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似是故人来第五期为中医文化问诊把脉 [复制链接]

1#
00:30

“熟地黄g,山茱萸8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牡丹皮60g”,以上文字,中国人打眼一看,就知道是中药方子,可如果问是什么方子,鲜有人了解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六味地黄丸”。要是再深究,这些药有什么作用,恐怕就没有多少人能够说得出来了。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人祸导致疫灾,成千上万贫民百姓死于以伤寒病为代表的疾病和瘟疫。一个叫张机的河南人,面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痛下决心要悬壶济世,造福一方。经过他的潜心研究,不断实践,最终将实践和研究成果总结成书。可受当时传播工具的限制,这样的书只能手抄相传,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机所著的原书亡失。后来,一位名叫王叔和的晋朝人在机缘巧合下看到了这本书的断简残章,并利用自己太医令的身份,全力搜集该书的各种抄本,并最终找全了书中关于伤寒的部分,并加以整理成册。宋仁宗时,一个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发现了一套被虫蛀了的竹简,书名为《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它的前半部分和王叔和整理成册的书相似,后半部分则是论述杂病的。

王叔和、王洙各自整理的《伤寒论》和《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又经不断整理总结流传至今,后人根据这两部典籍,倒推出中医药学经典名著——《伤寒杂病论》,作者张机,就是大名鼎鼎的“医圣”——张仲景。

六味地黄丸这个方子可以上溯到《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原方叫八味肾气丸,在上述六味中药的基础上,还有两味药。宋朝一个叫钱仲阳的儿科医生,为治疗小儿发育迟缓,而把医圣张仲景的八味肾气丸减去附子、肉桂余六味而成六味地黄丸,并流传至今。

至于“八味”变“六味”所体现的中医辨证施药,六味地黄丸为什么要用“熟地黄”而不用“生地黄”,中医药学从张仲景和他的《伤寒杂病论》甚至更早的《黄帝内经》至今是如何传承和发展的,敬请收看8月18日,由中国网、江苏卫视、爱奇艺联合制作的大型实景文化类深度访谈节目——《似是故人来》,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将与中医名家郝万山一起,共同为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问诊把脉”。(作者:胡俊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