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崽崽真正知道海南美食的往往是外地人 [复制链接]

1#

上了点年纪的人,很少不知道作家蒋子龙的。一次笔会,安排我与他同住亚龙湾鸟巢最高处一大套间。夜里没法外出,只好在大厅聊天。

蒋老师多次来海南,海南很多事他竟然不知道。他问我什么是瘴气?我从清兵进山剿黎开始给他说瘴气的故事。清兵进山杀人八百,自己病死三千;就是解放初年,海口也有话说,陵水陵水,十去九不回,说的也是瘴气。瘴气是山高林密,大量草木腐烂加上动物尸体形成的毒气。

蒋老师又问,你们海南人以前叫内地人为佬宋,什么缘由?我说,以前海口人不以外地人在为然,叫乡下人为村人,叫内地人为佬宋。北方人人生地不熟,来海南总是客气,拍本地人肩膀称老兄老兄,海南人顺着也叫他们老兄,发音不准就叫了佬宋。久而久之佬宋就成了内地人的名字。不过现在海南人不这样叫内地人了,男的叫陆哥,女的叫陆妹。蒋老师笑起来说,如今我看陵水与海口没什么差别的,陵水人的穿扮与海口人一点差异都没有。别说本岛了,走在越南和柬埔寨的地方,那里人的日常穿戴与我们北方也没啥区别,除了语言,都像邻家的兄弟或姐妹。

蒋老师喜欢总结,他说,现在世界像个村子,这都拜交通与通讯的功劳。

接着我们说起海南的吃食。他说他很爱吃海南的皇帝蕉。我大乐,我也特别爱这口,给他说皇帝蕉的故事。一次,*作家代表团来访,我陪他们游历海南各地。在万宁石梅湾发现久违的皇帝蕉,买了几大串分到他们个人手中,可是直到回海口送他们飞深圳,香蕉已经有黑斑,他们还没吃完,我有点失望;他们带着走,又叫我纳闷。年底到北京开会,遇见广东作协一位主任,他一把揪住我,说,你究竟给*人吃的什么香蕉?我跑遍深圳,买尽天下香蕉,他们都说不是海南给他们那种。你把我害惨了!我终于明白*作家的意思,我说,你不给我一个电话,我给你快递几箱。他说来不及。我说,他们是想带回*!

蒋老师笑起来。我告诉他,真正的皇帝蕉不容易辨认,这几天看看有没有,我教你识别。蒋老师又说他爱海南火龙果,每天都吃。我问他爱红的还是白的?他吃了一惊,问,火龙果还分红的白的?我告诉他,我也天天吃火龙果,红的贵好多,好吃。白的差很多。蒋老师搓头发说,我回去看看,是红的还是白的……我很感慨,像蒋老师这样敏锐的作家,竟连自己天天吃的水果白的红的都不知道!可见人总是有自己的短处。他却表扬我说,我与你认识多年,从来没好好交谈过,这次总算没有错过。我哈哈笑给自己解围,说,那当然,如果我当导游,我可能是海南最好的。我年龄大,去过的地方相对多,有对比,所以有话说。

其实我这话不对,真正知道海南美食的往往是外地人。

那年我们知青回当时落脚的乡村庆祝下乡五十周年,办了十几桌酒席。过后不久我回汕头探亲,见了回海南参加活动的汕头知青。他问我他那天的吃相是不是很难看?我愣了,看着他。他解释说,你们的屯昌黑猪太好吃,我大口大口吃个不停!我不以为然,海口市场都卖的定安黑猪屯昌黑猪,有什么好吃的!。他说,你们海南人命好了!

都说食在广州,其实真正的美食之乡是汕头。潮汕地区地少人多,做何事都要精益其益才能站得住脚。要让汕头人赞美的食物,那真正是美食了。平凡不过的清补凉也能叫他们好奇。一对年轻夫妻来访,我儿子夜里带他们吃清补凉,好吃得让他们惊诧,问什么做的,吃了又清又补又凉吗?我回答不上来。后来带他们到琼海,遇见又大又宽敝的清补凉店铺,他们不吃午饭了,就吃清补凉。

没多久,真正的食神到了,那是我姐夫,一个吃遍各地的人物。我早打听了,定安翰林的焖猪脚好吃。赶到一看,春节歇业,一群女人在打麻将。说明来意,一女离席说,我来替你们做!她的店就在对过马路,快手快脚就开始炖了。我们在翰林走了一圈回来,已经满屋漂香,姐夫、大姐都赞不绝口。我把女店主叫来说,我姐夫赞你的猪脚好吃。姐夫却不说猪脚,他说萝卜:你这是什么萝卜?回答,本地海南萝卜呀,自己种的,施的牛羊粪呢。姐夫说,你这萝卜好吃,我没吃过这么好的萝卜。女店主大为感动,说,你们不急走,我到地里拔一些回来,送你们的,不收钱。姐夫也不与我们商量,就说好,你再给我们焖一锅猪脚,我们到别地转转回来,带回家吃。

后来回汕头,姐夫还与我说焖猪脚的事。我不可能带焖猪脚回汕头了,带煮熟的文昌鸡到是可以。这有点为难我。我出门力求简单,到北京开会都不带笔和笔记本的。但我得连水带汁地托运文昌鸡,亲戚们失望的眼不好承受的。后来他们发现海南有咸水鸭,问我什么叫咸水鸭?我说,在海滩上养的鸭。他们说,那鸭不就是吃海鲜长大的?得,我托运又多了一件,咸水鸭。

我去朝鲜路经大连,竟然看到大街上有几层楼高的广告:海南文昌鸡,海南咸水鸭;下边是联系电话。这些应了蒋子龙老师的话,全赖于现代强大的文化交流、资讯与物流等等。地球成了一个村!

文章写到这里应该打结了。但,说海南美食,不得不说海南粉。众口难调,但我从没听说哪位佬宋嫌海南粉不好吃的。想想大江南北,白山黑水,各色人等,各地风俗口味都是从小养成的,众口一辞说好吃,那真是嫌不得了:芝麻、花生、酸笋、咸菜、豆芽、小磨香麻油,爽、滑、香、脆……真是回味无穷的东西。

有一次参加朋友聚会,要求每人自带食品。没什么好带,带一小脸盆海南粉。众人来盛,不够分,朋友问我,你不带多点!让我尴尬。制作海南粉很费周章,很少有人在家自制海南粉了,都是店里买的。不过我买的可能会比别人买的要好一些。我买前一定会咨询本地老朋友,哪家为好?他们一般不会介绍众所周知的名店。名店老板赚了钱,手发抖,不见他抖多,但见他抖少,少了花生芝麻等等,味道不一样了。本地朋友往往指示我钻小巷里。那些还没发财的家伙两眼放绿,炯炯发光,正在创名牌哩,这里买没错!

(作者:崽崽,文章发表于自贸港演义。版权所有,抄袭和洗稿必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