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阴阳两虚脾肾不足一剂补天大造丸,可阴阳 [复制链接]

1#

我们每个人最难以回避的话题就是衰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我们人体为什么会衰老这个问题。今天刘医生就跟大家聊聊。

中医上认为,肾主骨、为人体的先天之本,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大家可以观察身边的一些上年龄的老年人,只要是走路健步如飞的、吃得香、睡得好的,都可以说是肾气、脾气比较的充足。

大家试想一下,一旦我们人体最重要的先天之本肾和后天之本脾出现了问题,那么我们的身体是不是相对应的也就会出现问题了?

就像有的人会说,一年四季手脚都是冰凉的、吃一点凉食就会腹泻,而且还老会感觉腹胀、腰膝酸痛,甚至说小便次数多、余沥不尽,一到晚上就尿频。这类人群呢,可以观察他的舌头,一般是,舌淡、胖或者是边缘有齿痕,舌苔是白滑的。符合这些症状的,我们中医上说大多数是阳虚了。

还有人会说了,吃得再怎么多就是不长肉,但是平时会口干舌燥的,鼻干咽干,甚至睡醒了之后,眼睛都是干的等症状,其实这类人,还会伴有手脚心发热、胸口发热,睡眠不好,也就是我们中医上经常说的五心潮热,他们的舌头一般就是,舌红少苔或者是无苔。这些,在中医上大多数被我们判定为是阴虚。

这些结合起来,极大的可能就是阴阳两虚了。接下来刘医生就给大家分享一味中成药,补天大造丸,由生地黄、熟地黄、天冬、麦冬、五味子、紫河车、杜仲、干姜、小茴香、枸杞子、牛膝、当归(身)、白术、陈皮、侧柏叶、黄柏组成。

方子看起来好像非常的乱,让人摸不着头绪。但其实这里每一味药材用得都恰到好处,我们可以分成五条路来滋养我们人体的元气。我们来看:

一、滋阴补液:生地黄、熟地黄、天冬、麦冬、五味子

我们常说甘味能补,寒能清凉,生地黄正好符合,它味甘、性寒,可滋阴、生津、润燥。

生地黄经过炮制而得来熟地黄,它味甘、性微温的性格,入肝、肾经,擅补肝益肾,适用于肝肾精血亏虚诸证。

生地黄擅长补津液,熟地黄擅长比血液,两者共用,共起养阴之效。

麦冬、天冬都属于甘寒的药材,带苦味,比较擅长养阴生津,不同之处在于,麦冬以养胃阴、生津液为主,天冬与麦冬共用,可养一身之津液。

五味子的酸味,能敛能收,它可以将补充的津液锁在体内。

二、温肾助阳:紫河车、杜仲、干姜、小茴香

紫河车来自人类的胎盘,平时我们很多人只知道可以治疗女性的月子病,性温的性格可养血益气,温而不燥。

杜仲味甘、性温,擅补肝肾、强筋骨。

干姜辛温,可温煦脏腑。小茴香同为辛温之药材,入肝、肾、脾、胃经,可助阳补火、温肾助阳、理气止痛。

四药共用,可温补脾胃、温肾助阳,与养阴的药一起,温阳而不伤阴。

三、平补阴阳:枸杞子

它味甘、性平,入肝、肾经,可滋补肝肾、补阴助阳、还可补气。简单来说就是,重在滋阴,兼可助阳。

四、养血益气:牛膝、当归身、白术、陈皮

牛膝入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善引药下行,可活血通经;当归身用来养血;白术来健脾;陈皮不仅可健脾还可助脾胃健运。

简单来说,牛膝、当归养血,白术、陈皮益气。

五、清热凉血:侧柏叶、黄柏

它们两味均为寒苦的药材,有清热凉血之功。

这个方子,诸味药材配伍,相互之间进行调和,可补脾益肾、阴阳双补。但是方无常方,量无常量,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辩证,辩证后才可以使用。

请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到

弘扬中医药文化

传播中医药知识

让我们一起践行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