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武汉中考命题方向,明确告诉你语文要怎么学 [复制链接]

1#
全面考测语文能力正成为中考风向标

通过对年至年的五年中考命题分析,可以清晰看出武汉中考紧跟国家语文课程改革方向,一直在努力打破死记硬背的语文学习模式,更在致力于打破套路化、模式化语文教学思维,正在实现从考知识向考能力的彻底转型。

这是在明确告诉我们,语文应该怎么教,应该怎么学,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现在网络上的各种名师语文课有多么误人子弟。

我这里从年开始分析,是因为这一年比较特殊,国家教育部颁布了“语文核心素养”,并将这个核心素养写进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年版)》,这相当于跨越了语文课程从“双基”到“语文素养”再到“语文核心素养”的三级标准台阶。其实早在年北京市教委就发布了一个中高考改革征求意见稿,试图从年开始,把高考语文从分提升到分,当然最后没有成功,但还是在无形中改变了很多人对语文的认识。

-武汉中考题型变化表

从年开始这五年来的命题变化方向来看,大体表现出了这样七个特点:

01基础识记彻底退出中考

有个基础题型,是关于拼音和错别字的识别,算是语文试卷中的“霸卷王”。

语文考试,一直都将它当成基础必考题。

原先它一直霸在高考试卷上,直到新课标全国卷开始推广后,突然就销声匿迹了。

当然它也一直霸在中考语文试卷上,现在还有很多地方的中考,开卷第一题就是它,3分,让人又爱又恨:这种题完全看上天是否眷顾,会的,看一眼就心领神会;不会的,把试卷看出一个洞,也看不出它的真面目,只能靠蒙。

年,这个题型退出了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不能说是因为从年开始,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上出现了名著阅读题型,而把这一题挤掉了,只能说武汉市在紧跟国家语文考试改革的步伐,将这种完全靠识记而无关能力的题型去掉,使语文考试卷上的“死分”越来越少,以倒逼日常的语文教学更注重能力的培养。

事实上,将年与年的试卷对比来看,可以发现,年试卷上的“死分”共有13分,而年的试卷上是一分也没有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识字就变得不重要了,而意味着对识字教学的转型:并不是通过死记硬背把字形字音记下来就完了,而是要学会如何运用这些字词去表达,只有这样的学习才会真正减少错别字的出现。在答题或者作文中写错别字,仍然是要被扣分的。

02古诗考测从记忆转向审美

古诗词的考测,原来题型比较固定,就是填空,给一句提示,要求写出另一句。

这考的是记忆功夫,只要花点时间把必背古诗词全背下来,就能得分了。后来试卷上也出现了一些小变化,考一点关于诗歌背景或诗歌主题,但这个也难不倒“背功强大”的考生,大多数人对语文这门课本来也不知道该怎么学,都把功夫放在背上,跟诗歌有关的内容、作者、背景、翻译、主题、思想感情等,一股脑全背下来就完了,反正考的是课本上的古诗。

年这个题型分值为10分,年降到6分,年突然从试卷上消失,在年重新归来的时候,已经完全换了一副模样。对比来看是这样的:

年武汉中考古诗题年武汉中考古诗题

从形式上看,是从填空题变成了选择题。填空题主要是考测诗歌识记,而选择题主要是考测对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

更重要的变化是:这个诗歌选择题所选用的诗,并不是语文课本上的,而是选自《千家诗》。也就是说考的是课外的古诗,是同学们平时在课本上从未学过的一首诗,需要在考场上面对一首陌生诗歌进行内容情感上的理解。

但是同学们学习古诗千万不要进入一个误区,以为既然是考课外的古诗,那就大量收集课外古诗,背下来就可以了。那就大错特错了。中国古代的诗词那么多,你不可能全部背下来;况且你即使把那么多古诗词背下来,也还需要把每一首古诗词的内容进行理解,要读懂思想感情,理解写作技术,因为考试也不是给你上句让你填下句呀。稍微想象一下就能理解:这样的学习古诗词,根本是不靠谱的。

所以古诗词的学习,从根本上说更要扎根课本。原来考课本上的古诗词,让机械性的死记硬背占了便宜。但那并不是学习古诗词的正确方法,并没有扎根课本,根本就是只浮于表面,没有扎进去。正确学习古诗词,就是去读懂它,感受诗情,感悟诗意,品鉴诗味,能真正从诗歌中感受汉语之美、情意之美,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也就是提高了审美能力。有了这样的能力,才能读懂你考卷上相遇的陌生古诗词,如果能真正读懂了诗,正确完成后面的题目,简直易如反掌。

现在很多打着大语文旗号的语文培训班,线上线下都有,拼命渲染这种考试题型的变化,试图建立一个荒谬的逻辑:学考分离呀,学的不是要考的,所以赶紧多进行一些文言文古诗词的课外积累性学习吧。其实,这是在引诱学生重复犯错:重复过去课内古诗文学习的错误方法。这不仅骗人钱财,还误人子弟,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不说,跟考试提分还没有半毛钱关系。在实际教学中,我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同学把某首古诗背得滚瓜烂熟了,但如果要探究其思想感情或写作技术,依然是眼前一抹黑,啥也分析不出来。这就是错误的古诗文学习方法所导致的恶果:你以为你学过了、已经会了的东西,其实本质上并不会。

关于学考是否分离这个问题,我另外写篇小文来说。

这个古诗题型的变化,是从考死记硬背转成对审美的考测,这就是在考语文能力,完全符合国家语文核心素养的方向,也很符合语文这门课的学习意义。学习语文,不是要把我们的脑袋变成一个罐子往里灌输知识,而是要让我们学会逻辑、审美、思辨,让我们具备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在自己的人生中去发现一个美的世界。

03现代文阅读打破套路答题魔咒

答题套路有很多名称,比如被称作答题公式、答题模式、答题格式、答题技巧、答题方法等,万变不离其宗,都是用一套模式化的话术,去应对各种阅读分析题。

这原本是一种极其错误的答题方式。

研究答题套路的,针对语文试卷上的各种阅读题,分门别类地列出了各种针对性的话术。很多答题套路都是针对不同题型的具体得分点而特意设定的,所以只要把相关话术套上去,哪怕看不懂文本,也没能力进行阅读分析,但是很多时候都能套中得分点,导致答案看上去虽然不对,但是又都挨着正确答案,阅卷老师不得不酌情给分。这就使得答题套路渐渐嚣张起来,渐渐成为一种流行,最终泛滥成灾。多年以来,因为语文考试题型的固化,也导致很多命题老师也很难跳出答题套路的框架。

错误的玩意被宣传多了,也就成了正常

于是便有了这样的荒谬宣传:语文基础差也没关系,看不懂文章也没关系,只要掌握了这一些答题技巧,你的语文就能冲击**分。

当然是冲击不上去的,但是无论如何,的确不读文章都能得一点分。

打个比方吧:比如要问文章的开头有什么作用,那无非就是开篇点题、点明主旨、统领全文、引起下文之类;如果开头是环境描写,通常是交代故事背景,渲染气氛;如果开头就来一段排比,那无非就是增加文章的气势和美感……

你看,能不能读懂文章都无所谓,只要这样套路去回答,不管怎样都可以得一些分。这就是套路答题曾经很拽的原因。

语文课程改革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打破套路化、模式化的学习,将学生从僵化学习思维中拯救出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武汉市的中考语文命题,对“文本阅读”这个重点题型下了很大功夫,渐渐从传统的套路化命题中走出来,进入了就文本的内容逻辑进行命题的新思路。虽然一直是四道题,数量稳定,但命题内在变化过渡很清晰。

年四道阅读分析题,任何套路用不上

年的四道阅读分析题,有两道是传统命题形式,分值8分,占阅读分析大题总分的44%;年的四道阅读分析题,有一道是传统命题形式,分值4分,占阅读分析大题总分的18%;年的四道阅读分析题,全部都是基于文本内容逻辑的概括提炼题型,不能深入读懂文章,根本就没法回答。这也意味着,在年的中考,套路化答题已经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

跟传统命题相比,这样的题目是不是难度增加了呢?不,本质上说是难度降低了。这样的命题,更接近了语文的基础能力考测:逻辑、审美、思辨。传统的命题有很多涉及到写作技巧。写作技巧的理解,原本是需要在深入读懂文本的基础上才能领会,是属于带有写作专业性质的技术性操作。但答题套路的研究,生生地把写作技巧变成了一种知识来进行浅层记忆,这相当于把写作技巧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就像把花拳绣腿当作了练武的主体,完全忽略了实战能力。

这样的命题转型,也是语文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给平时的语文教与学指明了方向:不要再做任何套路化、模式化的表面文章了,深入文本逻辑,领会文本情思,提高审美能力,加强思辨训练,才是应对语文考试的正道。

04新增名著阅读重理解轻记忆

年的武汉中语文卷上出现了一道新题型:名著阅读。

其实这种题型在其他省市已经开考,有的甚至已经考了几年了。因为部编版语文教材上有一个专门的“名著导读”栏目,每一册课本推荐两本名著,初中三年共推荐了12本名著。

这十二本名著是:《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艾青诗选》、《水浒传》、《儒林外史》、《简爱》。

这也属于中考名著导读的必考书目。也就是说,中考的名著阅读题,通常就是在这12本书里出题,不会随便从哪里找一本名著来命题。

这也是国家语文教改在教材中落实的一个具体环节,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很多老师一贯的教学思维是:要考的就教,不考的就不教,所以语文课本上的很多内容就像是摆设。现在既然强调读书的意义,那就以考带读,试图用这样的命题方式,倒逼同学们自己去读这些名著,因为不可能利用语文课堂来把这12本名著从头到尾上一遍。

对于这种题型的应考,同学们千万不要掉入以下两个陷阱:

陷阱一:买一些关于这12本书的题库来背。相信过不了多久,关于名著导读的题库就会出现,然后就会有广告告诉你,只要把这些题库背下来,就可以省去大把时间读原著,不香吗?当然不香,这是极臭的应试方法。

陷阱二:背诵名著中的知识性内容。这实在是耗费精力又完全没有意义的事,客观地说,即使你背下一本名著中的再多知识性内容,也不见得读懂了这本名著。这与语文考试的方向也是背道而驰的。上次我看到一个线上教育机构的广告,有个“名师”在那叨叨说:名著考什么?比如考《西游记》,你需要知道水帘洞门口的那副对联是什么,你需要知道80多个妖怪分别叫什么名字……这简直就完全不懂中考命题的基本规律,也完全不了解国家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这样的“名师”就是典型的水货。

名著阅读题不考死知识,考阅读分析能力

从语文核心标准的要求来看,名著阅读一般也不会进行知识性的考测,还是在考阅读分析能力。正确的应试方法是:这12本名著一定要用心去看,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每本名著最好多看几遍,不为别的,只为能被这些名著里的人物精神世界所感召,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中考命题,基本上都是从某本名著中截取一个片段,然后要求通过阅读这个片段来分析人物的精神世界,有时也会考对片段事件的概括分析。通常,名著中的人物精神品质都不是固定的,而是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精神特点。如果读过名著的同学,在看到试卷上的片段时,大概能对应出片段选取的事件发生在什么阶段,这就非常有助于分析片段中所呈现出的人物精神世界。

05材料作文导向议论文写作

这五年的中考作文题,都稳定在材料作文的题型。材料通常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现象表述或引用名言,一部分是比较清晰的道理表述。而在要求中,有一个要求也非常稳定: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这就是在要求基于材料的整体逻辑,而不是随意从中间截取一个点作为立意方向。这也是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最大的不同:材料作文的局限性相对比较大,是因为对逻辑分析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考作文,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

记叙文更容易展现描写的文采,议论文更容易展现严谨的逻辑。

一般来说,描写的文采是一种很厉害的才华,需要语言的敏感和想象的丰富,一个人有优美的语言描写能力,甚至可以算是一种特长,一般人还真的难以达到。当然并不是说优美描写能力不可训练,而是说难度比较大。比如像脑瘫诗人余秀华,她的很多诗句总是像信手拈来的意象视角,一下子就让人发现了一个词语独特的美,让人惊艳,给人感觉就是语言上的天赋比较好。

但是,严谨逻辑只是思维的基础,也是学习各门功课的基础。同时,逻辑思维也是一个人能正常理解生活的基础,一般人都有这样的思维基础。写议论文当然也需要文采,但对文采的基本要求是准确的、有条理的表达,而不是形象传神的描绘。所以,只要有明确的观点,并且能为观点建立清晰的逻辑,就可以写出一篇很像样的议论文来。

武汉中考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通常包含着一个明确的结论,这就是很明显的立论方向的提示。应该说这种材料作文命题的确是在导向议论文写作。

何况,议论文写作也是高中作文的主要形式。从高考选拔人才的角度来说,有描写上的优秀才华,那算是语言写作方面的特殊人才;而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几乎是所有人才的基本功。所以,写好议论文,比具备优秀的描写能力更重要。

尽管现在还有很多地方的中考是只要求写记叙文,但从语文这门课程的本质意义来说,中考写议论文,大约是中考作文发展变化的一个主要方向。

06稳定题型坚持能力考测

有两道文本阅读题,五年来题型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一道是论述文阅读,一道是文言文阅读。

论述文阅读以三道选择题形式出现,基本都是对文意的判断,偶尔会出现对文字表达准确性的判断,总体来说是考测理顺文意逻辑、理解文章观点的能力。

文言文阅读的四道题,分别是实词翻译、断句、内容分析和文句翻译。实词翻译是以积累为主,考测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测判断的能力;其他三道题就是考测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总体来说就是需要同学读懂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的文本都是选的课外文言文,近几年明显偏向于表现人物的文言文。比如年中考就节选了《后汉书·寇列传》中的一个片段,片段中的人物有很明显的个性特征。相对来说,这种刻画人物的短文具有更清晰的逻辑结构,能更直接地考查出学生的文言文基本功。

这种文言文考试的基本功,来自于对课本文言文的扎实理解。或者说,就是来自于平时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和方法。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与学习现代文是一样的,都是需要深入文本去精读、细读,真正读懂。不同在于:文言文有一些古今异义的实词,有一些虚词构成的语法,还有一些特殊句式,需要通过具体的一篇一篇文章进行积累总结,还要常常温习巩固。这些内容,只有通过自己的总结,才能够真正消化吸收,然后转化成读懂陌生文言文的能力。如果是购买现成的资料拿来背,那就漏掉了培养文言文应试能力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深入文本。这就属于事倍功半的做法,看起来好像更直接实现功利,但其实特别笨。

这两道大题,也是与答题套路化、模式化没有半毛钱关系的,都是在进行阅读分析能力、审美思辨能力的考测。如果平时就按照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去学习,避开所有急功近利的快速通道,扎扎实实地从提升逻辑、审美、思辨的角度去深入文本,那么这两道大题几乎就是送分题。可惜实际考试中,这两道题的扣分率还比较高,特别是文言文,——凡是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文言文的,考试时就很容易遇上困境。

另外还有三道非常稳定的基础题型,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分别是:选词判断、病句判断和标点判断。选词判断是对语境语义理解能力的考核;病句判断是对语义表述逻辑理解能力的考核;标点判断是对语义表达层次理解能力的考核。这三道题可以称之为语言应用基础题,考的绝不是死知识,而是基础的语文能力。

在平时的考试中,这三道题经常会选择课本中的原文片段来进行命题,让人误以为只要把课文背下来就一定能做对,但其实这是不可能的,谁学习语文能把所有的课文全背下来呢?所以,平时学习课文,深入文本也是提升语文基础能力的重要方法,只要形成严谨分析的习惯,这样的题目也是送分题。

07语言综合运用题的能力考点

语言综合运用题通常以组织活动为命题主干,两道题目,一道考测提出活动方案的能力,一道考测提出观点并为之建立逻辑的能力。这是一种将语文能力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基本命题形式,活动内容可能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实,这种能力在语文课本上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综合性学习。

每一册课本上的几个综合性学习,都设计得不一样,合起来几乎涵盖了中考语言综合运用题所需要的所有能力点。可惜这样的内容,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几乎被忽略。面对这种题型,有些老师就是只针对考题去进行答题训练,这就属于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结果是:这种题能答对的同学,不训练也能答对;答不对的同学,怎么训练也答不对。

这两道题,通常第一道题做错的同学,问题根本就不出在答题形式上,大多是出在对活动内容的常识进行了错误理解。第二道题做错的同学,大多是逻辑基础差,还没有形成“建立观点并围绕观点建立逻辑”的基本思维。只要有语文的基础能力并学以致用,这两道题几乎也是送分题。

中考语文,还语文以本来面目

按命题规律来说,拉开语文成绩差距的,是文本阅读和作文,总计70分左右。但事实并不是这样,有很多同学语文考不到优秀,往往是基础选择题和语言综合运用题错一大片。这些能力的差,不是答题方法的问题,而是语文学习的思维问题。

语文固然不是一门快速见效的课程,但只要按正道去学,踏踏实实的提高也是必然的。大部分语文成绩差的同学,除了学习的不用心之外,急功近利走了歪道是一个主要原因。在歪道上走得越久,调整起来就越困难,久而久之,语文就成了一门特别难学的课。

我一直引导同学努力抵抗套路化、模式化的急功近利学习,倡导通过一次一次实实在在的深入文本,来锻炼自己的逻辑、审美、思辨能力。在满世界急功近利的焦躁中,在资本力量的疯狂误导中,这种“慢慢的学习”很容易被贴上“效果不明显”的标签。但只要深入研究了语文核心素养,深入研究了国家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深入研究了中考语文卷上的命题变化轨迹,就知道,这才是效果最明显的语文学习。而所有急功近利的所谓“快速提分”,最终只是让自己的语文学习钻进了死胡同,损失的不单是最后的考试分数,而且也与语文这门课可以赋予的成长力量擦肩而过了,那真是太可惜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