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的大名在补肾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以至于几乎成为了补肾的代名词,或者可能被误认为补肾的带头大哥。其实懂点中医的人应该都知道,六味地黄丸只是从中医基础理论的奠基人张仲景的配方演化而来,它的鼻祖是现在并没有成药的“八味肾气丸”。
张仲景
中医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几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其中一个就是东汉末年的医圣张仲景,他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的基础,是中医理论的奠基者。因为生在乱世,兵荒马乱,饥荒瘟疫,老百姓生存尚且艰难,因此在张仲景著作的方剂里边,八味肾气丸是唯一的补益方,这也能突显其经典之处。
地黄花
张仲景在他的《金匮要略方论》里记录的八味肾气丸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组成。请注意黑体字“干地黄”,即就是鲜地黄晒干而成,而后世的包括六味地黄丸在内的所有改良方剂,不管其他成分或加或减,地黄不是用的生地就是熟地,没有一个用的医圣所写的干地黄。
地黄丸家族
现代研究发现地黄主要活性成分为梓醇,是从地黄根部分离得到的一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目前已经证明梓醇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具有抗癌、抗炎、利尿、成骨、降血糖、抗衰老、营养心肌及神经保护等多种治疗以及保健作用,是地黄发挥药用价值的典型成分。
熟地黄
然而梓醇极易分解,加工炮制过程中,地黄所含梓醇大幅下降甚至消失。鲜地黄梓醇含量较高,约为5.33%,相当于生地黄的10倍,熟地黄的35倍。也就是说,如果抛开补肾阴、补肾阳或者补肾气中医理论不谈,单从化学成分梓醇的含量角度来分析地黄丸,只有张仲景的用法才是含量最高的。地黄丸系补肾风生水起,现代化学成分分析尚不能彻底揭示其中秘密
屠呦呦
很多人看到这里肯定应该想到青蒿素,这个成分的发现和提取让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了中国唯一的一个诺贝尔科学奖。而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灵感来源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所有的炮制手段都会让能治病的青蒿素流失,只有鲜青蒿里的有效成分是最高的。
因此地黄的应用以及地黄丸的系列成员滋补治病的有效性,如果从地黄的化学成分梓醇来分析,可能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以上内容由养生虎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错误或偏颇之处,欢迎跟帖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