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生地rdquo和ld [复制链接]

1#

“生地”即生地黄,“熟地”即熟地黄,其来源都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只不过是一生一熟而已。《本草纲目》载:“地黄生则大寒,而凉血,血热者需用之,熟则微温,而补肾,血衰者需用之。男子多阴虚,宜用熟地黄,女子多血热,宜用生地黄。”

1、加工方法不同

生地黄:取地黄的块根,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即成。一般切厚片入药用。生地黄外表皮棕黑色或棕灰色。

熟地黄:取生地黄加酒炖至酒吸尽,或蒸至黑润,稍干,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熟地黄表面乌黑色。

2、外观性状不同

生地黄:药材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长6~12cm,直径2~6cm。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气微,味微甜。

图为生地黄药材

饮片呈类圆形或不规则的厚片。外表皮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切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气微,味微甜。

图为生地黄饮片

熟地黄: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气微,味甜。

图为熟地黄

3、功效不同

生地黄:性寒,功能淸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临床还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神经衰弱、肺结核等病的治疗。

熟地黄:性微温,功能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虛,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为补血要药。配伍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四物汤”,常用于治疗血虚症。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肉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但熟地滋腻滞脾,有碍消化,故脾虚者少食,腹满便溏者不宜服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