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千年名药肾气丸原理和家族篇 [复制链接]

1#
设计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new.qq.com/omn/ent20190/20210909a0ayux00.html

本文以古中医的理论

比较详细分析肾气丸作用的原理

也对在肾气丸衍生出来的中成药家族做了比较

最后介绍与类似肾气丸一部分功能的外用方法

《千年名药肾气丸—药理篇之一》简要地以古中医药性的角度,介绍了肾气丸药方中八味药功效特性。

肾气丸的药物归类:

从上表,我们是否发现,对应于三个臓,有三个药对,而每对药,都一补一泻?

桂枝,附子,则为以身体下部为主、全身走通的药物。现代实际使用时,一般用肉桂代替桂枝,加强补肾的力量。

三补三泻,形成了三个通道,三股动力,对三个身体中部以下的内臓、经脉,形成了三股推力和引力。各种药,都以一个臓为主,也有对其他臓有作用,形成了交叉的动力。而在药量的分配上,补药都比泻药多一些,就意味着以补为主,泻药是协助形成动力,还有清理内臓的作用。

重点来了:

三补三泻,形成了通道和动力,除了直接补三个臓,重点是把那么一点点的强温性补药--桂枝、附子注进三个臓,而因为干地黄量最大,动力也最大,注入肾脏的动力也最大。

桂枝和附子,桂枝能温肾,也在起“先聘通使”之用,增强了各个通道的力量。桂枝在血走,增强血的能量,附子在气走,增强肾气和全身气的能量。

我们可看到,才八味药,形成多么完美的组合和走向,到现在还继续证明着有那样特别好的疗效,难道我们不为古人的智慧所赞叹?

从以上道理可以看到:

在古中医的逻辑里面,补不是单纯对身体补,也不止做寒热调配,最重要的是流通,把补药补进去,必须先建设好通道,就是常说的“通即为补”。看看您以往使用补药,是否形成一个“补-泻”的组合?光是补药一大堆,不但补不进去,往往还因为没有通道和引力,形成壅滞导致上火等身体不适,就说成“虚不受补”。笔者认为,对于“虚不受补”造成的不适,是医者的水平问题,患者不会照着书本来生病的。

这个结构的特性,是建立在“通”,所有药物都需要流动性强,即不能黏腻,干地黄黏性较小,也是流动性强的药物。

寒、温性。古方的肾气丸,究竟偏温还是偏寒?一个药方,笔者习惯以药物寒、温性大致量化,再根据配方中的量加权,来确定整个配方的温或者寒。药性可以这样设定:以平性为0,温性为2;微温为1,寒性为-2;微寒为-1,总体计算值以正负区分寒还是温。以下为肾气丸配方的寒温量化计算:

以上的计算,仅为粗略定性。通过计算可知,肾气丸原方,尽管有温性很强的桂、附,仍是寒性。肾气丸是需要比较长时间服用的药物,如此寒性,如何长期服用?所以,古法是用“酒下”的办法,用酒来平衡寒性,也起到加强流动性的效果。

肾气丸服用禁忌:

在出现外感时,不可以服用肾气丸,这个禁忌是特别重要。治疗外感,需要把邪气往外排走,而肾气丸都是在收敛、收藏。记住这个禁忌很重要,外感误服,如果身体强壮的人,会拖长感冒痊愈,但身体特别虚的人,有可能出现病情的传变,会产生一些很麻烦的问题。

地黄的演变

唐代开始,出现了熟地黄,地黄用酒伴后蒸,再日光暴晒,即为熟地黄。优良者,经过九次蒸九次晒。经过熟制后,性变成温。刚开始熟制时,地黄性变成黏腻,经过九蒸九晒,则黏性大为减轻,看上去干巴巴的样子,比生地黄还干。所以后世开始用熟地黄制作肾气丸,纠正其寒性,就不需要用酒伴吞服。

但是这种制作,成本高昂,也就有减少蒸晒的次数和繁杂的工序。现代,很“聪明”的用高压釜做一次熟化,检验“化学成分”及格,成为熟地黄。这样的熟地黄,黏性被看成了补性,可如果真是有益的补性,古人何以九蒸九晒?既然用了黏腻的熟地黄,那地黄的流通性就差不多消失了,变成黏腻,没了三补三泻的功能。所以后世到现在,解释肾气丸药理时,都用补肾阴、补肾阳来解释。事实上,临床只用“阴虚”、“阳虚”这些概念,是无法准确开出药方的。

现代多数熟地黄性黏腻,用其制作肾气丸,久服会脾胃壅滞,如果脾胃功能稍差之人,数天甚至几次就脾胃壅滞,还很快“上火”不能继续服用了。

服用肾气丸、甚至六味地黄丸,出现上火的原因,并非药的温性,主要还是黏腻,造成身体的“中”壅滞,出现上火。道理可参阅《千年名药肾气丸—药理篇之一》有关薯蓣功效部分。

中成药中肾气丸家族

以肾气丸为基础改变,现代的中成药有:

“桂附地黄丸”,与古法肾气丸最接近,区别是使用的地黄,由生地黄改为了熟地黄。

“金匮肾气丸”,虽有“金匮”两字,但不是《金匮要略》里面的肾气丸,除了改用熟地黄,加了“牛膝”和“车前子”这二味药,加强利尿和药力向下的作用,实际上是清代开始有的“济生肾气丸”,比例与肾气丸原方有很大改变。

“六味地黄丸”,这个药,目前在神州大地简直称为了神仙药。本来这个药方,是宋代儿科名医钱乙,为解决小儿脑壳不闭合,需要补肾,而小儿纯阳体质,服用肾气丸,则容易产生实火,故把桂枝和附子去除,称为六味地黄丸。古代人营养多数不那么充足,体廋阴虚体质比较多。况小儿体质纯阳,易于消化和平衡寒性,而有这个症状的小儿也需要偏寒性的药物。现代人,营养多数过剩,体质多为寒性,纯阴虚的人已经很少,何来“六味地黄丸”那么多适应症?

从肾气丸三补三泻注入桂、附的原理看,如果没有了桂、附,那三条通道只是通道,而且肾那个通道,使用了熟地黄黏腻,不是很通畅,故只能起到简单的补三个臓器之用。也许如此,才有后来出现的各种各样的“XX地黄丸”。如“杞菊地黄丸”,用枸杞子和菊花入肝。

如上述,当干地黄改成熟地黄后,流通性消失了,也非真正能够补肾气。所以只好用“肾阴”、“肾阳”来解释。另外熟地黄容易造成脾胃壅滞,不能多服,而脾胃壅滞,也就造成普遍虚火上炎(上火)的现象。

曾经见过文献,汤剂在大量使用熟地黄时,有很强的流动性,补肾的疗效很好。可见地黄补肾的疗效与流动性的关系。

荣肤子的肾气丸

肾气丸很适合现代人服用。但是,要用酒伴服用,那就太大局限性了。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在《伤寒论》中有一个治疗心血管病的“炙甘草汤”,使用了大剂量的干地黄,就用大量的酒混合煎煮,用这样的方法,祛除寒性,也增强了流动性。

我们用酒炮制干地黄,再与诸药混合打粉制丸,这样既保持了原方干地黄的流动性,又可以祛除干地黄的寒性,整个药接近中性,不需要用酒伴服了。

经过多年的使用,效果良好,除极个别人,不会发生胃壅滞和上火的情况,即使出现上火,也可以通过一段时间少量服用,肾气逐步增强,壅滞上火的现象就会消失,再逐步增到正常量。

关于肾气,不止肾气丸

肾气,凡气者,属于比较阳性的属性。加强激发阳气,可以由多种方法,如运动、中药制剂外用、艾灸、按摩、刮痧、拔罐........等等。

在此介绍一下使用“广药白云山维一植物精油”激发肾阳的思路。

我们的身体背部,在脊柱两边,各有一条贯通全身上下,输送阳气的“足太阳膀胱经”。顾名思义,太阳,就是阳气最盛的,沿着这条经脉,全身五臟六腑都有其特定的“腧穴”。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指出:“经络府俞,阴阳会通”。大意是:经络臓腑腧穴,是表里相通的。在《黄帝内经》中,有更多更详细的表述。

“足太阳膀胱经”与肾气丸的主证直接相关的腧穴:肝腧、脾腧、肾腧、膀胱腧、气海腧、关元腧,以及上髎腧、次髎腧、中髎腧、下髎腧(4对八个通称八髎)。从图上看到,实际上就分布在背的中下部。

当脊柱或者旁边的筋、肉受伤,就造成了这条输送阳气的经脉受阻。如果我们用维一植物精油祛除瘀血痰浊,舒缓肌肉、筋脉,这个经络就可以通畅,恢复经脉和腧穴的作用。

前文我们看到,补肾气,就是能量的注入和流通。实践证明,运用维一植物精油保养整个背的中下段部位,就起到了疏通经脉和这些腧穴的作用,能量也可以通过腧穴注入内臓,起到一定的“补肾气”作用。实践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的,可参看《对中医的一些认识----连载三》里面的例子,很明显的在腰部使用白云山精油,可以鼓舞肾阳、补充肾气的作用。

到本篇止,有关肾气丸系列文章告一段落,感谢各位读者对本小号的错爱。

肾气丸系列的文章,内容如此小众,笔者名不经传,无任何推广,都可以达到+阅读量。笔者对各位读者深感谢意,您的支持是笔者的动力。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