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以案说医徐雯知柏地黄丸加减治疗小儿口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http://m.39.net/pf/a_4579589.html

▲徐雯广东省名中医,广州医院硕士生导师、儿科主任中医师。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肖某某,男性,17岁,年04月20日初诊。

患者无明显诱因于半月前始出现口腔舌尖溃疡,疼痛难忍,遂来诊。

主诉:反复口腔溃疡伴疼痛半月。

刻诊:神色倦怠,郁郁寡欢,心烦躁扰,口苦口干,胃纳欠佳,小便正常,大便干,睡眠欠佳。

辅助检查:咽部充血(+),舌尖可见多处溃疡,双侧扁桃体Ⅱ°肿大,未见脓性分泌物。心肺腹体查无异常。舌红苔白,脉细弦。

中医诊断:口疮。

证属:阴虚火旺。

治则:滋阴清热。

处方:

以知柏地黄丸加减:生地黄15克、知母10克、泽泻15克、夏枯草10克、川牛膝15克、土茯苓15克、地肤子10克、苦参10克、皂角刺10克、浮小麦10克、素馨花10克、甘草3克。4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

服药4剂后,患者舌尖溃疡基本愈合,伴随症状明显改善,大便调,睡眠转佳。守前方去土茯苓、皂角刺,易茯苓15克、山茱萸15克。继用4剂。

口疮系指以口颊、唇舌、齿龈、上颚等出现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口腔疾患。依据其发生部位而称谓不同,溃疡只发生于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若满口糜烂,色红疼痛者,则称为口糜。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既可单独发生,亦可伴发全身症状如腹泻、感冒等。究其成因,多由风热乘脾,心脾积热,阴虚火旺所致。主要病变在脾与心,虚证常涉及于肾。风热乘脾者,风热毒邪侵袭,引动脾胃内热,上攻于口。心脾积热者,因调护失宜或嗜食厚腻,邪热内积心脾,循经上炎口腔。阴虚火旺者,因小儿“肾常虚”,且“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加之饮食不节,常常进食或辛辣或燥烈之品,均可损及“稚阴”,致使肾阴不足,水不制火,虚火上浮,熏灼口舌,发为口疮。

患儿望之神色倦怠、郁郁寡欢、咽喉红肿、舌尖溃疡,问悉心烦躁扰、睡眠欠佳,切其脉细弦,四诊合参,诊为“阴虚火旺”之口疮,治以滋阴降火之知柏地黄丸加减。

知柏地黄丸由六味地黄丸化裁而来,六味地黄丸是滋补肝肾之代表方,而知柏地黄丸是在该方的基础上加入知母、黄柏,二药可清热泻火,故在补肾阴的基础上可折其虚火,泄其虚热。方中生地黄养阴清热,善于治阴虚内热,知母清热泻火、滋阴除烦,两者同奏滋阴清热之效,共为君药;臣以牛膝,替代苦寒之黄柏,引热下行,泽泻利水渗湿泄热,使虚热从小便而解;佐以土茯苓、苦参、地肤子清热祛湿,素馨花疏肝解郁,皂角刺消肿托毒排脓,夏枯草清散肝火;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全方共奏滋阴降火之功。患者复诊时,症状明显改善,病已向愈,去土茯苓、皂角刺,防其过于苦寒伤及脾胃,予茯苓、山茱萸健脾补肾,取茯苓甘淡健脾益气,且具宁心之功,用山茱萸补益肝肾以固本。

口疮治疗的同时尚需注意:(1)保持口腔清洁,勤漱口。(2)保持心情舒畅和充足的睡眠。(3)饮食宜清淡,忌辛辣燥热之品。(4)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避免各种感染。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计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计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