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琥珀的成因分类及真假鉴别 [复制链接]

1#

新闻背景:7月19日,来自中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团队首次在琥珀中发现蛇类标本,并揭示了一个前所未知的物种。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副教授、加拿大艾伯塔大学的迈克尔·考德威尔教授(MichaelW.Caldwell)、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兼石探记创始人陈睿博士等学者共同研究。研究论文发表于国际顶级杂志《科学》(Science)旗下子刊《科学进展》(ScienceAdvances)上。

琥珀是什么呢?

琥珀是第三纪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地质作用掩埋到地下,树脂经石化而成,常产于煤层中。最早记录的化石树脂是石炭纪,但琥珀一直到白垩纪早期才出现。著名的琥珀沉积岩来自波罗的海地区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琥珀主要是古代裸子植物的树脂,但现在则有开花类植物所产生的树胶。琥珀是第三纪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地质作用掩埋地下,经过很长的地质时期,树脂失去挥发成分并聚合、固化形成琥珀。

1、琥珀的化学成分:

琥珀的化学成分为C10H16O和少量的硫化氢,并含有Al,Mg,Ca,Si,C,H等微量元素,含琥珀脂酸69.4%~87.3%,琥珀松香酸10.4%~14.9%,琥珀脂醇1.2%~8.3%,琥珀酸岩4.0%~4.6%,琥珀油1.6%~5.7%。琥珀为非晶质,有各种不同的外形,如结核状、瘤状、滴状,有时有不透明的皮膜。

2、琥珀的种类:

根据琥珀的不同颜色、特点划分的品种为金珀、血珀、虫珀、香珀、花珀、密腊等,其中金珀是珍贵优质琥珀。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四》:琥珀,血珀为上,金珀次之,蜡珀最下。

金珀,古代被称为财石,黄色,晶莹如黄水金、很珍贵。其金黄色的光辉会带给你财运和福气,也会带来更多更美好的与人相处的机会

血珀,琥珀中的一种,颜色成红色或深红色,如葡萄酒的颜色。主要的产地为缅甸。是佩戴、馈赠、收藏之佳品,可护佑自己与家人一平安吉祥、健康幸福。

虫珀就是包裹有昆虫、树叶等包裹体的琥珀。

香珀:用力摩擦就会发散出千万年前松脂的清香味道,透明金花非常珍贵。

花珀:介于透明琥珀和不透明之间的琥珀。

蜜蜡:因产地不同而有多个品种,色彩的富丽和神奇变化,亦令蜜蜡看上去有更多种类,更具美态与魅力,更能迎合不同人的不同喜好和需要,给予人更多的玩味与乐趣。黄、红、蓝、青、白、赤、黑、紫、绿、橙这些常见的基本色调,蜜蜡都一应俱全,而其中以黄色为最普遍。

3、琥珀的价值:

现在琥珀的价值不高,除非是古董、精湛的艺术品或含有生物遗体。琥珀依昆虫的清晰程度、形状大小、颜色决定其经济价值。颜色浓正,且无杂质者为佳。颜色以绿色和透明红色为最好。最贵重的品种是包裹含昆虫的琥珀,俗称“琥珀藏蜂”,以昆虫清晰、形态栩栩如生、个体大、数量多为最佳。多用来制作串珠、佛珠、雕刻品、香烟盒、卫生香等。

如何鉴别琥珀?

1、实验:天然琥珀质地很轻,当你把它(无任何镶嵌物的)放入水中时它也会沉入水底。但是您用不着担心。再将溶解的浓盐水加入其中,当盐的浓度大于1比4时(1份盐,4份水)真琥珀就会慢慢浮起,而假琥珀是浮不起来的。

2、声音:无镶嵌的琥珀链或珠子放在手中轻轻揉动会发出很柔和略带沉闷的声音。如果塑料或树脂的声音会比较清脆。

3、香:琥珀在摩擦时只有一点几乎闻不到的很淡的味,或干脆就闻不出。摩擦会产生香味的琥珀叫香珀。一般琥珀只有燃烧时才会散发出松香味。

4、眼观察:这是鉴别真假琥珀绝招;真琥珀的质地、颜色深浅、透明度、折光率等会随着观察角度和照度的变化而变化。琥珀透明但很温润,不像玻璃、水晶、钻石那样无遮拦地具有通透性。假琥珀要么很透明要么不透明,颜色发死、发假。假琥珀内部人工制作很刺眼,会感觉到是死气沉沉的冷光。

琥珀在我国古文献中的记载

琥珀在中国古代传说为猛虎魂魄的化身,也叫“虎魄”。宋代黄休复在《茅亭客话》中,记载有老虎的魂魄入地化作琥珀的传说。明代的大药物学家李时珍也说:“虎死则精魄入地化为石,此物状似之,故谓之虎魄,俗文从玉,以其类玉也。”

据《本草纲目》卷五十一记载:虎魄

藏器曰:凡虎夜视,一目放光,一目看物。猎人候而射之,弩箭才及,目光即堕入地,得之如白石者是也。宗曰:陈氏所谓乙骨及目光堕地之说,终不免于诬也。时珍曰:乙骨之说不为怪。目光之说,亦犹人缢死则魄入于地,随即掘之,状如麸炭之义。

自古以来,中国对琥珀的认识,有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汉书·西域传》称作“琥珀”。《后汉书·西南夷传》称作“虎魄”,《隋书·波斯传》称作“兽魄”。春秋战国时代成书的《山海经·南山经》记载:“丽之水出焉,西流注入海,其中多育沛,配之无瘕疾。”据章鸿钊考证,“育沛”也是琥珀。现在知道,尽管二千多年来用词不同,指的都是同一事物。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明确地写出琥珀这一名称,则首见于汉初(公元前年)陆贾的《新语·道基篇》云:“琥珀珊瑚,翠羽珠玉,山生水藏,择地而居。”根据这里的记载,我们可以说我国古代先民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认识了琥珀这种物质,并开始使用琥珀这一名称。

东汉末年杨孚指出,琥珀源于松胶。他在《异物志》中说:“琥珀之本成松胶也。”

对琥珀成因有深刻认识者,首推晋代(公元-年)张华的《博物志》卷四中的记载:“神仙传云,松柏脂入地千年化为茯苓,茯苓化为琥珀”。

南北朝刘宋时代,郭氏所撰《玄中记》中也记载有:“松脂伦入地,千岁为茯苓,枫脂伦入地,千岁为琥珀”。而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年)在《神农本草经集注》中也记载有:“琥珀,旧说松脂伦入地千年所化”。根据这些史料的记载可知,在魏晋南北朝时代我国古代先民已经认识到琥珀是松柏科植物的树脂,埋入地下经石化作用而成。

《后汉书·郡国志》记载:“有琥珀生地中,其上及旁不生草。深者四五、八九尺。大者如斛。消去皮,中生琥珀如斗。初如桃胶,凝坚成也。”这样的说法也是相当缺乏科学性的。

直到唐朝,《本草》的作者苏恭说:“松柏脂人地千年化为茯苓,又为千年为琥珀,再千年为璧、为江珠。”璧和江珠是黑色的琥珀,这种看法才得到不少学者的支持。唐代诗人韦应物也不例外,有诗《咏琥珀》为据:“曾为老茯苓,本是寒松液。蛟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觑”(《韦江州集·卷八》)。在这首诗中诗人生动而科学地描述了琥珀的成因,对保存在琥珀中的蚊蚋化石作了极为生动的描述,完全正确地解释了琥珀的成因,是由松树的汁液(松脂)石化而来这一客观事实。充分说明了诗人对自然界敏锐的观察力和渊博的学识。但是,其中显然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竟把茯苓和琥珀看成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

对琥珀和茯苓关系的进一步认识来自宋朝医士陈承(公元年在世)。他说:“两物皆自松而出,而所禀各异,茯苓出于阴着也,琥珀生于阳而于阴”(见《别说》)。其大意是:琥珀是石化了的树脂,而茯苓则是寄生于松树根部菌类的结聚体。这里他所指的阴阳就是地下与地上。即茯苓生于地下,而琥珀生于地上而在地下形成。显然,陈承的看法是正确的。

南宋(公元-)初期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卷七》中记载:“琥珀-人云茯苓在地千年,化为琥珀,钦人田家锄山,忽遇琥珀,初不之识,或告之知:此琥珀也,厥直颇厚,其人持以往博易场,卖之交址,骤致大富。”根据这一史料记载,在南宋初期,琥珀已被当作“商品”用来交易,并可“骤之大富”。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则记载了琥珀的产地:“今金齿丽江有之”。说明琥珀产于即今云南腾冲一带。

明末清初成书的《物理小识·卷七》金石类珀类条中记载:“韩保升日:木脂皆化,而松枫为多,红如血者琥珀,出云南者上。金珀、密蜡、水珀则闽广舶来,久亦油坏。或云:近有药炼木脂蜂巢而埋土成者。辰珀色暗不香,则黔阳以青鱼造者也。广中以油煮密蜡为金珀。太西有黄石发光,谓之密蜡,则宝石也”。该史料对琥珀的成因,也作了科学的描述,并首次记载了琥珀已有舶来品。

到了清代谷应泰在《博物要览·卷八》中,对琥珀的产地、颜色、块体大小、成因、质量优劣和真假鉴别等作了极为详细、系统的描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