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吴氏吴祭支系分述
吴廷瑜仪像
在泱泱中华,吴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中国姓氏通史·吴姓》、《中国吴氏通书》等书记载:吴氏出自中华民族共同祖先——黄帝。传至商代周人部落长古公亶父,部落强大后建立的诸侯国得到商王朝的认可,国曰周王国,古公亶父称周太王。周太王生三子:长子太伯,是吴氏的开氏始祖;次子仲雍,是吴氏的传世始祖;三子季历,是周文王的父亲。自黄帝传至太伯、仲雍、季历,其直系世系为:
(1)黄帝__(2)玄嚣__(3)蟜极__(4)帝喾__(5)后稷__(6)婺玺__(7)叔望__(8)不窋__(9)鞠陶__(10)公刘__(11)庆节__(12)皇仆__(13)差弗__(14)毁隃__(15)公非__(16)辟芳__(17)高圉__(18)侯牟__(19)亚圉__(20)云都__(21)太公__(22)祖绀__(23)诸盩__(24)公叔祖类__(25)古公亶父__(26)太伯、仲雍、季历。
季历之子名昌,有圣瑞,周太王欲立幼子季历以传昌(后来的周文王)。太伯知父之意,三次让避王位,偕弟仲雍逃往荆蛮。太伯、仲雍迁徙荆蛮之后,把周人的先进生产技术带到南方,对开发中国南方起了很大作用,深受当地人民的拥戴。于是,太伯就在荆蛮建立了“句吴国”,就这样,太伯吴氏诞生了。
太伯是吴国的第一位君主,他去世后,无子,由弟仲雍继位。传18世(19主)至寿梦。自太伯传至寿梦,其直系世系为:
(1)太伯、仲雍__(2)季简__(3)叔达__(4)周章__(5)熊遂__(6)柯相__(7)疆鸠__(8)余桥疑吾__(9)柯庐__(10)周繇__(11)屈羽__(12)夷吾__(13)禽处__(14)吴转__(15)颇高__(16)句卑__(17)去齐__(18)寿梦__(19)诸樊、余祭、余昧、季札。
吴国强大后,寿梦于公元前年称王,建都江平(今苏州)。寿梦有四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季札。吴王寿梦见四子季札贤,欲立。季札不接受,三以天下让受封延陵,称延陵季子。司马迁在《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中论述了太伯和季札。太史公曰:“孔子言‘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孔子题季札墓十字碑文:“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
吴太伯创建的句吴国,传25主至吴王夫差,为越王勾践所灭。
吴国灭亡后,为了纪念吴国,吴国的宗室成员以国为姓。
吴国灭亡后,吴氏分为两大支:一支是夫差后代,一支是延陵季札后代。
据《中国吴氏通书》记载,广东吴氏大部分都是季札之后裔,且以入闽始祖吴祭为主。茂名《吴氏族典》编委会认为,吴祭是由季札之第三子吴重道衍传而来。从吴重道传至吴祭,其直系世系为:
(19)季札__(20)重道__(21)利坚__(22)成铿__(23)若水__(24)吴玉__(25)吴梓__(26)吴烜__(27)吴珪__(28)吴镐(长沙太守)__(29)吴沐__(30)吴霍__(31)吴庄__(32)吴森__(33)吴永__(34)吴敬__(35)吴封__(36)吴筼__(37)吴葳__(38)吴汉(广平侯)__(39)吴成__(40)吴旦__(41)如胜__(42)允承__(43)吴尊__(44)吴弘__(45)吴质__(46)吴应__(47)吴康__(48)吴挺__(49)宗献__(50)吴威__(51)愉之(晋代吏部尚书,居光州固始北隅,名吴墩,开吴墩世系)__(52)吴条__(53)吴譍__(54)吴亩__(55)象贤__(56)吴伦_(57)吴黔__(58)公傅__(59)吴宁(南齐,中银台学士,入闽六祖之一始居建州)__(60)德芳__(61)邵甫__(62)燕卿__(63)元章__(64)吴冰__(65)泰童__(66)吴铎__(67)吴祭
《中国吴氏通书》记载,吴祭7世(太伯祖之73世)吴保金、吴保玉、吴保琛三兄弟于公元年迁入电白莲山开基。从吴祭传至吴保金、吴保玉、吴保琛其直系世系为/p>
(67)吴祭__(68)吴育__(69)吴从__(70)光绘__(71)吴滔__(72)吴煜__(73)保金、保玉、保琛
吴保金、吴保玉、吴保琛三兄弟均为宋朝进士,吴保金任高凉尉史;吴保玉任命下粤巡按;吴保琛受皇恩辞官归故里,随二兄上任高凉。三载官期满,三人重游电白。观莲山美景秀丽,遂携眷宅居莲山(今爵山莲头山)开基创业。后裔分布湛江、徐闻、海康、钦州、化州、吴川、茂名、阳江、信宜和电白的电城、爵山、岭门、马踏、树仔、博贺、水东、陈村等地。
《中国吴氏通书》载:吴祭9世(太伯祖之75世)吴廷瑜,于宋朝迁入茂名上村开基创业。从吴祭传至吴廷瑜,其直系世系为:
(67)吴祭__(68)吴烈__(69)吴缘__(70)吴绩__(71)吴实__(72)吴寿__(73)至盛__(74)吴恭__(75)廷瑜
吴廷瑜是宋朝宝元间(年)之进士,官任枢密使。为失议事,降调交趾四州知政职事。皇佑四年(年)广源州(今越南广平省广渊)侬智高反,诸州遭乱,廷瑜休官不归里(闽),卜居今茂名上村开基创业。其后裔分布在海南、广西、湖南、雷州、恩平、阳江和茂名市各县。
据茂名上村《吴氏族谱》年版本记载,吴廷瑜后裔迁入电白开基的有:
吴廷瑜长房,吴以仁派下,19世(太伯85世)吴丕,迁霞洞化普大窝村开基。26世(太伯92世)一支吴子珍迁霞洞木底村开基;一支吴子璋迁霞洞荣夏村开基;一支吴子秀迁霞洞官河村开基;一支子吴卿迁旦场担伞岭村开基。29世(太伯95世)吴郁国,迁旦场担伞岭村开基。
吴廷瑜次房吴以定,配林氏,生子道清。道清配张氏,生四子:长子吴稳、次子吴毓、三子吴文、四子吴进。
吴廷瑜4世(太伯78世)吴稳,居鳌头北鉴村,配方氏,生五子:长子吴彬、次子吴珩,字泰章、三子吴琼、四子吴瑶、五子孙吴琳。
吴廷瑜5世(太伯79世)吴稳之次子吴珩,号由灿,居果子山。28世(太伯世)吴寿尧、吴三尧迁居旦场墟边开基。
吴廷瑜5世,吴稳之五子(太伯79世)吴琳,号玉山,由北鉴村迁居林头亭梓村开基,从廷瑜传至吴琳其直系世系为:
(75)廷瑜__(76)以定__(77)道清__(78)吴稳__(79)吴琳
吴琳后裔分布在林头、观珠、沙瑯、霞洞、羊角等地。
吴廷瑜5世,吴稳之三子吴琼(太伯祖之79世孙),于南宋淳熙年间(公元年前后)迁入高州东门开基创业(南宋时高州治今高州长坡旧城)。从吴廷瑜传至吴琼其直系世系为:
(75)廷瑜__(76)以定__(77)道清__(78)吴稳__(79)吴琼
吴琼之后,一连9代祖名失记。吴廷瑜15世,吴琼之10世(太伯89世)吴叔告生三子:长子吴才美、次子吴才德、三子吴才高。长子吴才美,居高州龙头、谢鸡等地;次子吴才德,失考;三子吴才高仍居高州东门。
吴廷瑜16世(太伯89世)吴叔告之三子吴才高,字福基,号三苟,明驰赠武略尉。生
三子:长子吴旺进、次子吴旺通、三子吴旺达。长子吴旺进迁居茂北大坡、曹江大坡等地。《中国吴氏通书》记载,吴旺进之后裔有迁入电白那霍石湾村、铁炉铳村、深塘村、中树坡村、白石岗村等地开基;次子吴旺通迁居高州曹江白坡村。《中国吴氏通书》记载,吴旺通有一子吴念,由高州曹江白坡村迁电白沙琅大历开基。吴念之孙吴玉铭,由沙琅大历迁那霍东山大窝村开基,越5世一支吴镳,后六世分出一支迁电白霞洞浮山岭丁心塘村开基;一支吴国选,迁电白望夫贝南村开基;一支吴宗根,迁电白霞洞荣夏村开基;吴旺达之三子吴旺达生六子:次子泰二郎迁海康迈港村开基;三子泰三郎、四子泰四郎、五子泰五郎失考。长子吴宗义、六子吴宗亮二兄弟于明朝约成化年间,随母田氏由高州迁入电白望夫;从吴廷瑜传至吴宗义、吴宗亮,其直系世系为/p>
(75)廷瑜__(76)以定__(77)道清__(78)吴稳__(79)吴琼__(80)考__(81)考__(82)考__(83)考—(84)考__(85)考__(86)考__(87)考__(88)考__(89)叔告__(90)才高__(91)旺达__(92)宗义、宗亮(凡祖名遗失的,均以“考”字代替)
吴宗义在望夫田面风梢林村(即今东头村)开基,其后裔分布望夫田面、塘肚、芳塘和
阳西县等地。
吴宗亮结发望夫,创业那霍茶山,开居沙琅堂砥。其后裔分布在沙瑯堂砥、观青、大塘、渡头磨刀坑、霞洞下中、下岭、黄岭石陂、水西、那霍茶山、甶子垌、河瑯坝、木头瑯、观珠红光、新华、大榕、严坑、望夫花山、丰垌、罗坑大车田、华兰、窝子、高州云谭平垌、阳春石碧、信宜白石鱼龙滩、乐义、翁源县梨坡村、怀集堂砥村、广西博白县、陆川县等地。
另外,一支原居罗坑水库尾的万坑吴氏,其源流是沙琅堂砥祖吴宗亮之三子万三郎于明朝迁居阳春石碧,其后裔回迁电白罗坑万坑。年因建设水库,这支吴氏分散迁居罗坑福地岭村、岭门新丰等地居住。另外一支观珠木师对门塘坳村吴氏,其源流是沙琅堂砥祖吴宗亮之次子万二郎于明朝迁居翁源县梨坡村前二埠。生三个孙:仲斌、仲英迁广西博白县,仲清留居翁源。仲斌生四子,三子吴聪于明朝回迁电白县得善乡对门塘坳村开基创业。吴仲斌晚年由吴聪接来安度晚年,寿终于对门塘坳村,卒后葬电白县得善乡赤竹山右边山塘尾。后来吴仲斌被广西博白立为开基始祖,但吴聪后裔仍在观珠木师的对门、塘坳等村周边繁衍。
吴廷瑜三房,吴以政派下,5世(太伯79世)一支吴桂,迁茂名彭村开基。21世(太伯95世)一支吴登云,于公元年由茂名彭村迁电白水东彭村开基,其后裔分布在水东、陈村等地;32世(太伯世)一支吴亚茂,迁电白望夫圩开基。
茂名吴氏吴廷瑜
茂名市近郊有一个古老的村庄,茂南袂花镇上村,北宋皇佑四年(年)由吴廷瑜迁入开基,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吴廷瑜(公元-年),字廉正,号燕山,宋宝元进士,官至枢密使,吴太伯第七十八代孙,祖籍福建福州府闽县西坊二图(今福州市鼓楼区东街口附近)。吴廷瑜在朝为官刚正不阿,遇事敢言,至使朝中政敌、权贵不满。皇佑四年(年),朝廷把他调到交趾(今越南北部)任海外四州知政职事,负责平乱。因“祸起萧墙”,被诬告险遭死罪,后得以平反。对此,吴廷瑜直面人生,举家南下,卜居上村,虽处逆境,仍不改本色,组织当地民众治理江河,发展生产,并告诫后人要“上供国税,下诒孙谋”,为当地营造一片民众安居建业的乐土,深受百姓尊崇与爱戴。
在这个近千年的古村,如今还留有两座著名文物,一是村北面的燕山墓,另一座是村东南面的扶提庙。它们见证了茂名地区燕山吴氏迁徙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也给其后人留下了应予承传的家族精神。
上村扶提庙,位于茂南区袂花镇上村,历经5次重修,现为茂名市文物保护单位。据族谱及有关历史文献记载,该庙始建于宋代仁宗后期,为纪念由闽南迁入粤的燕山吴氏始祖吴廷瑜而建。年重修序言载:“太祖宋代由闽入粤,落业登楼、卜居上村,四十余传,支分万千。切念祖宗遗存扶提庙一座……溯祖仁宗年间籍此庙古非凡,当享文物保护,贤干善政功于国,良民尊策暖人心。”
重修的扶提庙,庙堂三进,高大庄重,雕梁画柱,其中众多盘龙飞凤,还有麒麟异兽、仙鹤祥云、仙境洞天、鳌鱼江海以及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等大批精美图案和雕刻。庙存吴廷瑜遗训“扶持培国脉,提拔保民心”,高悬于庙内一进屏风的上方,又作庙堂正联。这一祖训敦告后人,扶持得以发展富裕,要培育国家运作的血脉;提拔得以功名成就,要关心百姓爱民为民,干出让百姓满意的政绩。
祖训悬庙堂,后人当承传。近千年来,“扶持培国脉,提拔保民心”的祖训一直启迪其后人如何立德,如何做人,如何为官。
年,吴廷瑜逝世,享寿82岁,葬于茂名市茂南区上村燕子山,称燕山墓(燕子坟)。墓碑气派宏伟,主碑亭高4.8米,主碑正面石刻“燕山吴氏始祖廷瑜公之墓”,背面石刻“双燕图”及“吴氏标致图”,亭顶为整体石雕件;碑体宽近l4.8米,两侧副碑正面分别石刻“始祖遗嘱”及“始祖颂”,背面分别为“花开富贵”“竹报平安”浮雕。
至今,吴廷瑜的后人已下传至四十多世,后裔遍布粤桂琼各地,还有散迁于北京、上海、西安、南京、香港、东南亚等地,总人口约万。为缅怀吴廷瑜,当地群众自觉形成传统祭祀日,每年农历二月十六日,粤桂琼各地不约如期前来祭拜的人数以万计。
正如燕山墓碑颂词所述“燕山吴氏数十万之众,唯恃祖德教化,家族精神历久弥光,奇峰罗列力撑半壁。”在吴廷瑜遗训的指引下,燕山吴氏人才辈出,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民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家训点睛
扶提。“扶持培国脉,提拔保民心”是吴廷瑜传下之遗训。“扶持”即是帮助、支持;“培”为培养、培育;“国脉”即国家的命脉、血脉,维系国家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和政治运作的元素;“提拔”即选拔、提升。吴廷瑜希望吴姓族人培育出更多国家、民族之栋梁,助力维系国家的运作,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儿孙后人得到国家的选拔任用,要干出让百姓满意的政绩,不负为政之德,获得百姓拥戴,确保民众安居乐业。
崇德。“崇德”指崇尚有德之人、推崇高尚的德行。吴氏先祖吴太伯之高风(孔子、司马迁对吴氏始祖太伯谦让开拓的评价为“至德矣”),一是礼让、谦逊之德;二是友善、亲民之德;三是尽责、奉公之德。吴廷瑜的扶提崇德精神,是对吴太伯至德精神的承传与发扬光大,可概括为“爱国、亲民、清廉、仁孝、开拓、重教”十二个字。
清乾隆戍辰版《上村吴氏族谱》吴廷瑜遗书
立书人:吴廷瑜,原籍福建福州府闽县西坊二图,祖讳至盛,进士,任屯田员外郎,父曰恭,叔曰宽曰信曰敏,母谢氏。瑜兄弟三人,瑜居长,弟曰廷宝曰廷珍。瑜由进士出身,官任枢密使,降调交趾海外四州知正职事。元配林氏生长男以仁原名判卿,次以定,三以政。皇佑四年广源州蛮侬智高反,寇陷诸州,遭乱休官,不得归里,但着外地安置。瑜思居官为国为民,岂知祸在萧墙,以至父母兄弟千里睽隔,诚可痛哭流涕而长太息也,不得已携妻子至博铺乡小楼村,见此地广人稀,于是巘陟降原,形势颇具,乃立室家,诒谋耕读,告官陈情,开垦招民承佃。瑜思父母兄弟在籍,经今四十余载不能相见,未卜存亡,瑜诚何心能不悲哉?切维老身同妻已八十之上,风烛不常,合将原籍及父母兄弟并出身缘由与承垦征税各事迹详载,遗书三本一样,遗与三男,永远收执,上供国税,下诒孙谋,俾厥嗣用绵世泽,是为致嘱。
注:
皇佑四年,北宋仁宗年号,即公元年。
交趾,今越南北部。海外四州,宋元时称海南琼州、万安、昌化、朱崖军四郡为海外四州。此处的海外四州应是泛指广南西路边远之地。知正职事,意为“主持正职事务”。
广源州,州名,处南宁西南部,侬智高出生地,宋与交趾之界域,权属有争议。侬智高,举人,壮人首领,交趾杀其父,多次上表要求归宋,宋不依,遂反。攻陷邕州端州等十二州郡,进围广州,朝廷对侬智高的恐惧一度超过元昊。
博铺乡,吴川博铺,唐属潘水县(辖区约在今吴川和茂南电白的部分地区,南宋历史名人电白潘氏一世祖潘惟贤定居三台岭附近,仍属博铺乡),治博铺,宋太祖开宝五年废潘州潘水南巴,入茂名县。上村一带,时为广南西路高州茂名县博铺乡所辖。宋的行政建建制为:府州军——县乡,府、州、军约相当今之地区。
家风传承
上村吴氏,秉承祖训,在历代编纂族谱、修建祠堂庙宇中,必融入祖训的内容,让后人铭记先贤的教诲。近年来更是注重挖掘和弘扬优良家风,初步形成了具有上村特色的“茂名(燕山)扶提崇德文化体系”,修建了“茂名(燕山)扶提崇德文化博览馆”和“茂名(上村)扶提崇德文化中心”,形成千年古村4份《点赞茂名》史料等。
茂南鳌头镇北淦
茂南鳌头镇北淦(包括周边系列30多个村),为吴廷瑜次子吴以定支系具有代表性的播迁地,由吴廷瑜第9世孙吴进文(元朝浔州府太守超升布政)迁入开基。秉承吴廷瑜遗训,吴进文在北淦文昌庙题联“文章原孝友,烈武本忠精”,意为文树德明孝义,友善和睦;练好武功本领精忠报国。其后人将此联作为治家教子,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上村廷瑜墓东面有个将军岭,相传吴廷瑜生前每年底至次年初,参照军例,叫武师安排家人及佃农在此岭进行武艺演练和比赛,说“有道是马上安邦,马下治国,勤练武艺,退可保一方平安,进可为国立功”。北淦后人崇文尚武素有建树,亦得益于祖训的承传。年北淦武术队参加广东省武术比赛获13枚金牌、24枚银牌。
吴氏三大彭村
吴氏三大彭村都是承传吴廷瑜祖训的典范。
茂南彭村(包括周边系列彭阳社20多个村庄),吴氏后人铭记祖训,培育忠良,历代频出英才。吴廷瑜16世孙吴光翰,号东川,明代府吏,受后人尊崇,建东川祠以纪念并承传家训;清代吴廷瑜23世孙吴淑芬,号香山,承传祖训,治家有方,其孙吴元亨直隶州州同例授儒林郎,后人建香山祠以纪念承传。民国年间,吴廷瑜27世孙吴乃缵,字伟汉,时任广东省商会副会长,捐资办南洋民声报,声援孙中山革命事业,捐修梅江至坡头段大堤防洪,后人念其德,将该堤命名为伟汉堤。吴廷瑜33世孙吴作型,上世纪三十年代广东国民大学毕业,尊崇祖训,献身教育事业,一生创办3所学校,为培育下一代竭尽心血。吴作型之子吴华毅,*自治区供电集团总工程师,退休后回归故里,为家乡建设和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指导、规划彭村新农村建设,创办彭阳奖教奖学基金会等,深受乡邻赞许。优良祖训家风的承传,换来了茂南彭村诸多殊荣,如“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茂名市十大美丽村庄”等。
电白彭村,吴氏后人遵照吴廷瑜遗书所述之“立室家,诒谋耕读,开垦招民承佃”,于年由茂南迁入该村拓荒建业。解放后,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电白彭村成为电白区政府所在地。村人铭记“培国脉”、“保民心”的祖训,从国家大局着想,平价献出了祖先遗留下来的大部分土地用于国家建设。
高州南塘镇彭村,吴廷瑜后人承传祖训,孕育了一代淳朴仁孝诚信新风尚。村傍有一口观光鱼塘,设有一杆小磅秤,村民或游客到此塘钓了鱼,自己放秤上称,按时价自觉把鱼款投入收费箱内。人们称这杆秤为“良心秤”。澳门法治报曾以《良心秤称出美丽村庄》为题,专题报道高州彭村如何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圆建设美丽乡村之梦的事迹。“良心秤”还称出了一串串荣誉——“广东省文明村”、“省市廉政教育基地”、“茂名市十大美丽村庄”等。
高州大坡帅堂、南塘安沙村
高州大坡帅堂、南塘安沙村吴氏同属吴廷瑜次子之后裔,翻阅其家谱,或在儒林弟,均显示其后人对祖训的传承,“敦促后人效法先祖为国为民献功立业”,“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是谓八德,勤劳恭俭礼义廉耻国之四为”。
吴川市兰石镇百官山村
在吴川市兰石镇百官山村,吴廷瑜裔孙于清初年间开基建业,其后人承传祖训,培育了不少俊杰贤才。如吴永康随父吴汉豪迁台湾后,赴美留学获物理博士学位,年携妻赵玉芬博士回大陆报效祖国,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院士。历年来,该村外出人员不忘家乡建设,引导帮扶该村建成“湛江市文明村”、“湛江市最美村庄”。
吴川市肖山村
走进吴川市郊吴廷瑜后裔聚居地肖山村,村门楼的对联“谦让修德承祖训,开拓文明启后声”显眼夺目,给人以一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的气息。此外,在电白亭梓、堂砥,茂南乌石,广西潭龙等吴廷瑜后裔聚居的大村庄,亦形成其承传祖训各自的特色。
专家及后人述评
李爵勋(茂名市政协文史专员著名史学家):燕山墓、扶提庙、至德书院,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上村吴廷瑜的扶提文化,属于一种崇德文化,和当代国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符的。有关他的家训文化的挖掘和弘扬,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新文化建设很有借鉴作用,应继续深入挖掘。对当地历史变迁、民俗风情、经济社会发展、文化教育以及廉政官德建设等,都值得研究与借鉴。
姜桂义(茂名市社科联学者、《南方论刊》副总编):我们纪念吴延瑜和弘扬扶提崇德文化,就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把吴延瑜打造成茂名的文化名人名片,将对茂名人在实践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吴金清(茂南区政协原主席、区关工委主任):扶提崇德文化是吴廷瑜对至德精神的承传和发展,其遗下的重视文化教育的理念,对于启迪我们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对于建设文明社会等都具有借鉴和现实意义。我们要用这种优秀传统文化去教育青少年树立爱国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去发奋读书。
吴寿炎(茂名市原常务副市长):吴廷瑜扶提崇德精神概括起来是民族团结、忧国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