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各位肾虚的朋友们,六味地黄丸很熟了吧?你以为它只是治肾亏不含糖,其实她源远流长家族庞大。先笼统介绍一下这个家族的成员:肾气丸、济生(加味)肾气丸,可温补肾阳;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可滋补肾阴。01老爹:肾气丸肾气丸是这个家族中地位最高的老爹,其他的成员均是由他衍生而来。他出生于多年前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所以也叫金匮肾气丸,含有温热之性的桂枝和附子,可以温补肾阳。肾气丸:干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桂枝、炮附子。适宜人群:肾阳虚导致四肢厥冷、脘腹冷痛、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阳痿早泄、腰膝酸软的人十分合得来。这些人舌象上的特点是舌质淡胖,苔白。02儿子:济生(加味)肾气丸老爹肾气丸分别有一儿一女,儿子也是温补肾阳的一把好手,叫加味肾气丸;出生于《济生方》,所以也叫济生肾气丸;相较于肾气丸更多出一份沉着利落的气质,因为他拥有引水下行的川牛膝和车前子;能够将针对因肾阳虚而出现的水肿,加速水分排出,落得一身轻松。济生(加味)肾气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肉桂、炮附子、川牛膝、车前子。03女儿: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的女儿是知名度最高的六味地黄丸;她出生于宋代医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有着与老爹肾气丸截然不同的气质。钱乙认为小孩子多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尤其是肾阴亏虚则容易出现发育迟缓的“五迟五软”现象;所以去掉了肾气丸中温热的桂枝和附子,创造了六味地黄丸,用以滋阴补肾。所以大家记住,六味地黄丸设计之初,就是给小孩用的。六味地黄丸配方: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最突出的特点是三补三泻;熟地、山药、山茱萸是为三补;茯苓、泽泻、牡丹皮是为三泻。补了不上火,泻了人不虚。适合有以下症状的人使用: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骨蒸潮热、手足心热、五心烦热、咽干颧红、男子遗精、女子闭经崩漏量少等,脉象是沉细数,在舌象上的表现是舌红少苔/津。(图2,舌红少苔/津)中医说,肾无实肾,所以肾亏的人是很多的。为了符合不同的需求,六味地黄丸又衍生出了4个外甥女儿。04大孙女: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比六味地黄丸多了黄柏和知母,这两者均可以清热泻火,黄柏兼有燥湿,知母兼有滋阴润燥,性质都偏寒凉。知柏地黄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知母、黄柏。这就让她具有了清冷孤傲的一面。当六味地黄丸遇到那些肾阴虚还有火热之象(比如潮热盗汗、牙龈肿痛、咽干口干小便黄)的人而搞不定的时候,就可以让大女儿去会一会,泼他们一盆冷水冷静一下。(图3,舌红少苔+舌边尖红明显)05二孙女:杞菊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就是一位让人眼前一亮的美女了,听一听名字中的枸杞、菊花,这名号一出,眼睛不由得清亮了起来;所以那些肝肾阴虚而出现头晕目眩、视物模糊症状的人就很喜欢来找她。杞菊地黄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枸杞、菊花。06三孙女:明目地黄丸明目地黄丸跟杞菊地黄有点像;不过她是在六味的基础上加了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养肝清肝的力度都更大;这样一来,那些眼睛干涩、视力下降比较厉害的人就会奔着“明目”二字来找她了。明目地黄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07四孙女:麦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是个文静内敛的姑娘;相比于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多了一份五味子的收敛、一份麦冬的清润;那些肺肾阴虚如林妹妹般,咯血盗汗、口渴咽干、咳嗽痰中带血的人常常与她叙旧。麦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麦冬、五味子。介绍到这里,大家对六味地黄丸家族是不是有一定的认识了呢?下面以一张图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他们的族谱吧。(图6,六味地黄丸族谱)END我是中医邱超平医生,感谢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