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补阴,六味地黄丸一马当先 [复制链接]

1#
小编导读

六味地黄丸,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甚至是不少人的至爱,个种原因嘛,自是不必言明。六味地黄丸的这一滋阴补肾的功效,也着实吸引了大波眼球。说起补阴,除了六味地黄丸,你还知道哪些中成药具有这一功效?不妨让本文的作者先给您介绍几个补阴小帮手吧!

六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黄24g,山茱萸、山药各12g,泽泻、牡丹皮、茯苓各9g。

功用: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牙齿动摇,足跟疼痛,小便淋漓,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方解: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可固精。三药相配,自养肝、肾、脾,为“三补”。配伍泽泻利湿以泄肾浊,防熟地黄滋腻之性;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茱萸之温涩;茯苓淡渗利湿,助山药之健运。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

配伍思路:三阴并补,以补肾为主;三药同泻,泻湿浊、虚热。

现代应用:肾阴虚证。

附方

知柏地黄丸

组成:六味地黄丸加知母(盐炒)、黄柏(盐炒)各6g。

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阴虚火旺证。骨蒸潮热,虚烦盗汗,腰脊酸痛,遗精等。

杞菊地黄丸

组成: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各9g。

功用:滋肾养肝明目。

主治:肝肾阴虚证。两目昏花,视物模糊,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

都气丸

组成: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6g。

功用:滋肾纳气。

主治:肾虚气喘,或呃逆之证。

麦味地黄丸

组成:六味地黄丸加麦冬9g,五味子6g。

功用:滋补肺肾。

主治:肺肾阴虚,或喘或咳者。

左归丸

组成:熟地黄24g,山药12g,枸杞子12g,山茱萸12g,川牛膝9g,菟丝子12g,鹿角胶12g,龟板胶12g。

功用: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主治:真阴不足证。头目眩晕,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舌干,舌红少苔,脉细。

方解:方中重用熟地黄滋肾益精;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鹿龟二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峻补精髓,其中龟板胶偏于补阴,鹿角胶偏于补阳,在补阴之中配伍补阳药,意在“阳中求阴”;菟丝子性平补肾。以上为补肾药组。佐山茱萸养肝滋肾、涩精敛汗,山药补脾益阴、滋肾固精,牛膝益肝肾、强腰膝、健筋骨、活血,既补肾又兼补肝脾。

六味地黄丸与左归丸的区别:六味地黄丸以补肾阴为主,适用于阴虚内热证;左归丸纯甘壮水,纯补无泻,适用于真阴不足,精髓亏损之证。“左归是育阴以涵阳,不是壮水以制火。”

配伍思路:补阴为主,补阳为运。

现代应用:肾阴虚证。

附方

左归饮

组成:熟地黄9g,枸杞子、山药各6g,炙甘草3g,茯苓4.5g,山茱萸6g。

功用:补益肾阴。

主治:肾阴不足证。腰酸遗泄,盗汗,口燥咽干,口渴欲饮,舌尖红,脉细数。左归饮与左归丸均为补益之剂,同治肾阴不足证。然而,左归饮滋阴补肾之力逊于左归丸,适用于肾阴不足之轻证。

大补阴丸

组成:熟地黄、龟板各18g,黄柏、知母各12g,猪脊髓、蜂蜜各适量。

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阴虚火旺证。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火旺之象)。

方解:证属阴虚火旺,阴虚是本,火旺是标。方中重用熟地黄、龟板滋阴潜阳,壮水之主;黄柏、知母苦寒,降虚火;猪脊髓、蜂蜜为血肉甘润之品,可以滋补精髓,辅助滋阴并制约黄柏的苦燥之性。

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的区别:左归丸是纯用补益之品,纯补无泻(虚火不旺);六味地黄丸是滋阴降火,育阴以涵阳(壮水之主);大补阴丸是滋阴降火并重(培本清源,适用于阴虚火旺甚者)。

配伍思路:滋阴药与清热降火药相配,培本清源,两者兼顾。

现代应用:阴虚火旺证。

炙甘草汤

组成:炙甘草12g,人参6g,大枣10枚,生地黄50g,阿胶6g,麦冬10g,麻仁10g,桂枝9g,生姜9g。以清酒(现在以黄酒代之即可)、水酒各半煎服。

功用: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止悸。

主治:①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脉结代。②虚劳肺痿。咳嗽,痰唾多,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方解:方中重用生地黄,滋心、肾、肺之阴血;阿胶、麦冬、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配炙甘草、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佐以桂枝、生姜辛温性散,以温心阳、通血脉,助运。用法中加酒煎服,意在以清酒之辛热,温通血脉,以行药力。诸药合用,使阴血足而血脉充,阳气足而心脉通,共成阴阳并补之剂。如此则气血充足,阴阳调和,悸定脉复。

配伍思路:重用滋阴药,辅以气血药充血脉,少佐辛散药以通运。

现代应用:心肺功能不全。

一贯煎

组成:北沙参、麦冬、当归身各9g,生地黄18~30g,枸杞子9~18g,川楝子4.5g。

功用:滋阴疏肝。

主治: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亦治疝气癥瘕。

方解:既然是肝肾阴虚,则用生地黄滋阴补血、补益肝肾,枸杞子、北沙参、麦冬补肝肾之阴,四药为补阴组;阴血同源,阴虚必有血虚,且补血可助补阴,故予当归身活血补血,助前药组补肝肾之功;肝肾阴虚会致肝气不舒、郁而化火(吞酸吐苦,咽干口燥),故佐以少量川楝子疏肝泻热,理气止痛。

本方与逍遥散的异同:共同点是都可以疏理肝气,以治肝郁不舒之胁痛。不同点是逍遥散疏肝养血健脾之力强,主治肝郁血虚之胁痛,伴有神疲食少;一贯煎滋养肝肾之力强,主治肝肾阴虚之胁痛,并见吞酸吐苦。

配伍思路:滋肝肾之阴为主,疏泻肝热为辅。

现代应用:肝肾阴虚之胁痛。

百合固金汤

组成:百合12g,贝母6g,麦冬9g,玄参3g,甘草3g,桔梗6g,白芍6g,熟地黄、生地黄、当归身各9g。

功用:滋肺肾之阴,清火利咽止咳。

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头晕目眩,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解:方中百合甘苦微寒,滋阴清热,润肺止咳;贝母润肺化痰止咳;麦冬甘寒,助百合以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玄参、桔梗、生甘草清热利咽。六药为“肺药”组,合力清肺热、化痰、利咽、止咳。生地黄、熟地黄并用,既可滋肾阴,又可清热凉血,使肾水旺而虚火息。当归、白芍养血和血,二药补气血,助益主药的药效。

配伍思路:滋肺肾之阴、清肺肾之火为主,养血助扶正、利咽助祛邪为辅。

现代应用:多用于感染后期的咳嗽、咳血。

⊙新媒体编辑:王丹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方剂配伍分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梁启军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