)

(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

前情回顾

1.《解蛊者》连载01:序言

2.《解蛊者》连载02:致命剧毒赛黄金(上)

3.《解蛊者》连载03:致命剧毒赛黄金(下)

4.《解蛊者》连载04:红色浪漫又奈何(上)

5.《解蛊者》连载05:红色浪漫又奈何(下)

6.《解蛊者》连载06:欢声笑语因气绝(上)

7.《解蛊者》连载07:欢声笑语因气绝(下)

8.《解蛊者》连载08:销魂之后孽障深(上)

9.《解蛊者》连载09:销魂之后孽障深(下)

10.《解蛊者》连载10:意外偷懒酿大祸(上)

11.《解蛊者》连载11:意外偷懒酿大祸(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