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就是在修能量
放下执着,精进修行,聚集能量,直到成佛
人有几种死,有非常痛苦的死,有非常安详究竟涅槃,快乐的死,还有病死,凶灾死,饿死,撑死等等一大堆的死。修行人有五福,最大的福是究竟涅槃,不生不灭,既不是生也不是死。
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为家庭,为儿女,为社会作出贡献,你们肉眼看得见的,可以说是一种贡献,可是你说他有意义吗?在生死学中,没有一点实意义。
其实我们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样的?
有四种形式。
一是从光明走向光明,
二是从黑暗走向光明,
三是从光明走向黑暗,
四从黑暗走向黑暗。
智者从光明走向光明,和智者有缘,听从智者的教导,就从黑暗走向光明。
如果不听智者教导,就从光明走向黑暗。
如果没有缘遇到智者,那么就永远是黑暗继续从向黑暗。所以亲近智者的福报不是一般的福报。
能深深理解智者的圣意,也不是一般的福报。
佛陀说过,世间的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他说的是什么样的平等呀?我们本身的能量是平等的。从能量守恒定律来说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但由于贪癫痴慢疑毒,财色名食睡这些东西,耗散了我们的能量。一个人贪财,那么他就一定要用去得到这个东西,有得必有失,得到肉眼看到的东西,得到财,便会失去一定的能量。世间人为什么会死,就是能量耗散了。
愚者是得到生灭的东西,“失去”不生不灭的东西,智者是失去虚妄的东西(凡属有相,皆属虚妄),得到究竟涅槃的真正幸福。你看我们的历代祖师,证果后没有一个是死掉的。达摩祖师和海明祖师都化成虹光身,什么是虹光身呢?就是身体还原成光能,可以进入不生不灭。你说,这种好不好?
有人又问:师父呀,你为什么要有这么多钱,还有车,又有这样那样的东西,那你是不是贪?我告诉你,我明白了这道理,世间的东西皆为我所用,为我所有,这就不是贪。
如果我也去执着这些东西,我一样会耗散心力,进入生死,一样堕落生死。比如那些大佛菩萨,他一样有老婆孩子,那么他为什么证得虹光身?你看那莲华生大士,有妻子儿女,他又为什么证得虹光身?他到度化众生的缘尽了,腾空而起,跟弟子宣说:我与众生的缘、度化示现的缘已尽了,我暂欲离去,当有祈祷我者,祈求我者,只要称
我名号者,我即得示现。
所有的弟子都去礼拜他,看到他化成虹光身走了。但有很多弟子虔诚祈求他,他又立马示现他们面前。
所以说怎么做呢?当你真正明白那道理,不执不着,当体即空。有色不执着色,有财不执着财,有气不执着气。比如师父也发脾气呀,师父是为了教化众生走正道,有时候也会示现金刚相,示现愤怒相,你说有没气?有气,但不执着这气。这只是缘生缘灭,缘起性空,当体即空的东西。
他的能量不但不耗散,还会不断的聚集,因为他不断的广结一切的善缘,广度一切有情众生,利益一切众生,能量还会越来越强大。
这样的能量和诸佛菩萨的能力没有区别,他只是一个强,一个弱,一个小,一个大,但能量的质体是平等的,守恒的,规律也是一样的。我们肉眼所看见的,光是人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高有矮,有胖有瘦,这是能是强弱的差别。
你们明白这些东西后,不去执,不去着,不去分别,立马进入究竟涅槃,进入不生不灭,你乃至现在活得好好的,你也没有病,你乃至马上癌症要死了,你明白当下这个东西,你癌症马上消除。你身体非常虚弱,能明白这个道理,你也立马健康。只要明白当体即空,你立即健康。你们都明白了吗?
当你拥有了,就是失去了,当你失去了,就是拥有了。我们人只有一双手,只能拥有一样东西。就看你拥有什么东西,失去什么东西。智者拥有幸福,失去快乐。愚者拥有执着,失去真正的幸福。
世间一切都是缘生缘灭的东西,就像师父也一样,众生需要师父度化,师父就示现了,宣讲佛法,众生需要寺庙,师父就成就了寺庙。当众生不需要师父了,师父也就不需要了,知道吗?
修行修什么?就是修功德能量,聚集能量。
我们生命的真相首先是光能,光能投胎之后,开始产生精气神,产生个形状,能量全部产生为精气神,男孩在精气神发育到顶峰之后,就开始性成熟了,女孩也一样。成熟了就是开始耗散,懂得的人就开始修行,念经、换气、聚集,还原成光能,他就能不死,最后究竟涅槃。
如果不懂修行的人,开始贪财,贪色,能量强大就得到多,能量少就得到少,但最后一样是能量耗散,然后堕落。
修行的实质是积聚能量
能量是物理学中描写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一个量。
物体具有作功的能力称为物体的能量。
能量是物质运动的量度。
能量是物质的属性,任何物质都具有能量,即使物质处于静止状态也有能量,但一般情况下只有当物质的静止能量转化为动能释放出来时才能作功。各种能量之间能相互转化。能量的表现形式有:机械能、热能、电能、光能、声能、磁能、化学能、核能、生物能等。
能量就是《道德经》中讲的“德”,也就是“道生一”的“一”,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它变现来的。实质上也就是“道”,是构成宇宙的本源,也就是佛家说的“佛的法身”、“心”、“真如本性”等。“道”和“德”、“一”其实是一种物质,只不过“道”是总指,是抽象的概念;“德”、“一”是所指,是具体的概念。如我们说“海洋”是总指,“太平洋”是所指,其实是一回事。
道是宇宙的本原,即生成宇宙万事万物的原始物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佛经中讲:“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都是讲的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是由“道”、“心”变来的。宇宙刚开始产生时,只有“道”存在,其他什么东西都没有,是“空”,后来形成了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所以这万事万物都是由“道”变现来的。用我们现代的话说,都是由“能量”变来的。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因为本身的能量差异造成的。
阴阳物质律认为:宇宙是由阴阳两种物质组成的。阳性物质就是我们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它占有空间,具有时空性,它的最小组成单位是基本粒子,现代化学发现的中子、质子、胶子、夸克等,虽然很小了,但还是基本粒子。也就是说阳性物质以粒子或粒子群的形式存在。阴性物质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充满空间而不占有空间,没有时空性,它以波或波群的形式存在。
阴阳两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光”这种物质就是阴阳两种物质的中介物质。你看光能看得见但摸不着,充满空间而不占有空间,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具有波粒二相性,这充分说明光既具有阳性物质的特性又具有阴性物质的特性,是阴阳两种物质的中介物质。光的运行速度是每秒三十万千米,也就是说当任何阳性物质的运行速度达到光速时,它就变成了光;超过光速就变成阴性物质。而速度的大小是由能量决定的,任何物质,速度越快,能量越大。
“道”派生的“一”能量降低,就变成阴性物质,阴性物质再降低能量,就变成阳性物质,阴、阳两种物质就是“一生二”的“二”。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是阴阳两种物质结合成的阴阳“复质”物质,这个“复质”物质就是“二生三”的“三”,“三”构成了复杂的宇宙万物。
“三”这个层面上的物质,都是由阴阳两种物质构成的,只不过有的阳性强而显现出明显的阳性;有的阴性强而显现出明显的阴性,“万物皆有灵”吗!现在科学已经能证实这一点。日本江本胜博士做了一个实验,他实验的是水。水是从河里、井里、海里、湖里等采集的,用玻璃罐装在里面。然后在上面贴上文字,不管是哪一国的文字。一个小时后,把它放在冰箱里冷冻,零下五度就结晶了,然后在显微镜里面观察。贴上“爱”、“感恩”、“感谢”等好的字样的那个结晶,图案排列非常有序,非常美;而换上“我讨厌你”、“我不喜欢你”、“我恨你”等不好字样的那个图案就排列杂乱无章,很难看。做了几十万次的试验,屡试屡是。证明水它会看,它会听,它懂得人的意思。你说他有没有灵性?
以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顺推。是降低能量的过程。下面我们逆推,你给物质增加能量,看是什么情况。
爱因斯坦有一个公式:
E=MC2E--能量M--质量C--光速
由此可以看出,能、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现代科学能把“质”转化为能,而无法将“能”转化为质,但从理论上来说是完全可以的,能是无形的,也就是说完全可以做到“无中生有”。
同一种物质,液态能量比固态大,气态比液态能量大,阴性状态比阳性状态能量大。如冰,给它增加能量(加热)就变成水,水继续增加能量变成水蒸气;根据阴阳物质理论,按这个思路想下去,水蒸气继续增加能量它的粒子会变得越来越小,即由水分子变成原子,再变成原子核、电子,再变成质子、中子……最后变成光子;光子继续增加能量,就变成阴性物质了,即以波的形式存在,波根据波长不同,能量也不同,波长越短,能量越大;也就是说继续给波增加能量,由长波变成中波,再由中波变成短波,短波再变成超短波,随着能量的增加,波长会变得越来越短……短短短,那么短到最后呢?波长等于“零”了,就回归到宇宙的原始物质状态了,也就是回归。
到“道”,上面讲到能就是“德”,这时,“德”回归到“道”,德道合一。佛经中称为“佛的法身”,所以佛经上说:“十方诸佛同一法身”。所以看来,“道”、“佛的法身”、“心”实际上就是“纯能量”,完全没有“质”了,只有纯能量存在。在这种状态下,没有时间概念,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无量长的时间可以浓缩成一瞬间,一瞬间也可以延伸为无量长的时间;生活在这个维层的生命就是“佛”,所以有无量寿,不生不灭。在这种状态下,同样没有空间概念,一粒米中可以装下整个地球,而地球没有变小,米也没有变大;无论多远的地方你看它就在眼前;你可以同时在几个地方出现,而你还是一个你,没有分身。因为它是一种纯能量,所以能随意变化,具有无量“神通”。
既然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因为能量差别造成的,人是宇宙中的一类,当然也存在这能量差问题,你看人好像都长得一样,其实层次差远了,不只是天上地下的差距。佛经上把宇宙中有生命的称为“众生”,把宇宙众生划分为十个层次,称为“十法界”。
一是地狱道。地狱有十八地狱、三十六地狱等说法,地狱道的众生苦不堪言。
二是鬼道。鬼道也包括多种鬼,我们中国人所说的神也在鬼道之列,鬼道中绝大多数也是非常苦。
三畜牲道。我们看见的大大小小的各种动物,看不见的微生物等都属此道;畜牲道众生不自由,弱肉强食,也非常苦。
四是阿修罗道,即魔道。魔道众生本是道上人,都是有修行的,无非是修行中一念之差陷入魔道。
五是人道。人长得好像都一样,但人的层次差得太远了。
六是天道。天道也比较复杂,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共二十八层天。
人、动物身体是以大分子形式存在,需要食物供养;欲界天人身体是以气态小分子或原子层次的粒子组成,自然吸取宇宙能量,无需食物,能在虚空中飞行,随意穿墙破瓦;色界天分为四个层次:初禅天人身体是以电子层次的粒子形式存在,二禅天人身体以光的形式存在,三禅天人以长波形式存在,四禅天人以中波、短波形式存在;无色界天人以超短波形式存在。
以上六个层次,就是佛经中所讲的六道。地狱、饿鬼、畜牲因为很苦,特别是地狱、饿鬼寿命很长,天道、人道求长生而不能,地狱、饿鬼求短命而不得,所以称为三恶道。阿修罗、人、天三道受苦少一些,特别是天道,生活环境非常好,寿命很长,又称为三善道。众生就是在这六道中轮回旋转,如果不修行,永远出不了这六道。天道虽然生活环境好,寿命长,但也有死的时候,而且死后多数向下堕落。
第七个层次是阿罗汉道(声闻)。也就是说众生要脱离六道轮回,最起码要证到阿罗汉果位。
八是辟支佛(缘觉)。声闻、缘觉又叫小乘,小乘人感觉到在六道中很苦,想通过修行脱离六道苦海,他只想到自己,心胸非常狭窄。
九是菩萨。菩萨是大乘,因为在六道中很苦,联想到所有的众生在六道中都很苦,因此发心去度众生,让所有的众生都脱离苦海,从不想自己。如地藏菩萨发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愿。
十是佛。成佛也就是回归到“道”,是众生的最高生命层次。这四个层次脱离六道轮回了,所以又称为四圣道。
宇宙众生还有三界说。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凡有欲望的众生称为欲界众生,地狱、鬼、畜牲、阿修罗、人以及天界欲界天的众生都有欲望,都属于欲界;天界的色界天人,什么欲望也没有,但还有一个有形的身体(透明、气态状),所以称为色界;无色界天人不但没有任何欲望,连有形的身体也没有了,只有意识存在,所以称为无色界。
十法界每一道中,又分为若干层次,如天道有二十八层,菩萨有四十一个位次等。实际是生命存在的不同维层,在不同的维层中,时间、空间都会发生变化,如欲界天有六层,第一层四天王天一日相当人间50年;第二层仞利天一日相当于人间年;第三层夜摩天一日相当于人间年;第四层兜率天一日相当于人间年。佛的层次,时间、空间都是零,所以无量寿。
十法界的众生本来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出现了这么多的层次?佛经上说,十法界众生在本性上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所以说“人人皆有佛性”。
之所以出现千差万别的众生,是因为“迷”了,“觉”了就是佛菩萨,“迷”了就是凡夫,迷的再深的就在鬼道、地狱道。这就象上学一样,学前儿童都是一样的,你上完小学就拿个小学文凭,上完初中就拿个初中文凭,上完高中就拿个高中文凭,上完大学就拿大学文凭,继续上还可以拿硕士、博士。
众生是怎么迷的?妄想、分别、执着。
妄想:你想想,你的思想没有一刻停下的时候,想三想四,想天想地,一直在动,连睡着了也停不下来,还在做梦。
分别:看任何事物都有分别,对错、上下、大小、你我……。由于有分别就产生执着,执着这个对,那个错,喜欢的就高兴,不喜欢的就生气;这个是我的,那个是他的……。
如果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了,就成佛了;
还有妄想,没有分别、执着了就是菩萨;
还有妄想、分别,没有执着了,就是阿罗汉。
就像一面镜子,佛、菩萨的镜子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所以照什么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凡夫呢?因为有妄想、分别、执着被污染了,就像镜子上落满了灰尘,什么也照不见;但镜子是一样的,没有差别。再如水,“大道似水”,用水作比喻最恰当了。一湖水,当风平浪静的时候,水面如镜面,山川、树木都照得清清楚楚,佛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就像平静的水面,什么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菩萨有妄想,就像水面上起了微小的波纹,虽然微动,但还照的很清楚。阿罗汉波纹要大一些,但还能看清楚。到了人道就像水面上起了风浪,什么也看不见了。到了地狱就像滔天巨浪,不但看不见,而且要造害了。
佛处于“道”的层次,降低能量层次就是菩萨,再降低能量层次就是辟支佛、阿罗汉,再降低就是天道……一直到地狱。
能量就是“德”,通常说“行善积德”,做了好事就积攒能量;做了坏事叫“缺德”,就是降低能量。
打个比喻,把玻璃杯里装半杯水,这个水就好比“德”,“德”在中间位置好比说就在人道上,从杯子中间位置向上画四道杠,向下画三道杠。你做好事,就“积德”,水就向上去,积到第一道杠就上天道,积到第二道杠就是阿罗汉,积到第三道杠就是辟支佛,积到第四道杠就是菩萨,当积满时,“德”合于“道”,就成佛了。反之,如果做坏事,就“缺德”,好比水从杯子中间位置减少,减到第一道杠到畜牲道,减到第二道杠到饿鬼道,减到第三道杠就到地狱道。
为什么自古以来儒、释、道、各种宗教都教人行善做好事,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修行的实质就是“积德”、“积能量”,这个是有反应的,你能量积到什么地方,从心理到生理都有一系列的反映和表现,是实实在在的,并不是像有的人想的那样是虚无的。
将来到那一道去,就是由你本身的能量决定的。不修行的人,再做点坏事,能量损失太多,只能去地狱道、饿鬼道。史威登堡写的《我见过的灵界》里面的情况,就是不同层次的情况。处在最低层次的,终日见不到一点光,那里的众生就是打斗,如果让他到能见到光的地方,他会受不了,赶紧回去。这就是地狱道,因为能量层次低,让他到能量层次高一点的地方,他受不了,就好像终日在阴暗的温室里长的幼芽,一下拿到太阳下照射,很快就会死一样。第二个层次的众生能见到一束光,他们就靠这束光生存。这就是饿鬼道。从这里向下,就是终日黑暗的地狱,向上就是光明的天界,到天界去他们也受不了那里的光。
这里所讲的光,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光,其实就是能量。有修行的人,无论在多么黑暗的地方,他的眼前都是一片光明,整个身体通明透亮;修行好的,整个身体就是一个“光明体”,就是指的这个光,也就是“性光”。修到这个程度,你说将来到哪里去?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修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修行的实质就是积聚能量,也就是“积德”!
三才,天地为阴阳,人在其中也,没有人的参与,怎么会有定义上的阴阳。这便是三才定律。《内经》有“阴阳之交为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之光辉论断阴阳大道——阴阳大道守恒三大定律阴阳大道第一守恒定律(大道守恒定律):阴阳大道总是欲保持原来状态的趋势。
阴阳大道第二守恒定律(无极守恒定律):阴阳大道是恒定不变的,只是无极与太极的相互转变。
阴阳大道第三守恒定律(太极守恒定律):总太极体是恒定不变的,只是气与能力的相互转变。
阴阳大道总是欲保持原来状态的趋势。此即是佛祖所言的业力,一切物都逃脱不掉。
大道初生,即是无极,无极一现,便化太极,此中无极为静时阴阳,化太极后,即生出阴阳二气,为动时阴阳。无极守恒定律实际上即是太极守恒定律,只是静时与动时的区别。无极守恒,即是有无相生,太极守恒,即是气聚为形。
阴阳二气,各为一太极,同处一太极体中,如同物理学中的质点。阴处气多,而能力小,阳处气少,而能力大,气与能力的总和,便是阴阳二气的控制能力。控制能力的差别,便形式了阴阳二气的消长,控制能力相等时,便是阴阳二气的相对平衡。
设无极未动时,阴阳二气之端便是极点,阴极有气无能力,阳极无气有能力,二者控制能力相等,便是无极平衡,此状态不存在。太初之时,或收于阴极,或散于阳极,极则动,动则成太极,或阴极化出能力,而气渐少,或阳极聚则成气,而能力渐不足。在阴极化出能力时,为大爆炸之形成大道,在阳极聚则成气时,为白热化形成大道。阴极与阳极的相互转变中,阴阳消长在其中,此为二体一端。自一端二体互相转变的一个过程,佛祖称为一劫。
无极动而太极生,太极生后,万物皆在太极体中,即是现在的时刻。
阴阳大道的转变总是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对此三大守恒定律有何应用?第一定律为业力,病理中常用,当人受病时,为病的控制能力大于人的控制能力,此业力便为人的抵抗力。第二定律在中医学中可以知道真火的形成,有无的相生,为丹道之基,先天之本。第三定律在中医学中可知道后天的气化。物理学中的惯性,质量能量守恒,质能转化等也含在此中。
上面以说了阴阳大道守恒推论:阴阳大道的转变总是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当研究两个太极体聚变成一个太极体,或一个太极体裂变成两个太极体时,又与太极体内部阴阳的转变有所差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