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6552376715502314&wfr=spider&for=pc
俗话说“男不离韭、女不离藕”。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
今天,广医院妇一科副主任医师杜莹来和大家谈谈。
“男不离韭、女不离藕”是民间广为流传的说法,意思说,男人要多吃韭菜,女人要多吃莲藕。韭菜和莲藕本身就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这两种食物营养价值不同,分别对男女性身体健康有益。
其实,从中医和营养学的角度来讲,老祖宗的话不无道理。那我们先分别来看看韭菜和藕的功效和成分。
韭菜的功效
1、增进食欲:韭菜中含有植物性芳香挥发油及硫化物等特殊成分,散发出一种独特的辛香气味,能增进食欲,增强消化功能。
2、散瘀活血:韭菜的辛辣气味有散瘀活血的功效,有益于人体降低血脂,防治冠心病、贫血、动脉硬化。
3、润肠通便:韭菜含有大量维生素和粗纤维,能增进胃肠蠕动,治疗便秘,预防肠癌。
4、杀菌消炎:韭菜所含的硫化合物有一定杀菌消炎的作用,可抑制绿脓杆菌、痢疾、伤寒、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菌。
5、护肤明目:韭菜富含维生素A,不仅能美容护肤、明目和润肺,还能降低患伤风感冒、寒喘等疾病的几率。
6、补肾壮阳:古人称韭菜为“壮阳草”,可防治阳痿、多尿、腰痛膝软等肾虚症。特别是韭菜籽入药具有温补肝肾,壮阳固精,暖腰膝的功效。
中医古籍中记载的韭菜作用
《名医别录》:安五藏,除胃中热。
《食疗本草》:利胸膈。
《本草拾遗》:温中,下气,补虚,调和腑脏,令人能食,益阳,止泄臼脓、腹冷痛,并煮食之。叶及根生捣绞汁服,解药毒,疗狂狗咬人欲发者;亦杀诸蛇、虺、蝎、恶虫毒。
《日华子本草》:止泄精尿血,暖腰膝,除心腹痼冷、胸中痹冷、痃癖气及腹痛等,食之肥白人。中风失音研汁服,心脾胃痛甚,生研服,蛇、犬咬并恶疮,捣敷。
《本草衍义补遗》:研汁冷饮,可下膈中瘀血,能充肝气。
《丹溪心法》:经血逆行,或血腥、或吐血、或唾血,用韭汁服之。跌扑损伤在上者,宜饮韭汁,或和粥吃。
《滇南本草》:滑润肠胃中积,或食金、银、铜器于腹内,吃之立下。
《本草纲目》:饮生汁,主上气喘息欲绝,解肉脯毒。煮汁饮,止消渴、盗汗,熏产妇血运,洗肠痔脱肛。
《贵州民间方药集》:治年久喘哮,又可通经催乳。
韭菜的成分
看来男女都能食用韭菜。但需要注意的是,体质偏寒及阳虚的人更适宜食用,反之,体质属阴虚阳亢及热性病症的人不宜食用。
虽然韭菜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但不是多多益善。《本草纲目》就曾记载:“韭菜多食则神昏目暗,酒后尤忌”。韭菜的粗纤维较多,不易消化吸收,所以一次不能吃太多韭菜,否则大量粗纤维刺激肠壁,往往引起腹泻。
我们再来聊聊藕。
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煮食,是常用菜之一。藕也是药用价值相当高的植物,它的根叶、花须果实皆是宝,都可滋补入药。用藕制成粉,能消食止泻,开胃清热,滋补养性,预防内出血,是妇孺童妪、体弱多病者上好的流质食品和滋补佳珍。
藕的功效
生品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熟用补益脾胃,益血生肌。
1.清热凉血:莲藕生用性寒,有清热凉血作用,可用来治疗热性病症;莲藕味甘多液、对热病口渴、衄血、咯血、下血者尤为有益。
2.通便止泻、健脾开胃:莲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能与人体内胆酸盐,食物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合,使其从粪便中排出,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莲藕散发出一种独特清香,还含有鞣质,有一定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有益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复健康。
3.益血生肌:藕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含量也很丰富,有明显的补益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故中医称其:“主补中养神,益气力”。
4.止血散瘀:藕含有大量的单宁酸,有收缩血管作用,可用来止血。藕还能凉血,散血,中医认为其止血而不留瘀,是热病血症的食疗佳品。
中医古籍中记载的藕节作用
1、《本草纲目》:消瘀血,解热毒。
2、《本草求真》:藕节味涩。同生地汁童便。善止一切吐衄血症。忌铁。
3、《本草从新》:解热毒,消瘀血,疗产后血闷。
藕的成分
水分77.9克、蛋白质1.0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9.8克、热量84千卡、粗纤维0.5克、灰分0.7克、钙19毫克、磷51毫克、铁0.5毫克、胡萝卜素0.02毫克、硫胺素0.11毫克、核黄素0.04毫克、尼克酸0.4毫克、抗坏血酸(维他命C)25毫克。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故不分男女。
1.老幼妇孺、体弱多病者尤宜,特别适宜高热病人、吐血者、高血压、肝病、食欲不振、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者多食用;
2.藕性偏凉,产妇不宜过早食用;藕性寒,生吃清脆爽口,但碍脾胃。脾胃消化功能低下、大便溏泄者不宜生吃;
3.藕煎汤内服顺气宽中,炒炭可止血散瘀,用于各种出血症。
因此,男女性进食这些食物恰好可以调理身体,帮助改善身体的某些不良症状。
《黄帝内经·太素》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理论。但无论某食材多么富有营养及具有多高的补益作用,都不适宜过度食用及滥用,根据季节气候及自身体质适度食用才最相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