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享读各位女神,春天来读李清照上海 [复制链接]

1#
裂变式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dashoubi.org.cn/e/wap/show.php?classid=2&id=257031
李清照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她前半生顺利富贵,后半生凄惨悲苦。不过,无论她正在经历着怎样的生活,她的作品却始终闪耀着最为迷人的光芒,照耀并且抚慰着年之后的人心。三八妇女节就要到了,你打算送身边的女神什么礼物呢?还没想好的话,不如给她推荐李清照的作品来读一读噢!腹有诗书是女性最好的保养品,早春十分,你准备好穿越时光隧道和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相遇了么?HereWeGo!音频由“侧耳SH”提供诵读:朱亚南(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播)惜花之意正是恋人之心李清照18岁与门当户对的丈夫赵明诚结婚后,感情很好,先来看她这首写闺阁相思的《如梦令》。词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你有没有想过,既然“浓睡不消残酒”了,又怎能知道“昨夜雨疏风骤”呢?其实这恰恰是李清照运笔的妙处。为什么听得那么清楚?是因为惜花之情,而这感慨春光易逝的惜花之情就是恋人的心意。同样,之所以在“雨疏风骤”的夜里一个人独饮怅怀,“浓睡不消残酒”,也还是因为惜花之情,这种满满的惜花之情,在静谧安详的清晨醒来,使得帘内人第一件关心的事情,便是她梦魂里萦绕不去的事情。于是脱口而出,“试问卷帘人”。问什么不用说,只看卷帘人的回答便知——“却道海棠依旧”。我们知道,帘内人要问的是什么了:昨夜风雨里的海棠花怎么样了?所以卷帘人才会以一句“海棠依旧”作答。卷帘人的作答越是显得平常、不在意,就越是反衬了昨夜听雨的那个帘内人,她的疑问,她的牵挂。正是因为这种难以释怀之情,李清照才或是反驳,或是自言自语,倾吐了她自己最重要的心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夜风雨摧折之后,那美丽的生命又如何能够“海棠依旧”呢!绿代表叶,红代表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是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分充足而茂盛肥大,瘦是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风吹而凋谢而满目狼藉。也有人可能会问,如此美好的姻缘,为什么在新婚燕尔、两情缱绻之际,不是幸福的生活描写,却是雨疏风骤中绿肥红瘦的感慨呢?事实上,新婚燕尔的李清照当然有开心幸福的描写,比如说她著名的《减字木兰花》就是要在心爱的丈夫面前与一枝花争春争美争艳,词云: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不过即使新婚,赵明诚身在太学,学业繁重,宋代的太学又是中国古代太学史上最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管理十分严格,赵明诚每月只能回家几次。所以写作这首《如梦令》的李清照,她身边的卷帘人也可能只是丫鬟。当然这个卷帘人,不论是丫鬟还是赵明诚,李清照在清晨醒来的那一刻,喃喃自语地说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时候,她那颗清澈通透敏感、对爱情充满希望但又不自觉之中因为幸福的爱情反生惆怅、反生忧思的少女心便如在目前了。越是在幸福里,越是在爱情里,越容易担心光阴的易逝,后来的人生经历竟然也神奇地验证着诗人的这份敏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我们熟悉李清照所写的很多情诗,但其实她不仅只是一个善写闺中之情、相思之意的伟大诗人,也是一个心怀天下、心怀家国的伟大诗人。靖康之乱,把李清照的人生,生生地劈作两段。金兵南下,北方战乱。她有一篇《夏日绝句》,写楚汉相争以明志,诗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五绝共20个字,真让千古男儿为之汗颜。有评论家说,写楚汉相争的诗句中,最好的就是上面这豪气干云的20个字。李清照不满南宋的投降主义,大敌当前,朝廷却在临安苟延残喘,“直把杭州作汴州”。一个女子在当时能够发出这样的时代强音,非常了不起!之后,李清照流亡江南,经历夫死物散(她和丈夫耗尽家财收集的金石文物),再婚,遇人不淑,又离异,贫病交加,身心憔悴,无儿无女,独身寡居,在世人的嘲讽与冷眼中孤独地度过了晚年。《声声慢》也是她晚年的名篇,是这样写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人生的富贵甜蜜的经历,在经历了家仇国恨之后,“愁”这个字在李清照的笔下显得特别的沉重,也让这个字千百年来第一次有了重量,例如这首《武陵春.春晓》写到: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首词是她晚年飘泊到金华时写的。春天来了,风光非常好,她“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听人们说双溪的春光明媚,自己也想去观赏一番,但是,担心双溪那小小的船啊,它承载不了我内心这么多、这么沉重的愁啊!从来没有人把“愁”写成有重量的。而这种情绪,在李清照的笔下,如此传神。不过,即使在那样的环境下,67岁的李清照,也曾经以一种极大的热情关心国事,她曾经为自告奋勇、欲出使金国、入虎狼之域一探虚实的韩肖胄写下送别诗。在诗里,她说:“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不仅写出诸多让后世耳熟能详的诗词,她还写了一部理论著作《词论》,这是中国词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理论著作。从唐到宋,李清照之前有很多词人名家,像唐五代的温庭筠、韦庄、李煜,宋代的晏殊、欧阳修、柳永等,都没有一个人写过词学理论著作。在这篇著作里,李清照以女子无羁的才华横扫须眉,一一评点前人。你体会到了么?这种女子表现出的不依附于任何人的英雄之气和独立精神,在李清照所处的那个时代、那个环境里,显得尤其难能可贵,也值得我们纪念。所以,当你软弱无助的时候,你要知道,在年前就有一位女子,她经历了中年丧夫、无儿无女、遇人不淑、牢狱之灾、散尽家财……孤独终老,但是她同样值得赞颂,因为她独立的思想与人格始终在历史的烟尘中散发着迷人的光芒,让你至今在吟诵她的诗词的时候,得到安慰。第13期荐书目录本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