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传心录》是一部中医临床捷径奇书,内容涵盖诊脉、汤头、本草、证治等,皆为中医精华和先贤心法,以往是作为秘本,被中医人争相传抄。建木医社邀请传统中医世家传人王寻之老师精讲《医学传心录》,本文节选《病因赋》“伤寒症传变六经必须熟认”内容,看看伤寒后烦渴喝水的原则、解表攻里的先后次第,和年老体虚如何活用下法吧~
病因赋——伤寒症传变六经必须熟认(节选)
讲者/王寻之
凡治伤寒若烦渴欲饮水者,因内水消竭,欲得外水自救。大渴欲饮一升,仅可与一碗,宁令不足,不可太过。若恣饮过量,使水停心下,则为水结胸;若水射于肺,为喘、为咳;留于胃,为噎、为哕,溢于皮肤,为肿;蓄于下焦,为癃;渗于肠间,则为利下,皆饮水多之过也。不可不与,又不可强与,与之常令不足为宜。
凡治伤寒若经十余日以上尚有表证宜汗者,以羌活冲和汤微汗之。十余日若有里证宜下者,以大柴胡汤下之。盖伤寒过经,正气多虚,恐麻黄承气太峻。误用麻黄,令人亡阳;误用承气,令人不禁。若表证尚未除,而里证又急,不得不下者,只可用大柴胡汤通表里而缓治之。又老弱及气血两虚之人有下证者,亦用大柴胡汤下之,不伤元气。如其年富力盛者,不在此例,从病制宜。
——摘自《医学传心录》病因赋·伤寒症传变六经必须熟认
01
“凡治伤寒,若烦渴欲饮水者,因内水消竭,欲得外水自救。大渴欲饮一升,仅可予一碗,宁令不足,不可太过。
若恣饮过量,使水停心下,则为水结胸。若水射于肺,为喘、为咳;流于胃,为噎、为哕;溢于皮肤,为肿;蓄于下焦,为癃;渗于肠间,则为利下;皆饮水多之过也。
不可不与,又不可强与,与之常令不足为宜。”
这一段既讲到了针对这个伤寒后烦渴欲饮水的,这个病人处理的方法,同时强调了处理不当会诱导出的几个不良结果。
还给大家提了个醒,我们平常喝水又该怎么样喝呢?我们可以少量多次喝,不要一次性猛喝,也不要喝太多水。
适当的补充水分是有必要的,但是不要过多了。其实这个水结胸、水射于肺、流于胃、溢于皮肤、渗于肠间,这些就是水太多,导致人由于水这个因素中毒了,可以说是个水中毒。
“不可不与,又不可强与,与之常令不足”,意思就是说,不要喝太多,但是也要喝点,要把握一个度。因为人的气化状态出了问题,虽然说要饮水来救,但是你喝太多了,这个气化能力不够,所以你要给人的气化能力恢复留一个缓冲的时间,又要喝又要常令不足。
02
“凡治伤寒,若经十余日以上,尚有表证宜汗者,以羌活冲和汤微汗之。”
这个羌活冲和汤出自著名医家孙一奎先生的著作《赤水玄珠》,由羌活、白芷、黄芩、甘草、防风、术、生地各一钱半,川芎五分构成。
这个羌活冲和汤和九味羌活汤的区别在哪里呢?九味羌活汤里面多了一个细辛,这个地方没有细辛,这么一味药的区别。
羌活冲和汤,它是治疗春夏秋非时感冒,暴寒,头痛发热,恶寒体强,无汗,脉浮,脉微紧,这个春温、夏热、秋湿皆可治,意思就是说,运用比较广泛的意思。
大家一定要注意,这里面术的运用,如果原来有微汗,但是病不解,也就是太阳伤风,有汗,脉无浮缓,就要用白术,如果说无汗呢,那就要改成苍术了。
当然喽,这个羌活冲和汤里面,羌活、白芷、防风加川芎的发表力还是很强的,这个地方提请大家注意。
所以,我个人更倾向于用小柴胡汤来处理这个问题,虽然说有时候可能见效没有那么快,但是平和稳妥,纰漏较少。特别是对于初学或者临床经验不是很多的同志,可能这个法则稳妥一点。
“十余日,若有里证宜下者,以大柴胡汤下之。”
意思就是说,如果病久了,虽然有证当下,但是人正气有所损耗、虚损,就用大柴胡来下,这个比其他攻下法要温和一些。
“盖伤寒过经,正气多虚,恐麻黄承气太峻。”
老前辈就讲了,他强调前面用的这个羌活冲和汤的原因,是怕麻黄太厉害了,后面讲的用大柴胡的意思就是说,怕承气过于峻猛。
“误用麻黄,令人亡阳;误用承气,令人不禁。”
所以,他就强调了“误用麻黄,令人亡阳;误用承气,令人不禁”。令人不禁,意思就是大便洞泻,抵挡不住,所谓的强人经不起三泡稀屎。
“若表证尚未除,而里证又急,不得不下者,只可用大柴胡汤通表里而缓治之。”
在这里,你如果用别的下法就会表邪内陷,你不用下法,这病又抵挡不住,那就只能用大柴胡汤通表里,慢慢治。
“又老弱及气血两虚之人,有下证者,宜用大柴胡汤下之,不伤元气。如其年富力盛者,不在此例,从病制宜。”
其实,老弱及气血两虚之人,有当下之证者,用大柴胡我觉得还是比较犹豫。如果说这种虚人用了大柴胡下之,不妨在大柴胡汤用过以后再嚼几片开水泡软的参片,就是说让这人的元气有所恢复,否则还是有一点嫌其峻猛。
王孟英老夫子有一个医案,年高便秘,这个人气血两虚,中气不足,又便秘,他就用补中益气汤合大黄结合来处理这个问题,这足以给后人极其丰富的想象和可靠的经验。
当然,如果病人身体壮实,我们就不要看病的时间了,他毕竟还抵挡得住。哎,就是根据临床见证处理,这个意思。
建木医社,一个用心做事的真中医传承平台。贯通天地人,承传真中医。求真务实,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