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常见的一味中药,想要用得好可真显功底 [复制链接]

1#

开门见山,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最常见的一味中药——甘草。

病有虚实之分,药有生熟之异,效有补泻之别。

甘草也分为生用炙用,生甘草多用于泻火利咽、化痰止咳,炙甘草多用于补脾和胃、复脉缓急。国医大师张志远经过临床验证提出,应用生甘草或炙甘草区别不大,不应牵强附会,但个别方剂及特殊情况仍需区分使用。经方中的“甘草”一般为生甘草,其制备相对简单,方便保存、取用。《名医别录》记载“二月、八月除日采根,曝干,十日成”。张老师将生甘草用于有明显化热倾向的证候,并常在甘麦大枣汤中大量应用,取其清虚热、缓急和胃之功。

临床上除取其调和之性外,张老师还极为重视炙甘草在炙甘草汤中的关键作用。张老师手稿记载曾诊一患者,以“胸闷、心悸数月,加重一周”为主诉就诊,纳可,眠浅易醒,二便调,舌暗红少苔,代脉,遣方炙甘草汤加味,每日1剂。复诊自述效不显,后知患者一直以生甘草煎服,遂嘱其更换为炙甘草,连服10剂后逐渐好转,可见炙甘草复脉定悸的功效优于生甘草。

《伤寒杂病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云:“发汗过多,其有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阴津亏损,阳气随之外泄。心主神明,阳气虚则心神无以收摄,神明不安则心动;心主血脉,阳气虚则心脉鼓动无力,固摄血脉作用失司,推动与调控作用皆失常。李中梓《医宗必读》言:“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故张仲景嘱桂枝甘草汤需顿服,用于救急。其中桂枝辛温,通心脉、温心阳,《名医别录》曰“主温中,利肝肺气,心腹寒热,……通血脉”,甘草“通经脉,利血气”,两者相配,辛甘化阳,温阳通脉,复脉定悸。

张老师据此自拟甘草一号汤,药物组成:炙甘草,桂枝,麦冬,生地黄,茯苓,柏子仁,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若阴虚致口渴加麦冬,虚热骨蒸致消瘦加生地黄,水饮不化致凌心扰神加茯苓,心神失养致不寐加柏子仁,调理心阴阳两虚之心悸、失眠等有良效。

此外,对于脉结代、动悸不安者,常给予自拟方益气复脉汤,药物组成:黄芪,生地黄,炙甘草,桂枝,甘松,方中大量黄芪、生地黄益气滋阴,桂枝与甘草通阳复脉,甘松芳香理气、开郁结,诸药配伍正合《伤寒杂病论》炙甘草汤之意,可见甘草于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神农本草经》言甘草可“坚筋骨,长肌肉,倍力”,认为此主要因其和中健脾之效,但补气之力与人参、黄芪相差甚远,且甘草“气薄味厚”,属于静药,静者守,不善走行,易碍于中焦,多服令人胸腹满闷。张老师曾诊治一男性患者,70岁,平素血压低,就诊时心悸、头晕目眩、气短、乏力,给予苓桂术甘汤加黄芪,药物组成:白术,桂枝,茯苓,黄芪,甘草,水煎服,每日1剂。7剂后心悸、头晕有所减轻,仍神疲、气短、乏力,新增脘腹胀满、纳呆症状,遂加人参,5剂后心悸、头晕明显减轻,逐渐转愈。此案例充分表明甘草补中益气的功效偏弱,大量服用则妨碍脾胃运化、阻滞气机、影响食欲,临床上不可过量或长久服用。

患者,男,42岁,年11月14日初诊。主诉:心悸6个月余,加重1个月。刻诊:阵发性心悸不宁,平素恶寒、易紧张、易受惊吓。近1个月心悸发作频率增加,伴有烦躁,纳可,眠差多梦,二便调;舌暗、苔薄白润,脉沉弦细数,偶有一止。西医诊断:神经官能症。中医诊断:心悸(心阳亏虚、心神浮越证)。给予桂甘龙牡汤,处方:桂枝,龙骨(先煎),牡蛎(先煎),炙甘草。7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7日后复诊,自述心悸、易紧张等症状大减,睡眠状况转佳。效不更方,继服30剂后,心悸、易紧张、烦躁消失,眠安。6个月后随访,心悸未曾复发。

以上案例正如张老师所言:“甘草也可被奉为重点,在方中占据核心地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