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诗经里的中药隰桑果臝云南中医 [复制链接]

1#

说起《诗经》,国人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创作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被尊称为“国学”。《诗经》三百零五篇中,有一百四十四篇涉及植物。在《诗经》里,药品种类繁杂,很多药明明可以靠药性出名,却跟着《诗经》走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诗经》里的中药。

《诗经·小雅·隰桑》

《诗经·小雅·隰[xí]桑》是一首情诗:“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隰桑有阿,其叶有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隰桑有阿,其叶有幽,既见君子,德音孔胶。”

其中,隰桑是指洼地里的桑树。桑作为药用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滇南本草》,这本有着中医药精华汇编性质的医学古籍早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多年。桑树全身都是宝:桑椹、桑叶既可食用,又可入药,被视为防病保健之佳品;桑枝可祛风湿,利关节。桑白皮可泻肺平喘,行水消肿;桑叶善疏散风热,又能清肝明目。

桑叶

又称神仙叶,味甘、苦,寒。归肺、肝经。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桑椹

桑椹可以滋阴补血,生津润燥。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本草经疏》:“桑椹,甘寒益血而除热,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消渴由于内热,津液不足,生津故止渴。五脏皆属阴,益阴故利五脏。阴不足则关节之血气不通,血生津满,阴气长盛,则不饥而血气自通矣。热退阴生,则肝心无火,故魂安而神自清宁,神清则聪明内发,阴复则变白不老。甘寒除热,故解中酒毒。性寒而下行利水,故利水气而消肿。”

桑枝

能祛风湿,利关节。用于风湿痹病,肩臂、关节酸痛麻木。

《本草撮要》:“桑枝,功专去风湿拘挛,得桂枝治肩臂痹痛;得槐枝、柳枝、桃枝洗遍身痒。”

桑白皮

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根皮。甘,寒。归肺经。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

《诗经·豳[bīn]风·东山》

《豳[bīn]风·东山》:“果臝[luǒ]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螨蛸[xiāoshāo]在户。町畽[tǐngtuǎn]鹿场,熠耀[yìyào]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果臝就是栝楼,也是一味中药,主要分布在辽宁、华北、华东和云南等地。栝楼的果实为瓜蒌,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化痰、利气宽胸、消肿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

栝楼的果、皮、根都可以入药。成熟果皮入药为瓜蒌皮,具有清热化痰,利气宽胸的作用。种子为瓜蒌子,润肺化痰、滑肠通便的作用更好一些,可用于燥咳痰黏,肠燥便秘,常加工为奶油味瓜蒌子等小零食。根为传统常用中药天花粉,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的作用,常与生地、山药、五味子等配伍,用于热病津伤口渴及消渴等症的治疗。

图源网络,侵删

当栝楼果实表面有白粉,变成淡黄色时,分批采摘,悬挂在通风处晾干,就成全瓜蒌(全栝楼);将果实从果蒂处剖开,取出瓜瓤和种子,晒干即成瓜蒌皮(栝楼皮);瓜瓤和种子放入盆内,加草木灰,雄株在栽种后第3年10月下旬挖取块根,去净泥沙,刮去粗皮,小的切成10-20厘米长,大的可纵剖成2-4瓣,晒干或烘干,即成天花粉。

瓜蒌皮

瓜蒌皮即瓜蒌除去瓤及种子的果皮,具有清肺化痰、行气宽胸的功效,用于治疗脘腹胀满、胸膈痞闷,以及肺热咳嗽、痰稠不易咳出,近年来还常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图源网络,侵删

瓜蒌仁

瓜蒌仁即瓜蒌的种子,具有润肺化痰、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治疗肠燥便秘,以及燥痰咳嗽、咳痰稠厚。

全瓜蒌

皮、仁合用就是全瓜蒌,但现在药店一般只有瓜蒌皮、瓜蒌仁两种饮片,如果处方用全瓜蒌,药店一般配给1/3的瓜蒌皮、2/3的瓜蒌仁。全瓜蒌除兼具皮、仁二者的功效,还能消肿散结,可用于治疗乳痈肿痛。

图源网络,侵删

关于瓜蒌的药理研究:

1.有抗菌、抗癌作用。

2.有祛痰作用,动物实验表明,从瓜蒌皮中分得的总氨基酸有良好的祛痰效果。

3.瓜蒌含致泻物质,有泻下作用。瓜蒌皮作用较弱;仁作用强;瓜蒌霜则作为缓和。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抗溃疡作用、延缓衰老的作用都是经过实验研究证实的。

温馨提醒:本文仅作科普,药物使用前还请咨询医生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