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麦冬根似麦须耐冬寒,养阴润燥清心烦 [复制链接]

1#
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http://m.39.net/disease/a_6169059.html

麦冬的入药历史十分悠久,早在中国最早的词典——《尔雅》中就有记载。

据说,麦冬和自己的姐姐天冬是天上的两位仙女。天冬干练灵巧,爽直,性格盛于妹妹;麦冬文静秀气,貌美,并喜用淡紫色或白色的花朵装扮自己。

她们在天上见到人间虚痨热病的病魔到处行凶,致使人们面簧肌瘦,燥咳吐血,口渴便秘,死者众多,十分可怜。

姐妹俩十分同情人间疾苦,决心下凡解救。大姐就在我国东南、西南、河北、山东、甘肃的山谷、坡地疏林、灌木丛中生根落户,小妹麦冬就在我国的秦岭以南浙江、四川一带的溪边、林下安家落户。

姐妹俩出没在偏僻地带为那些被病魔缠身的病人奉献自己,和病魔作斗争。姐妹俩虽然都能赶出肺胃阴虚、肺胃燥热、便秘的病魔,又根据两个人的性格有所侧重。

大姐对火、燥二魔的清除的力度大于妹妹,直至入侵肾部的魔鬼;小妹性格文静力弱,但主攻心中燥魔不在话下。二人合作,水火既济,促人康泰。

早在《神农本草经》将麦冬列为养阴润肺的上品,言其“久服轻身,不老不饥”。

《本草分经》则称麦冬“甘、微苦,微寒。润肺清心、泻热生津、化痰止呕、治嗽行水”。

《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能入胃以养胃液,开胃进食,更能入脾以助脾散精于肺,定喘宁嗽。”

中医认为,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胃、肺、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

目前,市场上的麦冬也是鱼龙混杂,有其他植物来源的块根掺杂作为麦冬类药材销售比如沿阶草、四川沿阶草,连药沿阶草、短药沿阶草等。

根据产地不同,麦冬又被分为川麦冬和杭麦冬(也叫做浙麦冬)。从历代本草记载中来看,从明代起就认为浙江地区产的麦冬质较佳。《增订伪药条辨》中对各个产地的麦冬进行了描述,也认为浙江产的麦冬质量较好。

很多人很容易上火,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咽喉干燥,夜间口干,甚至要起身喝水,吃点辛辣燥热的食品就咽痛,还经常扁桃体发炎,又会大便干燥、周身烦热,这些都是麦冬的适应症。

通常麦冬会搭配少量半夏,因为麦冬性偏凉,过量饮用有可能会伤及脾胃,为了缓解麦冬的寒凉之性,会加上少许半夏。

半夏性温偏燥,配上了麦冬,半夏就不那么燥烈了,有了半夏,麦冬也没那么寒凉了,这就是中药之间的配伍应用,往往会将副作用减为最低,同时又增加了其治疗作用,比如张仲景的麦门冬汤(麦冬,人参,大枣,甘草,半夏,粳米)就是使用了这样的搭配方法。

掌握了麦冬滋阴降火的特性,对于一些火热症状,自然就会想到麦冬。对于一类易上火人群,喝酒、熬夜、吃火锅后导致的鼻子出血,就可以用麦冬治疗,如果配上生地黄,效果会更好。

在中医古籍《济生方》中便有这样的记载:“麦门冬饮:麦冬、生地黄各一两水煎服,治衄血不止。”此处记载的“衄血”指的便是鼻出血。

滋阴润肺汤

材料:太子参3g、新鲜山药半斤、麦冬、玉竹各5g、桔梗2g、红豆1两、白木耳及冰糖适量。

做法:将山药洗净、切成丁块备用,白木耳泡软备用。把太子参、玉竹及麦冬放入药袋中,加适量水熬煮约1小时,汤汁备用。

将红豆放入锅中,加水浸泡1小时后,开大火煮滚,再转为小火煮10分钟,熄火焖约1小时;后再转为大火,并加入山药及白木耳,待煮滚转为小火,煮约5分钟、熄火焖约30分钟。

功效:适用于经常口干舌燥,烦热多汗,大便干结人群,可以滋阴清热,益气养血。

麦冬黄芪茶

材料:麦冬、黄芪各9克,*参、玉竹、黄精各10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效:对胃阴不足者有良效,治疗慢性胃炎。

使用禁忌

麦冬性寒,服用之后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所以更加适合一些内热阴虚的患者服用,特别是一些出现咳嗽还有津亏的患者服用。

反之,一些脾虚患者出现的寒湿、水湿等情况,千万不能够服用。在使用麦冬进行调养身体之后一定要进行辨证,否则容易伤害身体健康。

如果麦冬水喝多了,很容易出现脾胃虚寒的情况。很多人认为服用麦冬水之后不仅能够延缓衰老,还可以调养身体,所以就每次喝很多。这是一种错误的方法,因为任何的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如果是脾胃虚寒、腹泻患者、舌苔白腻以及消化不良的患者最好都不要服用,否则身体不仅不能够恢复健康,反而会影响健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