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经方的作用趋向
-----以桂枝汤为例
赖海标
中药的“四气五味”理论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是指中药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酸收涩,苦燥湿,甘缓急,辛发散,咸软坚。每味中药的四气五味都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治疗作用,起治疗作用的正是中药的这种“四气五味”不同的作用趋向,即所谓“以偏纠偏”。
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作用趋向,由中药组成的方剂也有其作用趋向,下面以经方桂枝汤为例,浅谈方剂的作用趋向。
1.平和不偏:桂枝汤
桂枝汤出自《伤寒论》,被誉为“群方之魁”,由桂枝、白芍、炙甘草、大枣、生姜五味药组成,方中桂枝配甘草,辛甘化阳;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阴;炙甘草、大枣益胃健脾;生姜既助桂甘兴卫阳走表,又助草枣益胃和中。全方平补阴阳,不偏不倚。因此,桂枝汤既是解表剂,又是和里剂,在外可调和营卫,在内可调和脾胃,调和肝脾。因此,清代大医徐彬认为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调营卫;内证得之,化气和阴阳。”清代伤寒大家柯韵伯亦对桂枝汤有极高评价:“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第一方。”
2.偏表:如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有益气温经,和血通痹的功效,原书主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等症,现代应用范围则大大扩展。有人认为黄芪桂枝五物汤属温里剂,还是以方测证为好。黄芪桂枝五物汤由桂枝汤去炙甘草倍用生姜,再加黄芪而成,方中黄芪甘温益气,宣散肺气。桂枝辛散风寒,温经通痹。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留邪。白芍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与桂枝合用,调营卫和表里。生姜用量比桂枝汤多一倍达六两,助桂枝辛温走散,疏散风寒;大枣甘温益气,资芍药以生营血。炙甘草甘温益中,去掉甘缓走里的炙甘草,重用辛散走表的生姜,整条方的作用重心在表在外,治疗肌肤麻木不仁的血痹证。因此,黄芪桂枝五物汤与桂枝汤相比,其作用趋向偏表。
3.偏里:如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由桂枝、白芍、炙甘草、大枣、生姜、饴糖组成,可以看作是桂枝汤倍用白芍,再加饴糖(即麦芽糖)而成,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作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列出了其主治症:“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桂枝汤是白芍佐桂枝,和营以益卫;小建中汤是桂枝佐白芍,偏重于酸甘,专和血脉之阴,方剂重心偏于中焦脾胃。名“建中汤”者共有四方,均属温中补虚之剂,其中小建中汤酸甘缓中,用于脾胃阳虚而阴血亦有不足之证。黄芪建中汤是小建中汤加黄芪,增强益气建中之功。当归建中汤偏重于养血止痛。大建中汤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用治中阳衰弱,阴寒内盛之腹痛呕逆。
4.偏上:如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别名复脉汤,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的功效。炙甘草汤可以看作是桂枝汤去掉酸敛内收的白芍,再加生地黄、阿胶、人参、麦冬、麻仁及清酒组成。本方为阴阳气血并补之剂,但以补心阴心血为主。民国大医张锡纯对桂枝功效有精到论述:“桂枝力善宣通,能升大气(如胸之宗气),降逆气(如冲气、上冲肝气之类),散邪气(如外感风寒之类)。仲景苓桂术甘汤用之治短气,是取其能升也;桂枝加桂汤用之治奔豚,是取其能降也;麻黄、桂枝、大小青龙诸汤用之治外感,是取其能散也。”在炙甘草汤中,桂枝、清酒以其上升之力,领地黄、阿胶、麦冬、麻仁等药上益君心,益气滋阴,通阳复脉,治疗由伤寒汗、吐、下或失血后,或杂病阴血不足、阳气不振所致的“心动悸、脉结代”,充分体现了《难经》“损其心者,调其营卫”的原则。
5.偏下:如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加大黄汤出自《伤寒论》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阳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本方由桂枝倍芍药加大黄组成,原本针对太阳病误下,造成实邪结于阳明,因而采取解肌祛风兼苦寒泻下的治法。
桂枝加大黄汤方证为表证入里之候,以腹满疼痛为主症。表证不解,邪气内陷,随体质差异,“虚则太阴,实则阳明”,有病兼太阴和病兼阳明之异。若见腹满疼痛,时轻时重,时作时止,喜温喜按者,属病兼太阴,脾虚血滞所致,可用桂枝加芍药汤,解表和脾以止痛;若大实痛者,症见腹满疼痛较剧,难以缓解,不喜揉按,大便不通,属病兼阳明,腐秽积滞于肠而成,可用桂枝加大黄汤,解表邪,通实滞,则腹痛自止。柯韵伯云:“桂枝加芍药,小试建中之剂;桂枝加大黄,微示调胃之方。”可谓深得要领。
温馨提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