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钱人家的孩子,有的不仅仅是钱 [复制链接]

1#
北京青春痘权威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210311/8736814.html

鉴于我自己就是个平民家的孩子,有钱人家的孩子其实见得不多。所以对有钱人家的孩子是印象很匮乏的,所以我谈的也是我接触到的,我有限的见识认为的有钱人家的孩子(为了防止有人diss我说:瞅瞅你这井底之蛙,这算啥有钱人家的孩子……)。

小时候对于这类人群的想象通常也就是盯着电视那些豪门争斗剧或霸总爱上我这种小说想象一下,但也是如同幻想皇帝用金锄头锄地差不多。没亲眼见过的东西,不是自己体验过的东西,总是带着一层不信任的滤镜的:文化作品毕竟是对于现实的再加工,至于加工了多少人工色素进去那只要作者本人才知道。

而因为我家虽然不富有,但也不至于很穷,所以平时其实想象得也不多。毕竟深刻的需要的匮乏才能激起强烈的欲望,欲望无法在现实中满足,才能发展出想象。

后来,我读高中了,因为我”谈恋爱”比较早,14岁就有了初恋(用精神分析大师曾奇峰的话来说,早恋的孩子证明父母没有严重的人格障碍哈哈),资质又一般,导致成绩也就是一般般,尤其是生地会考一落千丈,结果连上普通高中都差点挤不进去。

我爸妈还是很舍得下本,直接给我送进去了一所市里的私立学校,我对它深刻的印象就是昂贵的学费——和那些普通高中相比。里面有很多孩子家庭情况看上去就不错,当时有两个特别引人注目的女孩子,因为长得漂亮又住在同一个寝室,莫名就成为了大家口中的“美女”。我带着嫉妒的心情经常在心中想:这不就是比我白一点,穿得好一点咯,五官也没见得比我们美啊。我和我朋友再打扮一下,根本不输他们好不好,你们这群没眼光不争气的人。

看,这就是我最初对这些家庭状况较好的孩子的态度,如同很多人对于金钱和权力的态度一模一样:既渴望,又评判。渴望成为他们,成为更多人眼中的焦点;又因为不敢面对这种渴望,而改装成为了评判的形式:你们这有啥了不起的还嘚瑟上了?实际上人家文文静静很有修养独自美丽,压根没嘚瑟)。

他们这模样也改变了我从那些垃圾小说里的得来的一个印象:有钱人家的孩子都是飞扬跋扈的,平时打交道也觉得其实人家家教挺好的,温文尔雅,落落大方。

于是我只能在学业上努力一把,终于挣回来一点荣光的照耀。但还没等我全面盛开的时候,其中一个美丽的女孩子已经通过玩什么飞机模型,保送上大学去了;另外一个已经出国读书去了。

可以想象我当时的目瞪狗呆,带着一丝沮丧:原来我们根本就不在一个赛道。不过后来想,反正也不在一个赛道,那我保持在属于自己这个阶层这个赛道上,努力去超越大部分人就行了。

再后来,毕业了我进外企后又辞职做了几年口译,主要是交传这种形式,因为工作的特殊,又认识了很多有钱的男人,对,主要是男人,因为好像做到高位的,掌握了大量生产资料的绝大多数就是男人,常常出现的景象是一群男人加我一个女人在那巡展啊,开会啊,吃饭啊,游玩啊一类的,记得前不久还有一个客户提起一次工作:“除了你,都是男的。”

然后某个有钱的企业主,因为工作走得比较近,得知了很多他孩子的信息:比如孩子其中之一的爱好,就是学高尔夫。这孩子学的高尔夫,跟了一个教练,平时学,然后到处去全世界全国各地去打比赛,好像是四五年下来,就花了六百万,教练平时车加油的钱都会一块出了。这也就是学高尔夫这一项的支出,还有什么拉丁一类的。

我:“男孩子学拉丁舞啊?他有兴趣啊?”

这位客户:“培养气质啊。老师是全省最好的老师。”

好的对不起,是我肤浅了。

某种程度上,送孩子去学个高尔夫相当于买个豪车进了XX车友会,认识了不同的人,但这些人基本又是差不多的社会资源的人,极具交换价值。扩展人脉要从娃娃抓起,当然我猜学点不一样的大多数人也学不起的,也是隐形的炫耀的一种方式,能极大满足自恋需要。但这也没啥好羞耻的,大家都这么干,只是根据手中有的东西,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

再后来,因为做一对一培训的原因,直接接触到了很多“有钱人家的孩子”,又一次在很多方面颠覆了我对这个群体的想象,其中一条之一是:有钱可以是一种很好的资源,但因为运用不当,也会成为一种限制。

这对应我自己关于有钱的信念。如果我们细细去探索,会发现,其实我们底层信念里,对于“有钱”延伸出来的非现实的判断是很多的。比如说:有钱人家的孩子,可能会缺爱啊,可能父母因为忙于事业没空陪他们。

大概率是这样,没什么空陪伴。比如说我的一位学生,他很难见到父母在家,家里三个孩子配备三个阿姨照顾。孩子很贴心地提醒我说:“妈妈说不能叫人家保姆,这对他们不尊重。”因为家里的企业不断发展和扩张,父母每天都几乎忙到晚上9点多才回来。

10岁的孩子每天忙啥呢?一天到晚上课,上培训班。暑期报了一大堆班:从学科培训,到奥数奥英,从小模特形体课到民族舞,画画,弹琴,和暑期夏令营野外冒险,大前年花了7万报个11天的英国游学还直接因为生病给浪费了,空余时间还要请个外教去家里直接上课练口语。

孩子学业不差,每门课都是A。身体素质长相模样也可以,画画跳舞更是手到擒拿。

唯一的痛苦是,小孩因为全部是被安排被外部动力取代,不想学的也得学,比较辛苦,一天到晚都在各种班级跑,从早上6点多忙到晚上9点,因为不停的大量的练习也要完成,有一段时间导致有些学习动力下降甚至有些抑郁,出现腰酸背痛的状况,和偏控制的妈妈关系很恶劣(因为妈妈忙于工作,无法在过程上把握到位,只能通过时间安排来监督),和我抱怨说:“我怎么这么命苦啊!”

我又一次目瞪狗呆:原来这也是一种命苦。对不起,是我又肤浅了。

我当时就想:孩子多苦啊,原来这么多资源和金钱的支持,也会带来这么多辛苦,也会导致这么不幸福的感受。嗯,心里又一次得到了稍许的平衡,毕竟我们小时候想学还没这条件。

后来,有一天我突发奇想,问他:如果你的生活的幸福程度满分是10分,你给你的生活打多少分啊?

他给出一个我完全没想到的答案:8分吧。

我不懂但我大为震撼:那你不是天天抱怨吗?

他:可是我想要的东西,不管要什么马上就可以有啊。实在我不想去的,妈妈也不会让我去的。

好的,我再次肤浅了。

我的信念变成了:有钱可以是一种很好的资源,但因为运用不当,也会成为一种限制,但整体还是有钱更好。就谈这个孩子的家庭来说,他可能面临着会被严格要求,会缺少恰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