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蚀病 http://m.39.net/pf/a_4342801.html抑郁至深就意味着失去一切。
前些日子,博士生自杀的新闻一再发布,刘春杨、唐晓琳又相继离去。无不让人心中十分悲楚,也让人想到今日的孩子们真是何其不易。或许,他们今日所承受的困惑远远超过了当年我们所承受的困惑,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那么,到底为什么今天的孩子心理障碍会日趋严重?为什么会轻生自杀频发?笔者以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恐怕得从孩子堕下娘胎时说起。
无论正当与否,孩子的需求都必须给予满
无论正当与否,孩子的需求都必须给予满足?
第一,抚养太过奢侈化,无度化。
回忆我们出生的那个年代,从娘胎堕下来,尽管长辈们对我们也是疼爱有加,尽心尽力地抚养我们成长,但是,因为国家穷,我们的小家更穷,物质十分匮乏。由于物质条件的不允许,所以,长辈们给予我们的疼爱自然很是有限。他们根本无力顾及我们的温饱,更谈不上让我们衣食无忧。特别是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往往衣难蔽体,食难果腹,甚至性命难保。然而,在那样的环境下,我们却没有太多的烦忧。我们没有对长辈们的责怪和恼恨,因为我们知道他们比我们更累更苦。我们更没有对生活的挑剔,也没有理由去挑剔。我们只能是有啥吃啥,有啥穿啥。因而,我们通常都很知足,很开心快乐。很多时候,即使是千辛万苦地在山上寻到几颗野果,撂进嘴里,也是甜丝丝,美滋滋的。即使是在已经收获的花生地里捡到几颗嫩花生,塞到嘴里嚼一嚼,嚼出点甜汁液,也是幸福满满的。若能揣着一个热红薯,捻块酸萝卜就着吃,则已是大幸。这就是当年的我们对于自己所经历的苦难生活的态度。
那个时候,我们也不知道去想想生活为什么会是那样的,是不是可以改变。也不知道去想想国家为什么会那么穷,自己的将来到底能做点什么。我们只知道能活着就好。正如俗话说的:“好死不如赖活着”。于是,我们坚定一个“活”的信念,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于是,我们对于生活没有太多的奢求,更没有太多的生活压力。我们只求能忍得住寒冷,耐得了饥饿,能够让自己活下来就行。除此,我们再无他求。当然,当我们渐渐地长大成人,便也渐渐地感悟到了国家和家长大人们对于自己的呵护有加,享受到了母亲的殷殷爱抚。也理解了自己的国家,理解了自己的父母长辈。懂得了只有在这个和平而充满了母爱的国度里才会有自己的前途和美好未来。只有在家长大人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下,自己才会有资格活到今天。于是,直到今天,我们始终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感恩长辈大人们。我们始终好生地珍惜每一天,开开心心地招呼每一天,快快乐乐地活过每一天。
然而,社会发展到今天,一切的一切都变了,变得让人难以想象,难以琢磨。在抚养孩子这件事情上,甭说比较我们的父辈抚养我们的那个时候,就是比较二三十年前我们抚养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如今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个时候,人们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会常常给孩子讲点艰苦朴素、忆苦思甜的东西。并要求孩子能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还特别告诫孩子:千万不要跟别人比吃的穿的要的玩的耍的。而今,人们抚养孩子,在“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再穷不能穷了孩子”的大背景下,我们就再也看不到对孩子艰苦朴素的点滴引导了,再也听不到对孩子勤俭节约的丝毫教诲了。今天的大人们对孩子的成长要求是:只要孩子身体好、学习好、不学坏就行。除此就是尽力满足孩子所有的生活需求。于是,即使孩子要大人们去摘月亮,也得要哄着孩子去摘;即使自身不能满足孩子的某些要求,也得想方设法,挖空心思去满足孩子。这就导致了抚养孩子的奢侈化、无度化。生活中,这种例子俯拾皆是。一句话,就是今天的孩子一旦从娘胎堕下来,吃穿用度的就啥也不愁,啥都可以随心所欲。不是吗?
这孩子的吃穿用度,在家长大人们看来,无论如何也得让自己家的孩子比得上别人家的孩子。即使差一点,也不能差得太远。别人家的孩子身上揣有银行卡,自己家的孩子,怎么着身上也得随手拿得出个十元八元的吧?一旦我们的家长大人们有了这种不够理智的想法,就会尽可能地付诸于行动。于是,孩子从娘胎堕下来,我们的家长大人们就把孩子当做一个个小皇帝,全程奢侈化、无度化抚养。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尽可能地顺从孩子,满足孩子。孩子要啥给啥,家里有啥给啥;孩子要表扬给表扬,要开心就给开心。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凡是我们有能力有条件满足孩子的,就一定不能打半点折扣。即使能力条件很有限,也得拼命争取做到。于是孩子耍赖犯泼,不能打,只能哄,也不能撂下不管,只能耐心地一再哄着,并千方百计去满足孩子的无理需求。孩子想吃的,再贵也得买:想玩的,再贵也得有。孩子穿的最好是名牌,零花钱是绝对不能少给的。如此这般,在条件反射的作用下,自然也就促成了孩子无节制地向家长大人们索取,索取,再索取。因为我们的孩子很清楚家长大人们“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的那点心思,他们认为自己的一切有理无理的索取总是那么的在情在理,那么的天经地义,总是可以得到应有满足的。
然而,事实上,却又不是像我们所想的那样,不是我们认为自己是已经满足了孩子,孩子就会感觉满足了。而是每个孩子并非得到了完完全全的物质或心理满足。俗话说得好,天高不为高,人心最为高。井水变了酒,还嫌猪无糟。于是,尽管我们凭借自己的能力条件,给孩子以各个方面的需求满足,但是,到头来我们却始终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如己所愿,从而造成孩子的各种需求障碍。特别是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攀比吃穿用度以及政治经济地位。不比则已,一比就什么样的问题都出来了。正所谓“人比人,气死人”就是这个理。在攀比的过程中,我们的孩子在很大程度上感觉的往往不是人生的快乐与幸福,不是家长的养育之恩,不是亲友的关爱之福,而是太多的坎坷和悲伤。有多少孩子都会认为自己的家一无是处,自己的父母一无是处,自己的生活一无是处。于是,自私冷漠心理油然而生,以致耳闻目睹的一切都是极端的不顺眼,极端的不可忍受,最终便是看不到前途的一丝光亮,丧失生活的信心,从而走上抑郁寡欢的人生,严重的则极有可能走向人生的极端。
跳楼?何至如此?心理抑郁的日积月累而
跳楼?何至如此?心理抑郁的日积月累而已!
第二,教育太过低龄化、功利化、知识化和严苛化。
想当年,我们堕下娘胎,父母对我们除了纯正的生命呵护,除了尽职尽责保证我们生命体的健康成长,几乎就没有别的诉求。特别是教育,除了引导我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给我们讲点做人的规规矩矩,让我们正正当当做人,一般的,父母也没有功夫和能耐管我们读书的事情(尤其是我们的父母有很多都不识字)。闲暇时,我们也不需要读书写字。甚至在我们当中,有许多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因为家里穷都没有上学读书的机会。至于到了上学的年龄,大人们也不会计较迟点早点。因而,在我们的班级里,同学之间的年龄总有相差几岁的。而且,那时的孩子在学校里读书,成绩好坏优劣,大人们也不会太在乎。因为全国都没有几所大学可上,特别是农村孩子,书读的再好,能够万里挑一上个大学便是万幸。所以,也就促成了大人们对孩子读书的低要求。因而,那时的孩子读书,在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学习压力,更没有沉重的心理负担。
另外,在学校里,那时也是每天就那么一些课程,同样的小学每节课40分钟,中学每节课45分钟。课堂上照样是老师讲的多,学生讨论发言的机会少。一堂课下来,也会布置几道作业。但是,孩子在课间就能大致完成,根本没有许多的家庭作业带回家里。加之,那时的课外阅读、辅导资料之类的书本几乎没有,所以,孩子的书包也算是轻巧。重要的是我们一旦回到家里,就几乎与读书毫不相干,也无需担心自己能考几分。于是,我们就可以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从而想自己的,做自己的,玩自己的,无不自由自主。如此,我们就常常很是畅快,很是自得。而且,这种轻松畅快的心理会一直陪伴着我们走过自己的一生。真可谓是人生之大幸。
还有,在学校里,只要我们能认真地完成各科学业,无论各科考多少分,我们的家长老师们,也不会与我们太多的计较。而且,那个时候,在学校或班级都很少排名次。也没有什么重点学校、重点班。所以,在学校或者老师的眼里,大体上我们每个孩子都是可塑之才,都能享受到同等的教育以及同等的情感待遇。直到八十年代,我们的学校教育都大致如此。记得,曾经在我的班级里有一个孩子,我作为班主任任教的语文科,他都只考了7分。但是,我也没有丝毫地责备他,将他另眼相看。不仅如此,还以他表现良好,培养他加入了团组织。可以说,他在我的班级里,享受到了最为公正的教育,度过了应有的快乐的学生生活。当然,不能过高地要求孩子,也是我的一贯主张。而且,那时的老师大多都跟我一样,不会太多计较孩子成绩的好坏优劣,只要不捣蛋就行。同时,那时的孩子也不会个个充满了上大学的美好梦想。特别是在农村,即使有想上大学的,也是打着灯笼火把都难找到一个。因而,那时的孩子几乎就没有拼命挣考分,上大学的沉重压力。于是,孩子们的学校生活也就往往显得轻松自然,快乐幸福。
然而,时至今日,我们的孩子就再也没有当年的我们那么幸运了。今日之教育,虽然高速发展,却又尚有许多令人担忧。
首先,今天的孩子在娘胎里就得接受胎教,娘胎下来就是早教,继而便是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幼小衔接班),后才是小学、中学和大学。整个的下来都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而且,孩子大多时候都是被动地受教育。在这个漫长的经历中,我们的孩子几乎失去了童年,忙碌了少年,累在了青年。除非天才或者叛逆,无人能幸免。也许,这才是今天的孩子心理障碍日趋严重,轻生自杀日趋频发的真正原因。
再者,教育的低龄化,功利化已是当今社会的一大趋势。如今的人们,有多少都是在结为夫妻的那一刻就开始设计孩子的教育。从胎教、早教、幼教、小教、直到大学,无一落下。这已经是教育低龄化的一个事实。当然,教育的低龄化也未必不可以,问题则在低龄化的教育必须服从孩子的本能特征,符合孩子的生命成长规律,灵活应用之。否则,我们的任何教育理想都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无法成为现实的。比如,我们都让自己的孩子2岁3岁就去背诵百千首古诗,或者在孩子学龄前就都让其接受奥数培训,抑或就都让其接受全面的小学化教育,等等。
还有,教育的低龄化、功利化已经明显的影响到了孩子的生命成长。比如,许多家长为了达到某名校的新生录取要求,让孩子能够顺利地进入名牌小学就读,便无视孩子的本能,在孩子学龄前就千方百计从各个方面培训孩子。无论孩子能还是不能,都一概跟着风跑。语文数学的、音乐美术的,不顾孩子适应还是不适应,都得送孩子到相应的培训班去训练训练,而且,训练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且容不得孩子的不高兴或反对。这样就完全剥夺了孩子的自然成长空间,从而,让一部分孩子勉为其难地行进在成长途中。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被有理无理地揠苗助长,甚至杀鸡取卵,我们的家长却全然不知。于是,无形之中,在孩子的心里就蒙上了一层阴影。我们的孩子就会有意无意地感悟到:原来,除了吃穿用度不愁,人生是如此的不容易。更有甚者就会觉得人生是何等的困苦和艰难。于是,日积月累,有些孩子很小就会形成一定的抑郁品质。
另外,教育的过度知识化、严苛化也需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如今,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也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最看重的都只有孩子的学业成绩和班级年级排名,而且成绩的好坏、排名的先后成了唯一的评价孩子优劣的标准。于是,我们在知识获取这一点上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孩子加码。孩子考了99分,还会责怪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考分呢?”;孩子排在了班级第一名,还会拷问孩子“为什么就不能拿回年级第一名呢?”孩子拿到了本科文凭,还督促孩子去拼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糟糕的是,尽管如此,我们的孩子却无法反驳。因为分也好,年级第一也好,硕士、博士也好,原本就没有先天规定只有某某才有资格获取。这样,无疑就使得我们的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直至博士、博士后在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都是负重前行,难得有轻松快活的时候,难得有自由自在地活一回真正自我的时候。于是,我们的孩子在这种过度知识化、严苛化的受教育过程中,就免不了有孩子模糊了自我,也注定蒙上了精神抑郁的阴影。以致为最后的精神抑郁症或者轻身自杀埋下了难以预知的隐患。
最后,教育的过度知识化、严苛化,又往往坐实我们忽视了孩子正当而必须的情感需求。平日里,我们总能记起的只是询问孩子的分数排名,督促孩子努力加油;告诫孩子只有读好书,考个好学校,才会有美好的未来。而对于孩子在学习上有哪些困惑或不开心,抑或艰难,却不闻不问,不管不顾。特别是那些刻苦努力的孩子,他们不仅仅是希望听到我们对其分数排名的认可并夸奖,也不仅仅是希望我们在物质需求上给予百分百的满足。而是还希望享受到我们对他们的情感关怀。尤其希望我们问问他们在学习上有哪些困惑或不开心,抑或艰难。问问他们有没有最要好的同学;有没有自己最爱戴崇拜的老师。可是我们老是不闻不问,不管不顾。日子一长,就往往会让孩子心寒。在孩子的心里,就会觉得自己就是任由父母支使的一个工具,是父母用来制造分数排名的一部机器。通过自己的热血付出,父母可以获得他们所预设的收获——一个足以让他们自我夸耀的心理慰藉。于是,我们的孩子就会逐渐显现出他们对父母的不满和怨怼。进而也会影响到孩子抑郁品质的逐渐形成。
机械制造的陀螺,样式、颜色虽美,玩起
机械制造的陀螺,样式、颜色虽美,玩起来却不能给人以思考、设计抑或成功的享受。
第三,娱乐活动单调化、程式化。
想当年,我们在课余时间或者放学回到家里,总会有很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小伙伴们三个一堆,五个一伙的,打陀螺,放风筝、玩纸飞机、使木头手枪(一任玩具全都是自制的)。要么就下个棋(有三一线、顺顺棋、打打棋、猪婆棋、象棋、军棋、三六九一四七等等),踢个盘,打个板(板又叫做撆pie,是纸做的,有四角的、三角的)。要么就到那山沟沟里抓几只小螃蟹,或者到溪边钓个小鱼小虾的,抑或到稻田边钓几只小青蛙。特别值得记忆的是到后头山上去寻野果,掰蕨菜,捡菌子。一句话,在我的记忆中,我们的活动内容特别丰富。尽管在这些经历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很辛苦,很累,甚至还有可能遇到一些危险。但是,我们都会全然不顾。几乎所有的事情做下来,都不会让人觉得很辛苦,很累。所以,尽管吃不饱穿不暖,我们依然很开心,很快乐。然而,现如今孩子们的际遇却彻底的地改变了。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再也看不到我们孩提时的身影,再也找不回我们孩提时那种真挚而怡然自得的快乐感觉。
想当年,我们在每一个娱乐活动时,事先都有一种设想,有一种创作的冲动,也往往能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比如,我们要玩陀螺,就必须自己动手,去找寻拣择做陀螺的材料。陀螺的大小样式都得从自己的喜好和能力考虑。然后亲手制作。其间,往往要经历若干的不顺畅,也很难有十分满意的时候。但是,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我们始终充满了美好的期待。我们总是想把陀螺做得最漂亮,玩起来最适手,最傲(即,用鞭子一抽,陀螺转的特别快,特持久)。一旦获得成功,我们心中的那种喜悦,根本就无以言表。再如,我们要玩风筝,也得自己去做,当然,最早得在大人们的指点下做做。稍微知道一些,就可以亲自做了。做风筝的材料有讲究,做法也很有讲究。弄不好,风筝是飞不起来的。记得,我也做过一些风筝,可就是没有做出令人十分满意的那种。不过,在制作风筝的过程中,我的心里自始至终有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快感。因为我总是充满了美好的期待,总是想象着自己的风筝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那一幕。尽管最后我没能做出令人十分满意的风筝来,但是,我无怨无悔,毕竟我已经尽力了,毕竟这是我的本能所致。而且,在我的生命历程中,这始终是一段美好的记忆。
然而,今日之孩子们的娱乐活动却完全不同了。孩子们不用亲自去找寻拣择材料,不用亲自去制作娱乐玩具。陀螺是用钱买的,风筝是用钱买的,枪械、火车、汽车,拼图、魔方的,等等,等等,都可以用钱买到。这就使得孩子的娱乐活动呈现了糟糕的单调化和程式化。因此,也就导致了孩子在娱乐活动中用脑的简单化和模式化。一个活动结束后,在孩子的心目中留下的也就只有那么几个重复的操作和几乎完全相同的模式化的结果呈现。我们的孩子在整个玩乐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思考选择,也没有任何自我创造的意识和期待。简直就是纯粹的打发时间,过日子。所以,如今在所有有孩子的家里,几乎都堆满了孩子玩腻了的玩具。而且,其中有许多玩具,孩子都只玩了几回,要么就损坏了,要么就再没兴趣玩。其实,这已经不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了孩子的品质培养问题,影响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一则,孩子在娱乐前没有玩具的亲手制作,娱乐过程中也缺失了与之相应的思考判断,就毫无疑问地影响了孩子积极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形成。记得孩提时,我们在制作陀螺的时候,需要一个多么复杂的制作过程。其间既要想想该选择什么样的制作材料、可以找到什么样的制作材料,然后才开始行动。二则,找到比较合适的材料,则要盘算到底做成一个什么样的陀螺(大小高矮都得斟酌)。然后,在具体制作的时候,必须一边砍削,一边观察,用以保证陀螺的端正圆滑,做成后才会“很傲”。最后,在玩的过程中还得依据陀螺在活动中的实际表现边玩边修改,直至得到一个自我比较满意的陀螺。于是,这样一个制作过程及娱其乐活动,就会无意之间让我们本能的思维得到培养训练。也许,这就是今天所说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形成的基础。其中充满了多少创造的想象和希望,赢得了多少成功的兴奋和喜悦。可是,今天的孩子们往往只能拿到一个现存的玩具。玩的时候,翻来覆去也就只有那么几个几乎完全相同的动作行为及结果呈现。没有哪怕是稍有变化的思考余地。因而,孩子的积极思维根本就无法得到应有的培养训练。最糟糕的是,孩子积极的思维不仅不能得到培养训练,而且在条件反射的作用下,还会形成一种定式并固化的思维模式。那就是,在孩子的心目中,原来玩具都是现存的,可以用钱买来的。玩起来也是那么简单,无需任何的积极思考。于是,孩子便把一切的娱乐都寄托在了家长大人们身上,总是哭闹着要买玩具。与此同时,孩子在百千遍的玩乐过程中,由于动作行为及结果呈现几乎毫无变化,随之而来的便是心理上的乏味、烦躁和倦怠。自然,压抑抑郁的情绪就难免萌芽产生了。日积月累之后,原本没有的抑郁症也许就成为实症了。毫无疑问,这就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良好品质的培养形成。
血腥暴力常常在游戏中尽显“风采”,对
血腥暴力常常在游戏中尽显“风采”,对孩子的伤害却有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第四,游戏的绝对程式化和少数的血腥暴力。
记得儿时的我们,有很丰富的游戏。而玩得最多的是棋类。三一线、顺顺棋、打打棋、猪婆棋、军棋、象棋等等,都在我们的兴趣爱好之中。可以说,棋类游戏是最需要智力支撑的,也是最有效的培养孩子智力成长模式。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玩三一线。这游戏看起来简单,学起来也容易。而且,棋盘可以随处画,棋子可以随处寻。所以,表面上对孩子的智力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在具体对弈过程中,却足以体现大智慧。这游戏既适合小学生,也适合高中生、大学生,以及中老年人玩乐。只是在对弈时,都得走一步,看三步;都得聚精会神于其中。从撂下第一颗棋子,就得通观全局,思考琢磨每一步棋该如何落子。因而,我们每下一盘棋都会有心得,有感悟,有收获。在这种游戏过程中,无意之间,我们的积极思维习惯和品质就得到了一个较好的培养训练,并渐渐地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品质。同时,我们在游戏中既有思考每一步棋的心血付出,也往往有赢得某一步棋或者某一盘棋的喜悦。我们总会觉得很值。
再看今天的孩子游戏,几乎全成了网游。这网游全都由开发者发布,全都是程式化。游戏的每一步都是开发商事先设计好了的。一个游戏从开始到结局,都是那一成不变的几招几式。孩子玩乐时,全凭眼看手动来完成。很多游戏的成败与否,就看眼珠转动的快慢和手指点击的准确快慢。准确的说,这样的游戏只可以训练人们思维反应的灵敏性。至于思维的逻辑性、创造性、概括推理性、联想想象性等等,就几乎与之毫不相干了。这就导致一个内涵丰富的思维成长简单化了。日积月累,这种简单的思维模式就会在条件反射的作用下被机械化地固定下来,形成一种定式思维。于是,很多时候,我们的精力就不自觉的被集中到了某一点上。于是,我们的孩子可以置一切生活于不顾,废寝忘食于其中。于是孩子便成了这游戏的疵迷者。于是,孩子不知不觉地受到了伤害。于是,孩子的思维不再健康成长,他们的生活常常举步维艰。
再者,还有一些网游存在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血腥、暴力。这种网游完全以伤害为目的。在玩乐过程中,孩子的思维始终处在一个你死我活的角斗之中。而且,这种角斗似乎是先天带来,无需问缘由,寻道义;也无需问亲情友情、人之常情。游戏一开始,就是突!突!突!火力全开,相互残杀,直至一方全都倒下结局。其间,虽然没有人类的尔虞我诈,一切都实属虚构,但是,孩子的心灵始终浸染其中却也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不难想象,孩子的心灵浸染其中,日积月累,是会产生质的变化的。因而,多少孩子被严重伤害,导致心灵上的扭曲,性情乖僻,抑郁冷漠,甚至品质恶劣。或许,校园伤害日趋严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由于游戏的程式化和血腥暴力的主导,孩子的思维成长被桎梏。因而,他们不能很好地珍爱自己,更不能珍爱别人。常常视生命如草芥,视生活如烽火战场、万丈深渊。总觉得人生凄苦,前途无望。于是,自暴自弃,抑郁沉湎。要么,迷失在个人的世界里,精神颓废,难以自拔。要么,以取乐他人,伤害他人而后快。值得注意的是,无论迷失自我,还是取乐伤害他人,于人于己都是冷酷无情的表现,都是生命健康成长的最大障碍。
大鹏展翅是因为它具有一飞冲天的本能,
大鹏展翅是因为它具有一飞冲天的本能,燕雀永远也做不到。
第五,孩子的本能不能得到相应的看待认可,有失偏颇。
首先不能得到家长大人们的正确认可与尊重呵护。
孩子的本能(或叫先天智慧、潜能、天知、天智等)各有春秋,定有三六九等之别。无论高下如何,我们的孩子都会希望得到家长大人们的真实认知,认可并尊重呵护。一切超出孩子本能的教育要求都是不会让孩子轻易接受的。即是说,凡是在孩子本能范围之内的教育要求大体上都能得到孩子的积极认可并遵从。然而,在生活中,我们不能真实认知、认可并尊重呵护孩子本能的事情却是可以信手拈来。
比如,我们的孩子拿回一个成绩单来,如果在我们看来成绩还不够理想的话,孩子遭遇的往往就是有理无理的一顿责罚。严重的便是大加训斥,手下无情。特别是我们总是把自己家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分数,比排名。比着比着就火气上来,不容分的把孩子骂的狗血淋头。这就是我们不能在孩子本能的基础上真诚地善待孩子。这就是高看孩子,实施高标准高要求,从而揠苗助长,强求孩子追求难以企及的成长目标。反之,就是轻视孩子,实施毫无希望的教育管理,从而不在乎孩子的能力与进步,任其无节制的所谓自然成长。这都是走的极端,都会极有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以致促使孩子形成或轻或重的叛逆心理,最后便有可能导致抑郁轻生。
其次,孩子不能正确看待自我的本能,不能善待自己。
这个问题也有两个方面。一是孩子高看自己,就会用并不适合于自己的目标愿望要求自己,常常把自己跟那些智力强于自己的人们较真。在心里老是不服输,老是在问:别人为什么能够达到那个高度,而自己却不能?特别是在自己达到了某个高度之后,就总把自己定格在某个高度,不容许他人再超过自己。这都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坑,然后往里跳。所以,有的孩子在生活中很努力,很努力,直至不堪重负,抑郁倒下。二是孩子小觑自己,就会用低于自己本能的目标愿望要求自己,常常迷失自己,自暴自弃,沉湎抑郁,不得健康成长。
其实,像刘春杨、唐晓琳一样的博士自杀,他们的本能不能得到真实的认可并呵护,就是决定他们命运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来,导师和那一纸文凭所要求的高度已然远远地超出了他们本能所能达到的那个高度,而他们自己又早已把自己定格在了那个博士的高度。结果却难以如愿以偿。二来,他们自堕下娘胎,一路走来,就像一部机器,始终处在高负荷的运转之中,从来就没有停歇过,除非特殊材料制成,总会有动力严重磨损,零部件滑落失灵的时候。所以,直到博士文凭这根致命稻草压在这部机器上,使其再也转动不得。最终,生命之火熄灭矣。
第六,亲情陪伴缺失。
在农村,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大多年轻人在生下孩子之后,为了挣钱养家,就不得不丢下孩子给爷爷奶奶带着(有的孩子刚才脱奶,有的还在襁褓之中),长期外出打工。即使是独生子女也不例外。因而也就创造了“留守儿童”这个时兴语词。这“留守儿童”就必然的缺失了父母长时的亲情陪伴,从而也影响了孩子良好品格的健康培养。
一则,爷爷奶奶的抚养更趋向于奢侈化和无度化。在物质需求方面,往往是给予无条件的最高标准满足;在品行教养方面往往是放纵娇宠。一切都因为出于对隔代抚养的思考。因为不是自己亲生的,管教都得要有分寸,保证孙辈们的肉身安全健康成长才是重中之重。要不,孙辈们不服,儿媳们也会不高兴。于是,我们的孩子自然成了实实在在的“小皇帝”。于是,孩子便只能在“小皇帝”的基础上渐渐长大。试想,皇帝般的人才何等了得?岂可与俗人相提并论?于是,我们的孩子在与他人相处时,自然就高高在上了。一旦遇到有损这高高在上的颜面时,便不可容忍,无法释怀,抑郁苦恼不期而至。在很大程度上讲,这就是亲情陪伴缺失所导致的一个结果。
二则,父母久别远离,孩子往往会陷入到亲情的迷失之中。人们都说父爱母爱是最伟大的。可是,我们的孩子每天睁开两眼却是总也见不到父母的身影。所以有很多孩子都会寻思着:我们的母爱在哪?我们的父爱在哪?特别是当孩子遇到什么不爽心的事,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亲情关怀,而又不服爷爷奶奶的管教,就只能自己承担一切。就只能忍受所有的不愉快。一个人的忍受力总是有限的。如果事情给孩子带来的压力超出了孩子本能的忍受力,那么,就极有可能导致孩子精神萎靡不振,抑郁崩溃。在生活中,孩子责怪父母为了挣钱而不关顾自己的的确不在少数个别。
另外,即使有些家长没有外出打工,或者始终就跟孩子吃住在一起,但是,却并不等于我们的孩子就享受到了父爱和母爱。在城镇也就是这样。因为,毕竟每个家长都少不了有自己的一份事情必须要做。不做就不足以很好地养家糊口。当然,若是我们的家长确实是因为事务繁忙而无法顾及孩子,陪伴孩子,则的确出于无奈。因而,也怪不得我们的家长。但是,生活中真还有多少家长是可以有些许时间,或者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的。如果说我们的家长能够把握好时间和机会,好好地陪陪孩子(比如,陪孩子聊聊天,下下棋,散散步等等),那么,对于孩子来说,肯定是雪中送炭,足以使孩子感受到百般的温情和爱抚,从而享受其中,幸福满满。要不,我们没有去践行这种职责或义务,那么,对孩子来说,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亲情陪伴的缺失,而实际上这已经意味着父爱和母爱的缺失了。试问,一个孩子本来可以享受到一定的(或是足够的)父爱和母爱,却因父母的大意疏忽而缺失了,岂不让孩子感伤、抑郁或苦恼?
总之,当我们的孩子经历了上述各种非同一般的生活后,也造就了非同一般的人格心理和人格表现,以致形成非同一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所谓“逆境出人才”、“时势造英雄”都是这个理。因此,有许多孩子在这非同一般的生活中渐渐地被心理扭曲,渐渐地变得怪诞孤僻,渐渐的失去应有的人格尊严。他们变得思维简单,不知道变通地思考问题,经常倾向于极端思考。他们常常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责问自己:别人能的,为什么我就不能?他们的生活简单化,不知道变通地全方位地寻找适应自己的生活。他们把自己桎梏在个人的世界里,不愿与他人交流沟通。因此,很多时候,尽管他们也很想走出困境,但却始终找不到突破口。他们往往不知道回报感恩。在他们看来,一切的抚养教育成本都是上帝的馈赠赐予,而并非是父母的心血付出。而他们所认为的一切所谓不公,都是那么的残酷无情。因而他们极度缺乏亲情友情、人之常情。于是,他们只能把自我无法理解、无力承担的生存问题压在心底。日积月累之后,陡然爆发抑郁不满已是自然。
至于还有家庭付出、赡养照料的问题,恋爱婚姻的问题、交友处事的问题等等,对于大学生的抑郁自杀,或许有着千丝万缕的难以揣摩的干系。但是,笔者以为都不足以成为抑郁自杀的根本原因。试想,一个孩子,如果自小就能身心健康成长,具备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了相应的适应后续生活的一定能力(包括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判断处事能力、抗压能力、特别是思维辩证能力等等)的话,来到自己梦寐以求的足以彰显人生荣耀的象牙塔,他(她)还会抑郁自杀吗?
最后,我要说的是,孩子心理障碍日趋严重,大学生轻身自杀的原因容易找到,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却的确难以找到。即便是很多时候找到了,也不一定用得着。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当然,无论如何,兹事体大,关乎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发展,国家的繁荣昌盛,关乎我们每一个小小家庭的未来幸福,我们岂能视而不见,置若罔闻?
朋友们,如果您偶尔读到了这篇文章,如果您认为我的赘述之言尚有些许道理,如果您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笔者愿意与您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