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一位朋友感冒,恶寒无汗,肢体酸楚痛重,口苦微渴,舌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舌中苔稍黄,证属外感风寒湿邪,蕴而化热。我建议他买一盒九味羌活丸服用,等一盒药吃完感冒也就好了。
组成与功效
九味羌活丸来源于金代张元素《洁古家珍》一书的九味羌活汤,但有名无方。后见于张元素学生王好古所撰《此事难知》一书。
方由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九味药组成,原方未注用量。
方中羌活辛苦性温,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为治太阳风寒湿邪在表之要药,故为君药。
防风辛甘性温,为风药中之润剂,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苍术辛苦而温,功可发汗祛湿,为祛太阴寒湿要药。两药相合,协助羌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是为臣药。
细辛、白芷、川芎祛风散寒,宣痹止痛;生地黄、黄芩清泄里热,并防诸辛温燥热之品伤津,以上五药俱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九味配合,共成解表除湿,兼清里热之功。
全方体现了分经论治的理念,正如明代吴昆《医方考》所言“邪在太阳者,治以羌活;邪在阳明者,治以白芷;邪在少阳者,治以黄芩;邪在太阴者,治以苍术;邪在少阴者,治以细辛;邪在厥阴者,治以川芎”。
金元以前治伤寒表证多用麻黄汤、桂枝汤,时至金元,有些医家认为用麻桂诸方每受季节所限,不能常年使用,故张元素特创此方,代替麻桂剂作为解表的常用方剂。
清代医家汪昂《医方集解》中记载张元素认为此方“冬可治寒,夏可治热,春可治温,秋可治湿”,尽管仍有可议之处,但汪昂言此方“药备六经,治通四时”实不为虚。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九味羌活丸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病毒等作用。故临床上除了常用于治疗感冒,还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偏头痛、肋间神经痛、牙痛、急性荨麻疹等病辨证属于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者。
服法及禁忌
本品为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辛、微苦。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用姜葱汤或温开水送服。
目前市售的还有大蜜丸、颗粒剂、口服液、软胶囊剂等剂型,可按照说明书使用。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品。风热感冒或湿热证慎用。
肾病患者、孕妇、新生儿禁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来源:养生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