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纯农民,没有论文的自由农艺师,他玩仿野生 [复制链接]

1#
06:27

1,地道农民?赤芍育苗栽培问题,他却百问不倒

“立秋了,咱们要采采那些黄的硬的果子,绿色的先不要采,要让他们再成熟。只要采好种子,咱的赤芍出苗率才高。”

李志浩在面积45亩的一块四年生赤芍地里,给几位种植户讲赤芍种子采收的秘诀。

呼伦贝尔阿荣旗亚东镇东兴村刘乃民问道:市场上买种子怎么分辨好坏?

“你首先要看赤芍的壳硬不硬,还要判断种子的休眠情况,如果掌握了上轴休眠还是下轴休眠这些东西,相当管用。“

农户咨询问农作物病虫害,他从容应答。与人探讨中药材种植问题,他胸有成竹。农药化肥,植物长势,他都很熟,几乎信守拈来。

他像是一位农业技术推广员?又像农业部门的干部?

亚东镇东兴村郑宝华带他来到自家地里。“你看我这赤芍地里全是黑斑这是什么情况啊?”

这是轮斑病,像车轮一样的,现在是赤芍生长后期,也无所谓了。属于常见病,最好买甲基硫菌灵打一下,前期发病之初的时候打一遍,是最好的防治办法。

来自内蒙古喀喇沁旗的赤峰宝民药材经销处总经理李涛,提到李志浩,都是一口口老师老师的。“李老师对中药材做实验,驯化,搞种植,搞创新,如何使用农资,植保,病虫害,比较懂,经验非常丰富。”

他百问不倒,人到诊疗。植株怪病,药到病除。打交道多年的李涛,非常钦佩李志浩。

外人很好奇,这年轻的“李老师”长相成熟,通俗句子和专业名词,混杂在一起,的确有专业训练的范儿,总被人当成来自省会首府的农业大学老师或者农科院的教学科研人员。

2,有两把刷子?央视年播出蕨菜的节目,把他作为主人公

李志浩,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人。他在亚东镇永合村生活四十年,带动了邻近很多村子的农户发家致富。

亚东镇永合村村长徐国奎说:李志浩思想比较超前!他一开始做的事情吧,比如搞蕨菜,都是没有人做的东西,他就第一个吃螃蟹。

原来,内蒙古草原东部地区,特别是大兴安岭山脉东北段,即呼伦贝尔地区是我国年温差与日温差最大的地区之一,野生植物资源丰富。

蕨菜,是东北餐桌很流行的一种山野菜,尽管全国都有分布,但是东北人还是觉得本地的蕨菜最多最地道。

可是再好的东西,私采烂挖之下蕨菜的生地环境日渐萎缩,而市场又蕴含着较大需求。

“人们就好这一口!这就是市场。”李志浩当时30岁,琢磨了好久,他没有被蝇头小利所诱惑---随大流到山上采挖,而是搞起了移栽驯化试验---把随处可长的蕨菜“请”到自家。

李志浩母亲李玉平坦诚:“我们这里都是种植大豆玉米,每亩挣几百块钱,主要是种的亩数多,还能攒下点,面积少的人就是赔钱干”。

工夫不负有心人。李志浩在年,种植蕨菜大获成功,从门前屋后试种到庄稼地里大面积栽种,再带领大家一起种。

徐国奎非常清楚的记得,那时还不是手机互联网时代。“我们这里是偏远山区,那时也没互联网,李志浩都是到几公里外的太平庄或亚东镇上去网吧,搞网站,在网上自己卖东西。”

中央电视台时任农业军事频道《农广天地》栏目的主编田雨彤说:“我记得当时是年,我们有个蕨菜的科普类选题,上网寻找栽培蕨菜的基地,搜索引擎输入“蕨菜”总是绕不开“李志浩““育苗”“栽培”等关键词或网页,经过判断,李志浩懂技术,善于创新,很适合我们选题。”

《蕨菜》主持人都明确说,是以阿荣旗为例,李志浩在其中针对蕨菜技术进行了解说。

年4月26日,CCTV-7晚间黄金时段播出30分钟的专题片《蕨菜的栽培与加工》,均是在阿荣旗取景,李志浩在其中现场讲解了几段关键技术。

3年,是李志浩的人生转折点,蕨菜质量好,营销讲诚信,中央台的公益节目报道又为李志浩增光添彩,也助推了整个蕨菜种植业与加工业。

3,蝴蝶效应?财富成为负数,他跳楼的心都有了

当时电视是当之无愧的最强势媒体,互联网是新媒体,一个讲权威性和公信力,另一个讲的信息广与平等性。

《蕨菜》一片主持人出镜明确说,这期蕨菜节目以阿荣旗为例,李志浩在其中针对蕨菜技术进行了解说。“有心的观众会根据节目中出现的信息,如人名地名等,在网上寻寻觅觅。透露个秘密,当时我们频道收视率能达到0.4%左右,那就意味着可能几千万人收看。”田雨彤指出。

谁也没想到,一条有关蕨菜的谣言,却让他血本无归,跌落到低谷。谁也没想到,那时是人生转折点。

“蝴蝶效应”本来是指,南美洲森林里的一只蝴蝶翅膀一动,可能不可预测和想象的影响其他因素,进而北美洲掀起一场风暴。

蕨菜质量好,营销讲诚信,中央台的公益节目报道又为李志浩增光添彩,也助推了整个蕨菜种植业与加工业。一时间,大众传播媒介(主流报纸为主)在专刊专版上,普及蕨菜知识,也成为资深编辑应对发行量的话题。

编导田雨彤经过“考证”,原来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

年深秋,一位科普作家普及蕨菜与健康常识,在权威杂志写了一篇文章,该文又被当时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某文摘杂志转载。

年,就像今天的信息鱼龙混杂,互相刺激一样。南方一家晚报,标题使用“蕨菜”与“致癌”两个关键词。

“当然人家的标题后边还有问号,还有小标题,那意思是提出疑问嘛,只是说蕨菜里含有某种极微量的致癌的物质,但绝不是说蕨菜就能导致癌症”。

紧接着,网站和其他报纸以博眼球的新标题,纷纷转载,“餐馆里一人说点个凉拌蕨菜吧,另一个人说得癌症别点了吧。”田雨彤说经常遇到。

当时的摄像师马开铧,听说这是也晕了。“有句话糙理不糙的话,叫离开剂量谈危害等于耍流氓。”

有些媒体,推荐一种食品的时候,会把他吹得像灵丹,反对它的时候,又把它批得像是毒药,公众又喜欢接受非黑即白的简单定论,有些标题前边一句话很吓人,后边那句很客观,可是公众只注意前半句。

这只谣言的蝴蝶就影响到了李志浩:然后我种在地里的蕨菜也白瞎了,销售不出去了,都怕啊,都不买。要蕨菜,要种苗的都不来了。

着蕨菜疯长,他很苦闷。拔掉他们,根长出新苗,他很无奈。如果返回头再种大豆道,刺激了他。

“一时间蕨菜种植这事业就陷入低谷了。因为我的地都种上蕨菜,根都连到一起,好几年种别的根本不行,都没有收入。我跳楼的心都有了。”

4,高昂学费?天道酬勤,上天眷顾有准备的人

徐国奎记得,大约在年左右,有一天野生中药材稀少的新闻报道刺激了李志浩,“他就是不按常理出牌,我们村里搞中草药,他又是第一个。”

李志浩说,“我们周边的山上,都是野生中草药,当时野生药材价格高,老百姓都去挖药,可以说蜂拥而上啊,都这么挖,三五年还不挖光了。当时我感觉这是个路子,中药材市场太大了。”

凭借栽种赤芍的技术与经验,凭借当地野生药材种源的优势,李志浩认定了5到6年才能成熟的赤芍,在房前屋后试种了两分地。

到了小苗需要移栽的季节,黑龙江甘南县一家企业听说阿荣旗李志浩有赤芍苗,竟然一口价包圆了。

“当时是0.65元一棵赤芍苗子,一平方米就三四百棵,也就是一步路的范围就两百多钱块,两分地多平米,就卖了3万多块钱。”

这批苗子李志浩留下自己栽种,来年效益会更高。可是,当时他的窘境,如果不卖这批苗子,没有资金周转。

这笔钱为李志浩还上了旧账,关键是燃起了他种植中药材的信心!

从年开始,秋天育苗,第二年秋天出苗再育苗,循环往复,出去了3茬了,今年是第4茬。李志浩现在已经有满满的获得感。

黑龙江内蒙古等不少地方都跨越式发展中药材,赤芍苗子需求居高不下,李志浩逐年扩大育苗面积,十里八乡的种植户也来向他请教,他有求必应,从不推三阻四。

一直与李志浩保持联系的摄像师马开铧:技术很快普及,先行者回报高。经验掌握者多起来,你有技术才有竞争力。我觉得,技术经验,是李志浩最宝贵的财富,别人没有又夺不走。

呼伦贝尔的资粮道地赤芍种植基地有00亩赤芍,齐齐哈尔也有几家种植赤芍的龙头企业,邀请他做技术顾问。十里八乡的人称呼他为“李工”。种植中遇到困难,李工不管多远,都上门诊断开药方。

赤峰宝民药材经销处总经理李涛说,我当时苗圃里出了点情况,邀请他过来,我记得他坐火车一个人就来了,我到赤峰车站接的他,推荐了几种药,打上去之后效果真不错。

5,忧患意识?财富幸福感,重心调整到北苍术

多次为种植户排忧解难,十里八乡的人一提到李志浩,都心存感恩之情。在采访中,当地不少人给记者勾画出李志浩的角色:育苗工程师,种植技术达人,农医生,农艺师,经纪人,,,,

导演田雨彤说,现在流行“斜杠青年“这个词,说明一个人有本事,有很多技能,李志浩现在是种植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艺师,吃皇粮的人才能评的职称“农艺师”他当之无愧。他还做帮村民们销售药材,四五个身份,是我们国家所倡导的“新型职业农民”。

他去年又不安分了,因为他在大田玉米之间,种上了呼伦贝尔道地药材“北苍术”(ZHU),联合村民成立了阿荣旗鹿鸣谷苍术种植专业合作社。

“赤芍产业发展快,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李志浩说,“从我销售种子和苗子的行情就看出了,现在我担心面积越来越大,行情就会回落,中草药就是这样,种多就是烂草,种少就是好药,经过市场分析,上马了北苍术。

“你看,这就是北苍术的主根,掰断是好事,这些清晰的小点点,就是朱砂点,证明这个品种比较纯,还有香气浓浓的檀香味儿。”

原来,与流行与我们长江流域的茅苍术(南苍术)不同,由于呼伦贝尔夏天昼夜温度相差十几度,冬夏温度相差70多度,北苍术的很多药效物质和芳香物质的含量,总得来说要比南苍术高很多。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蒙药商会会长、鑫草中蒙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文华:李志浩为呼伦贝尔甚至内蒙古和黑龙江等地的广大种植户提供了优质的种子和优良的技术,他让不少人通过种植中药材致富。

李志浩适时成立了“阿荣旗鹿鸣谷苍术种植专业合作社“,到今年秋天,他种植中药材的面积达到了4百多亩。

李志浩的爱人赵君静发现,今年的赤芍种子长得特别好,特别饱满,北苍术的地下根茎也长得好,须根多。,今年又是一个好收成,“冬天可以买个貂(皮大衣)”她大笑。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呼伦贝尔市范围是东北道地药材典型的产区,.建设目标,到年,在这一带建设道地药材生产基地万亩以上。这个区域大部属温带、寒温带季风气候,是关药主产区,虽然中药材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5%,但是其中几种药材是其他各大区所不具备的,如果种植好了,在全国很有竞争力,有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就有赤芍和北苍术。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市场专业委员会主任周雷说,《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年)》,由年年底农业农村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

其中明确提出道地药材生产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道地药材生产,加快道地药材生产由分散生产向规模化生产转变,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引导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道地药材生产,支持开展强强联合。

“像李志浩这样有较强种植技术与经验,又思路灵活,创新理念的中药材育苗与推广高手,将在全国脱颖而出”,周雷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