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白癜风怎么治 https://m-mip.39.net/pf/mipso_5490629.html第四章妇产科疾病秘验良方
老年性阴道炎
老年性阴道炎常见于绝经后的老年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黏膜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阴道内pH值上升,局部抵抗力降低,致病菌易入侵繁殖引起炎症。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灼热感。
六味四妙汤
熟地黄10g,山药15g,山茱萸10g,牡丹皮10g,泽泻10g,茯苓15g,苍术10g,黄柏10g,薏苡仁25g,川牛膝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
补肾滋阴,清热利湿。主治老年性阴道炎。
方中用“性平享至阴之德,气味纯静,故能补五藏之真阴”之熟地黄为君,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药“味平无毒,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且具补益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之功,以补先天;泽泻利湿而泻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与泽泻共泻肾浊,助真阴得复其位;牡丹皮清泻虚热;以上药物合用,补泻兼施,以补为主,肝肾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共奏滋补肝肾之功。四妙丸原治湿热下注、两足萎软、筋骨酸痛等,方中苍术辛苦而温,芳香而燥,直达中州,为燥湿强脾之主药;黄柏为苦寒下降之品,入肝肾直清下焦湿热;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领苍术、黄柏入下焦而祛湿热;薏苡仁独入阳明,祛湿而利筋络,四药合用,专于清利下焦湿热。六味地黄丸合四妙丸共奏补肾滋阴润窍、清热利湿之功。
湿甚者加土茯苓以祛湿;热甚者加蒲公英、苦参、败酱草以清热解毒;带中夹血者加夏枯草、蒲黄;阴痒者加荆芥祛风止痒;脾虚者重用山药,加白术以健脾益气等;肾虚甚者可加续断、菟丝子以补益肝肾。
赵某,女,48岁,职员,已婚,年7月21日初诊。自然绝经2年。主诉:反复白带量多、色黄伴异味1年。现病史: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白带量多、色黄,腥臭味,偶有外阴灼热瘙痒,医院,诊断为“阴道炎”,予以洁尔阴洗液、雌三醇栓治疗后,白带改善,停药后病情反复,食辛辣之品后症状尤甚。现白带量多、色黄、腥臭,外阴灼热瘙痒,皮肤干,夜间身热,脱发甚,腰酸腰痛,喜食辛辣,口苦,眠差,大便偏干,小便黄,舌质淡暗,苔黄厚,脉弦滑。B超:子宫前后径3.7cm,内膜厚0.15cm;西医诊断:老年性阴道炎。予以六味四妙丸加减。药用:熟地黄10g,山药15g,牡丹皮10g,泽泻10g,茯苓15g,苍术10g,黄柏10g,薏苡仁25g,川牛膝10g,夜交藤25g,炒荆芥10g,蒲公英15g。4剂,水煎服。
年8月3日复诊:诉药后白带较前明显改善,脱发、睡眠较前改善,大便干,2~3日1次,上方改熟地黄为生地黄10g,加玄参10g以滋阴润燥,继服7剂,嘱患者清淡饮食。
年8月20日复诊:服药后觉白带基本正常,大便明显改善,每日1次,纳眠可,妇科检查:阴道壁充血明显改善,复查白带常规:清洁度Ⅱ°,余。上方去玄参,加菟丝子15g,继服4剂以巩固疗效。
年9月27日复诊:患者诉白带正常,无特殊不适,嘱患者清淡饮食,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
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常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在患者体质较差的情况下,急性盆腔炎的病程可迁延及反复发作,造成慢性盆腔炎;但是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过程,如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可导致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
加味四妙散
盐黄柏20g,苍术15g,怀牛膝15g,车前子20g,木通10g,红藤30g,薏苡仁30g,猪苓15g,泽泻20g,海螵蛸15g,黄芩15g,萆薢30g,土茯苓50g,台乌药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
清热利湿。主治慢性盆腔炎。
四妙丸一方出自《成方便读》,由黄柏、苍术、牛膝、薏苡仁四味药组成,主治湿热下注所致的下肢麻痿肿痛等症,是冯师治疗妇科湿热带下病的常用方。在此基础上,冯师喜用大剂量的土茯苓祛湿泄浊,伍以大队清热祛湿的药,诸如猪苓、泽泻、黄芩、红藤、萆薢、车前子、木通等加强祛湿之力,治湿以利小便,湿邪自有出路。除此之外,冯师在治疗此类疾病亦妙用海螵蛸和乌药。海螵蛸善于收敛燥湿止带,乌药善于行气散寒止痛,两药为伍,气行助湿行,湿祛则带止,是其临床用药又一特点。
肾虚腰痛者加菟丝子、川续断填补肝肾。
王某,女,35岁,年7月2日来诊。自诉白带量多,连绵不断,质黏稠,色黄有腥味,伴腰软酸痛及下腹双侧附件区隐痛。医院诊断为慢性盆腔炎,经输液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时作时休。近期由于工作变动,加班劳累致症状有所加重,且小腹坠胀,用抗生素治疗后不见好转,遂转求中医治疗。问其月经如何,患者称其月经尚可。察其舌脉:舌红苔薄,脉细濡。辨证属湿热下注,肾气亏虚所致带下,然当前湿热昌盛,法当先清热祛湿,后再兼顾补肾。故拟加味四妙散。
处方:盐黄柏20g,苍术15g,怀牛膝15g,车前子20g,木通10g,红藤30g,薏苡仁30g,猪苓15g,泽泻20g,海螵蛸15g,黄芩15g,萆薢30g,土茯苓50g,台乌药10g。嘱服5剂,每日1剂,并嘱其忌食辛辣、生冷之品。同时治疗期间避免同房,注意会阴清洁。
次诊:患者自诉服药后,白带明显减少,腥臭味已渐无,唯有腰部及两附件仍隐痛时作。湿热虽已渐去,但肾气未复,遂加菟丝子15g、川续断20g,再进5剂以观后效。
三诊:服完5剂后,患者来诊,告知5剂后腰腹痛症状消失,白带已基本正常。嘱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原方续服3剂以巩固疗效。
调肝汤
熟地黄、枸杞子、甘草、白芍、延胡索、土茯苓、鱼腥草各20g,当归、王不留行、川楝子、鳖甲、怀牛膝、枳壳各15g,通草、皂角刺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
补肾疏肝,解毒除湿,软坚散结。主治慢性盆腔炎。
熟地黄、枸杞子滋养肾精,补正以治本;王不留行、通草、皂角刺、川楝子疏肝解郁,清热通络;当归活血行气;白芍柔肝敛阴止痛;土茯苓、鱼腥草清热解毒以祛邪;延胡索、枳壳行气,使气行则血行;怀牛膝既可补肾,又可引药下行以为引经之药;鳖甲软坚散结,且可交通阴阳,使气血调和,治标中兼顾治本;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配伍,标本兼顾,攻补兼施,疗效显著。
昊某,女,40岁,年3月22日初诊患慢性盆腔炎10余年,近2月小腹疼痛加剧,甚则不可行走,伴有腰部酸痛及下腹部坠胀,有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舌淡有瘀斑,脉沉弦而滑。B超:双侧输卵管增厚,盆腔少量积液,右卵巢肿物。曾用抗生素治疗2周无效。诊断:慢性盆腔炎。辨证为肾虚肝郁型。治以补肾疏肝、解毒除湿止痛,以调肝汤加连翘20g、泽泻15g以解毒逐水、定痛。7剂,每天1剂,水煎服。
3月29日二诊:自诉腹痛好转,腰部酸痛及下腹部坠胀感消失,腹股沟淋巴结肿缩小,余无不适,舌淡,苔薄黄,脉沉弦稍滑,续用上方加黄柏15g。7剂,每天1剂,水煎服。4月5日三诊:自诉无任何不适,腹痛消失,舌淡、苔薄白,脉沉弦。B超:双侧附件增厚。继以上方去黄柏、泽泻。7剂,每天1剂,水煎服。4月12日四诊:无任何不适,舌脉同前,继以上方加女贞子20g。7剂,每天1剂,水煎服。4月19日五诊:无任何不适。继服上方1周以巩固疗效,同时嘱患者注意休息,节房事,避寒凉免其复发。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也称月经失调,是妇科常见疾病,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可伴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
茜草三物汤
茜草根15g,当归9g,川芎4g,白芍12g,香附6g,川续断15g,焦白术12g,女贞子12g,桑寄生15g,青皮6g,柴胡6g,牛膝15g,山楂2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
健脾养血益肝肾。主治月经不调。
方中以女贞子、桑寄生、白术健脾益肾、益髓填精,以阴中求阳;茜草根、当归、川芎、白芍养血活血;香附、青皮疏肝理气;柴胡引药入肝;牛膝引药下行,直达病所;配以山楂以增活血之力;甘草调和诸药。
若月经色深,有小块,腹痛甚可加炮姜9g、肉桂4g;若月经色鲜红,量多可加栀子、牡丹皮各9g;若痛剧可加延胡索15g、台乌药10g。
患者,女,28岁,干部。初诊:年3月28日。主诉:经行腹痛1个月。患者于年2月4日行人工流产术。辨证:女子月经与肝、脾、肾三脏及冲任二脉关系密切,而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藏血,肾藏精。“冲为血海,任主胞宫”。法当调理肝、脾、肾、冲脉、任脉,拟茜草三物汤加减。方药:茜草根15g,当归9g,川芎4g,白芍12g,香附6g,川续断15g,焦白术12g,*参15g,肉桂4g,炮姜9g,怀牛膝15g,地榆12g,牡丹皮9g。7剂,每天1剂,水煎服。
二诊:年4月3日行经,5天已干净,现无痛经,继之前法。方药:茜草根15g,当归9g,川芎4g,白芍12g,桑寄生15g,白术12g,*参15g,肉桂4g,怀牛膝15g,小青皮6g,柴胡4g,甘草4g,山楂12g,台乌药9g,杜仲12g,牡丹皮9g。7剂,水煎服。
三诊:服药后无痛经,乳房胀痛减轻,左腰仍胀,大便日一行,纳差,舌白腻,脉沉,继之前法,巩固治疗。方药:茜草根15g,当归9g,生地黄12g,白芍12g,桑寄生15g,女贞子12g,酸枣仁12g,五味子9g,焦白术12g,南沙参15g,栀子6g,川续断15g,怀牛膝15g,甘草4g。7剂,水煎服。停药后随访3个月经周期,月经周期、经期、经量正常,无痛经及乳房、腰部胀痛。
功能性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异常的子宫出血,经诊查后未发现有全身及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所致。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
两地汤
生地黄20g,地骨皮10g,阿胶10g,白芍15g,麦冬15g,玄参3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口服,每7剂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结果。
凉血,止血,调经。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两地汤方中凉血、止血药并用,滋阴、养血药并用,水足而火自灭,水火互济而无偏颇则经行如期,加补益肝肾药,全方凉血、止血、调经,从根本上调理卵巢功能。
经血量多加女贞子、墨旱莲;淋漓不净加地榆、茜草;五心烦热加麦冬、地骨皮;血中多有血块加三七、蒲黄。
张某,女,40岁,初诊年8月13日就诊。主诉:月经淋漓不断4个月。病史:该患者已婚,孕2产0。现月经淋漓不断4个月,量少,色鲜红,质黏稠,伴口渴,心烦,盗汗。查体:一般状态尚可,形体偏瘦,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辅助检查:B超示子宫附件正常。诊断为功血,辨证为阴虚血热型。治法: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方用两地汤加减。方药:生地黄20g,地骨皮10g,阿胶10g,白芍15g,麦冬15g,玄参30g,女贞子50g,墨旱莲25g,地榆25g。口服2个疗程后,月经周期正常,诸症消失,随访3个月内未复发。
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以稀发排卵或无排卵、高雄性激素或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其临床表现包括月经稀发或闭经、慢性无排卵、不孕、多毛及痤疮等。因持续无排卵,严重情况下会使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化瘀通络汤
(温馨提示: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
柴胡6g,当归尾10g,丹参20g,桃仁10g,红花6g,炮穿山甲10g,炒鸡内金10g,制大黄10g,蒲公英20g,虎杖20g,佛手片6g,郁金10g,白芍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持续用药28~33天为1个疗程。
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主治多囊卵巢综合征。
方中柴胡、郁金、佛手疏肝解郁,当归尾、丹参、桃仁、红花、炮穿山甲等活血化瘀。全方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为主,从根本上改变女性体质,以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恢复女性生殖系统正常功能为着眼点。
观察组的4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7.9%和%,其中43例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妊娠率为27.91%;对照组的4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35.43%和85.43%,其中39例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妊娠率为10.36%。
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又称围绝经期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
二仙汤
知母6g,黄柏6g,当归15g,巴戟天15g,淫羊藿15g,仙茅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一般连用15剂为1个疗程。
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冲任。主治更年期综合征。
方中仙茅、淫羊藿、巴戟天温肾阳,补肾精;黄柏、知母泻肾火、滋肾阴;当归温润养血,调理冲任。全方配伍特点是壮阳药与滋阴泻火药同用,以适应阴阳俱虚于下,而又有虚火上炎的复杂症候。由于方以仙茅、淫羊藿二药为主,故名“二仙汤”。
兼有水肿者加茯苓、泽泻;白带量多者加淮山药。
常某某,女,55岁。据诉头晕目眩,夜间梦多,心悸自汗,气短纳差,便溏而频,微劳则病情加重。医院治疗4个月余,症情未见明显好转,经友人介绍于年5月13日来就诊。症见:面色
三诊:畏寒、肢冷、自汗均减,大便成形,口不渴,入眠梦仍多,适值经来,量多色淡,且谓每次经来多延至10余天方尽。舌尖红已退,脉转沉缓。药用:当归、巴戟天、仙茅、朱茯苓、炒酸枣仁、淫羊藿各15g,山药30g,白术、陈皮各10g,砂仁6g。
四诊:上方服5剂后,畏寒、肢冷已除,入睡梦仍多,食味已馨,在室内活动不觉气短汗出,月经已净。原方再进5剂,前症均平复。唯因思家心切,欲返家休养,仍以二仙、归脾合方善后:炙黄芪30g,归身、白术、佛手各10g,朱茯神、炒酸枣仁、巴戟天、仙茅各15g,*参20g,砂仁6g。嘱服10剂,并嘱注意寒暖,尽量避免情志刺激,且须加强营养,促其康复半年后随访,诸症均除,现已体健如常。
子宫脱垂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称为子宫脱垂,子宫脱垂常合并有阴道前壁和后壁膨出。
补中益气汤
黄芪18g,炙甘草9g,人参6g,当归3g,陈皮6g,升麻6g,柴胡6g,白术9g,橘皮6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
补气升阳。主治子宫脱垂、胃脱垂等内脏脱垂。
方中黄芪为君药,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与黄芪合用,以增强补中益气之力。“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久病体虚,营血亏虚,故用当归养血和营,协人参、黄芪以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共为佐药,并以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降之中气,为佐使药。诸药合用,使气虚者补之,气陷者升之,元气内充,清阳得升,患者则自愈之。
用此方共治疗30例Ⅰ、Ⅱ度子宫脱垂患者,总有效率86.7%。
妊娠呕吐
约有半数以上妇女在怀孕早期会出现早孕反应,包括头晕、疲乏、嗜睡、食欲缺乏、偏食、厌恶油腻、恶心、呕吐等。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多数在孕6周前后出现,8~10周达到高峰,孕12周左右自行消失。少数孕妇早孕反应严重,频繁恶心呕吐,不能进食,以致发生体液失衡及新陈代谢障碍,甚至危及孕妇生命。
自拟止呕汤
*参30g,黄芪30g,麦冬15g,黄芩9g,竹茹12g,茯苓9g,益智12g,芦根9g,火麻仁9g,生姜6g。日1剂,水煎至ml,分4~6次服用,连用3天。
益气和中,和胃止呕。主治妊娠呕吐剧烈者。
根据历代医家的见解,自拟止呕汤以健脾养胃、清热化痰为主,*参、黄芪、麦冬为君药,益气和中、健脾和胃;黄芩、竹茹、茯苓、益智为臣药,清热止呕、除湿化痰、温脾摄涎;芦根、火麻仁为佐药,养阴清热、润肠通便;生姜为使药,温胃止呕。
对治疗组治愈31例,好转15例,未愈0例,总有效率.00%。
习惯性流产
习惯性流产是指连续自然流产3次及3次以上者。近年常用复发性流产取代习惯性流产,改为2次及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
固本养胎汤
川续断15g,菟丝子20g,熟地黄15g,杜仲炭20g,炙黄芪15g,白术炭15g,桑寄生20g,陈皮12g,香附10g,黄芩10g,紫苏梗12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或3次温服。
补脾益肾,调补冲任,安胎。主治习惯性流产。
方中川续断补肝肾,调冲任,补血安胎,《本草汇言》谓之“所损之胎孕非此不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川续断含丰富维生素E,具有健全卵巢黄体、促进子宫及胚胎发育的功能;菟丝子性柔润而不燥,双补阴阳,长于补肾安胎;桑寄生性平和,不温不燥,为补肾、养血、安胎之要药,与杜仲共起益肾固本、调补冲任之责;黄芪益元气,壮脾胃,培中举陷,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节免疫及内分泌作用,与白术、熟地黄、陈皮合用则健脾益气,滋阴养血,固冲任而胎安。另加黄芩清热燥湿,凉血安胎,与白术相须而用,起到清热养血安胎之功,对于肾虚伴见热象者尤为适用,此即朱丹溪之“产前安胎,黄芩、白术为妙药也”。香附、紫苏梗疏肝理气,行气宽中,顺气安胎,同时可防补益药滞腻之弊。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香附、陈皮均可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预防流产的发生。
若症见精神紧张,失眠多梦加夜交藤、合欢皮、炒酸枣仁;呕恶甚者加姜竹茹、生姜;腰酸痛加狗脊;腹痛明显重用白芍;腹胀下坠明显加柴胡、升麻;小便频数用益智、覆盆子;便秘加肉苁蓉、何首乌;大便溏泻用炒白扁豆、黄连;出血不止者加墨旱莲、仙鹤草、苎麻根;潮热盗汗加地骨皮、银柴胡;虚寒加艾叶炭、鹿角胶;血虚加当归、白芍;气虚加*参、山药。
郭某,女,32岁,已婚,干部,年10月20日初诊。患者结婚8年,流产5次,现妊娠4月余,平时经常腰膝酸困,下肢乏力,头晕耳鸣,心烦寐差,纳呆,大便溏。妊娠后仍有上述症状,近日因劳累出现腹痛下坠伴阴道少量出血,5天不止,舌淡而少津,苔白,脉滑细。自述症状与前几次流产前相似,慎防小产特来诊治。依患者病史、临床症状,结合舌苔脉象,诊为滑胎,证属脾肾两虚。治法:健脾益肾,补血安胎。方药:自拟固本养胎汤加减。方药:川续断15g,菟丝子20g,熟地黄15g,杜仲炭20g,炙黄芪15g,白术炭15g,桑寄生20g,陈皮12g,香附10g,黄芩10g,紫苏梗12g,藕节炭25g,海螵蛸20g,仙鹤草15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嘱患者卧床休息;3剂后腹痛下坠感减轻,阴道出血减少,续服上方5剂,腹痛下坠感及下阴出血均消,又因大便干结,于原方中去海螵蛸、仙鹤草,加肉苁蓉20g、何首乌15g。门诊4次,无腹痛下坠,无下阴出血,腰膝酸困及全身乏力均好转,大便正常。后随访顺产一女婴,母女康健。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压。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轻者可无症状或轻度头晕,血压轻度升高,伴水肿或轻度蛋白尿;重者头痛、眼花、恶心、呕吐、持续性右上腹痛等,血压升高明显,蛋白尿增多,水肿明显,甚至昏迷、抽搐。
加减天麻钩藤汤
天麻12g,钩藤10g,大腹皮15g,泽泻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7~10剂。
平肝息风,清热泻火,益肾养血。主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方中天麻、钩藤息风,生石决明平肝潜阳,以上三味是本方主药;又以栀子、黄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不致上扰;桑寄生、杜仲滋补肝肾,可使肝阳得以潜藏,不再浮越;白术、陈皮、大腹皮、车前子行气健脾利水,可使火热之邪从尿道而出。
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方中的天麻、钩藤、杜仲、桑寄生、黄芩、栀子等有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且具有调节高级神经活动的作用;茯苓、白术、陈皮等健脾渗湿,可消除尿中蛋白;车前子、大腹皮行气利水,消除水肿。
患者36岁,孕32周,孕2产1,患者1周左右双下肢及眼睑水肿,时有头晕,失眠,血压/mmHg,尿蛋白,动员其住院治疗,因患者家务繁忙未遂。给予上方,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7剂,水肿明显消失,血压/85mmHg,精神转佳,效果满意,继服7剂巩固疗效。
胎位异常
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叫胎位。正常的胎位应为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平行,胎头在骨盆入口处,并俯屈,颏部贴近胸壁,脊柱略前弯,四肢屈曲交叉于胸腹前,整个胎体呈椭圆形,称为枕前位。除此外,其余的胎位均为异常胎位。在妊娠中期,胎位可异常,以后多会自动转为枕前位。如在妊娠后期,仍为异常胎位,则称为胎位异常,亦叫“胎位不正”。常见的胎位不正有胎儿臀部在骨盆入口处的臂位、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垂直的横位或斜位等。
当归芍药散
当归、白芍、白术各10g,川芎5g,茯苓、泽泻各8g。服法:每日1剂,浓煎分2次空腹服,3剂为1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即产检复查胎位。一般连用2~3个疗程。
养血安胎,调节气血。主治胎位不正。
方中当归、白芍和血养血、安胎止痛,能缓解平滑肌痉挛,有利于胎儿转动;川芎活血行气,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以推动胎儿矫正;白术益气健脾安胎;茯苓、泽泻淡渗利湿,可消除过多羊水,有助于胎儿转动。据临床观察服药后孕妇胎动增加,这是矫治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胎动增强能促使胎位矫正。本方的优点是促使胎动而不使子宫收缩。用本方矫治胎位,安全可靠,简便易行,无副作用,孕妇乐于接受,同时本方还有预防早产、治疗妊娠腹痛、容易分娩的功效,即使在设备较差的农村基层也可使用。
(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感觉小编推荐的书符合你的口味,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