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精品补肾养肝防大病值得熬夜品读 [复制链接]

1#

第三章“人天相应”,顺应天时养肝肾

《庄子》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也强调三才之道,把天、地、人并立起来,且将人放在中心地位。一是强调了人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人存在于天地之间,一切生命活动,都与天地万物的变化相通相应。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天人相应”。人只有顺应着天地的季节、时节变化,才能与天地同存。这个道理早被古人们发现,并应用于养生保健。所以,我们补肾养肝,预防大病,也要顺应天时,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春天重养阳,补肾更助肝气升

春令时节,阳气自然升发,对万物进行催动。人存在于天地之间,与万物同在,与大自然息息相通,其中肝的疏泄条达也十分旺盛。因此,春天要注重养阳,以达到补肾助肝气升发的目的。

在春风的吹送下,经过一个寒冬的沉睡,大自然渐渐苏醒过来。因为万物的复苏,自然界变得生机勃勃,流水潺潺,草长莺飞,绿树抽芽,百花争放。为什么此景只有春季有,其他三季皆无呢?《庄子》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这主要是因为春令中的阳气自然升发,对万物进行催动的结果。《易经》中特别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在一起,特别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既表明人的重要性,也说明了人存在和立足于天地之间。一切生命活动,都与天地万物的变化相通相应,并要随着天地变化。这个道理自然也适用于养生。因此,在春天来临,补肾养肝也要顺应春阳自然升发舒畅的这个特点,把养阳当成重点。

在五脏之中,其中的肝属木,对应于春季。当春令阳气升发时,它也会顺应这个变化,不断升发肝气,让人一身之气机都变得通调。因此,春天养阳,要把养肝放在首要位置。

再则,人体的阳气主要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结合而成。“先天之气”当然指的是肾气,肾气分为阴阳两种,输布到全身,使脏腑等身体组织维持着正常的生理活动。肾阳就是人体的“元阳”,也可以说是“命门之火”。可见,春天养阳,补肾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综上所述,春天重养阳的目的就是为了补肾助肝气升发。那么,春天养阳要具体落实到哪些事宜上去呢?以下几个方面,大家一定要注意加强。

一是要保持心情顺畅。肝是身体的“将军之官”,有主疏泄、条达和主怒的功能。情志顺畅、情绪愉悦、精神乐观才有利于它的疏泄条达,使整个气机升降运行调畅,与阳气升发的大自然互为和谐,起到强身防病的作用。

二是要经常锻炼。春季阳气升发,天气温和,空气清新,是采纳自然之气的好时机,而运动则是养阳的好方法。再加上水流芽长、花红草绿的自然美景,令人心旷神怡,外出运动是最合适不过的。如清晨、傍晚,漫步于青草小径之中,行走于河畔及林间。春风无限好的假日,与家人朋友一起外出踏青赏花,登高望远,让身心融入大自然里,做到天人合一。

三是要注重饮食。春天养阳要遵循营养清淡,又可以促进阳气升发的原则。因此,我们最好多选择黄豆芽、绿豆芽、韭菜、菠菜、香椿、春笋、荠菜、葱、蒜、香菜、柑橘及蜂蜜等这些性温、味甘辛的食品,这样一来,还能起到清热解毒、散发积热的作用,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四是要防寒护阳。春天虽暖,但早春之际天气乍暖还寒,再随着春雷的炸响,春雨也开始淅淅地下起,以滋润万物,但难免有寒潮的侵袭。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养生都特别注重“春捂”,以做顺应气候的变化,及时地进行防寒保暖,维护身体中阳气,有效地抵御寒邪的侵袭,预防春季呼吸道传染病。不过,“春捂”也要有个度,不能整天都捂在棉衣、羽绒服里,汗流浃背。一定要根据天气预报来选择衣物或视寒热情况来添减衣物。

另外,春天养阳别忘了补脾,因为脾在五行中属土。土能生木,尤其是肝气的升发除了需要肾气这个“先天之气”作为根源外,也需要脾气这个“后天之气”不断补充,以免出现嗳气少食、口苦、胸胁胀满等肝旺脾弱、肝木乘脾、脾失健运的现象。一般来说,薏苡仁、高粱米、荞麦、扁豆、栗子、莲子、山药等都具有补脾的功效。

肝肾同养小妙招:放风筝

放风筝时的跑动、牵线和控制等可以促进身体的协调能力,从而达到生阳养阳、补肾养肝、通经活络、调畅气血、强身健体的目的。随着风筝高飞远眺,眼部肌肉能得到调节,既可以消除疲劳,又能养肝、促进肝功能的发挥。

夏天适当除热,保肝肾平安

生命之本,在于阴阳的平衡。因此夏天虽热,但也不能过度贪凉,而是要科学地将解热与养阳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适当除热、保障肝肾平安的目的。

随着春天的影子渐渐远去,春天的温暖也一度升温,摇身变成了炎炎夏日。而且我国大多数地区夏季都以炎热为气候特点,有的地方甚至还有可能缺水。我们的身体就相当于一个小大自然。《黄帝内经》还指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即自古以来,人体就与自然界息息相通,生命之本在于阴阳平衡。当身体中的阴阳维持着平衡,身心健康也才能有保证。那么,在炎夏这酷热难当的季节里,我们会感觉身心难受,烦躁不安。在这种情形之下,大家要如何来维持身体中的阴阳平衡呢?

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如何避暑除热。因此,每每在夏季来临之前,大家都准备好了各种清热避暑的物品和设施。但是,中医学却提出了“春夏养阳”的养生观点。对此,很多人都表示不能理解,尤其是在炎热如火的夏天里养阳,岂不是火上浇油吗?事实上并非如此。试想一下,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大家通常都会选择吹电扇、空调和吃生冷食物来达到降温解热的目的。这个时候,人们特别容易贪凉,而各种毛病也会接踵而至,如受寒引起腹痛、腹泻,或是冷热夹击,引起热伤风感冒等。所以,即使是在炎夏,要适当通过饮食、运动等方面来补补阳气。当然补阳不是一味纯补,而是要和除热科学地结合在一起。否则阳气补得太多,反而会伤阴。阴阳失衡,不利于心、脾、肺的健康,肝肾也难以安宁。

那么,在生活上、在饮食中要怎样做才能达到适当除热的目的呢?

第一,凉席不能睡得久,风扇不要开得过大,空调的温度也不要太低,以25~26摄氏度为宜,更不要开着风扇或是在低温、低湿的空调房里睡觉。

第二,雪糕、冰镇饮料等冷饮要适可而止,所有的饮食以不感到冷凉为宜。尤其是对于那些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只需要食用常温的食物。俗话说:天热食“苦”,胜似进补。因为苦味常与寒性相伴相随。而在中医五行养生理论中,苦味入心,所以清热宁心的作用较好。如果真的怕热,苦瓜、苦菊、莴笋等苦寒食物大家可以多选择一些,凉拌、清炒皆可。但在烹调之时,一定要记得适当地加些姜、大蒜等温性的调料,以防止寒凉过度。而且,这类食物更不能每顿必食,1次的食量也不可过大。每天1~2次,每人每次以克左右为宜。另外还要多喝凉白开,以补充津液。

第三,适当运动。因为气温高,天气炎热,动辄一身汗。所以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窝在家里或是找个阴凉的地方静静地坐一会儿,或躺下好好休息。其实不然,运动有助于排汗,也能起到散热解热的作用。尤其是长时间待在气温偏低的空调室内的人,更应该多加强运动锻炼。不过呢,运动的时间一定要选择好,一般以气温不高的清晨或傍晚进行比较适合。散步、慢跑、跳舞、打拳等都可以,以汗出透为宜。运动期间或是运动后,一定要多喝水,以补充身体水液的损耗。

总之,夏天虽热,但是也不能过度贪凉。要科学地将解热养阳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适当除热、保障肝肾平安的目的。

肝肾同养小妙招:热水洗脚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上面分布有全身的代表区和五脏六腑的反射点。炎热的夏天,每天临睡前可用热水洗脚10~15分钟。虽然夏天用热水洗脚当时会感到有点热,但洗过之后,经络畅通,就能渐渐感觉凉爽和舒适了。

湿热蕴蒸的长夏,别让湿热扰肝肾

长夏季节,湿热蕴蒸于天地之间。湿热之邪入体,可让脾脏不堪重负,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肝肾二脏也难逃湿热的困扰,引发各种病症。因此,长夏养生要以清除湿热为主要工作,确保肝肾不被湿热困扰。

在立秋之前的夏天,高温一天胜过一天,雷雨天气也越来越频繁。正是这个原因,叫人仿佛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桑拿天”就出现了。“桑拿天”就是喻指又闷又热又潮湿的“三伏天”。“三伏天”介于小暑和立秋之中,这段时间湿热蕴蒸于天地之间,是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古人还特地将之命名为“长夏”。因为古人常以五行来与五脏、五色、五味及四季相配。但是四季少一,故想出了“长夏”一季来作为弥补。所谓长夏,就是从夏天生长出来的意思。而且夏季与五行中的火相对应,而火能生土,所以长夏就属土。同时,五脏之一的脾脏也属土,又是运化水湿的重要脏腑,与长夏的气候特点十分相符。五季与五行相配既符合了大自然的规律,也显得十分完美。

湿热蕴蒸于天地之间,也很容易入侵我们身体内在组织,尤其是让脾脏不堪重负,受困于湿热之中,使得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不但会出现消化不良、呕吐、腹泻、头晕等病症,而且我们的肝肾也难以逃脱热的困扰。如果湿热扰于肝肾,胁肋灼痛、胀痛,目黄,小便黄,身黄,男性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遗精、早泄,女性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病症就特别容易找上门来。

所以,在湿热蕴蒸的“长夏”里,做好清除湿热工作,确保肝肾不被湿热困扰,也是补肾养肝防大病的重要事情之一。具体的除湿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除去外湿。下雨时,一定要及时关闭门窗。外出的人要及时避雨,不要淋雨涉水,如果不小心淋雨,那就尽快将湿衣换掉,并洗个热水澡,换上干净干燥的衣物。如果室内的空气实在太潮湿,那就把空调的除湿功能打开,或是在墙角等地放上一些石灰包、竹炭包等,利用它们的吸附功能来除湿气。在晴朗的天气里,不妨给家里的衣物、寝具做个“日光浴”起到除湿消毒的作用。也可以把窗门打开让阳光照进来,或是将它们拿到阳光下面进行晾晒等。

二是从饮食入手。因为强健脾的运化功能,及时消除身体中的过多水湿及湿热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所以,这个季节里绿豆、红豆、薏苡仁、黄豆芽、绿豆芽、冬瓜、荷叶、马齿苋、鸭肉、西瓜、香蕉等都可以经常食用。比如隔三差五地煮“绿豆汤”“红豆薏仁米汤”来喝,经常吃“炒豆芽”,每天吃几块西瓜等都可帮助身体排除湿热。

三是要促进排汗。湿热之气能进入人体,多是以皮肤毛孔及一些细小的经络为通道。既然如此,它们从哪里进来,我们就让它们从哪里出去。具体的做法有适量地吃些生姜,可以将生姜作为佐料,也可以特地煮“姜汤”或泡“姜茶”来饮用,这样最能帮助身体排汗。也可以通过运动的方式来排汗,具体的运动项目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但是运动的时间不可过多,每天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运动量也不宜过大。

总之,长夏季节不但十分炎热,而且湿气也很重,如能及时去除体内和外在的湿热之气,便能防止湿热下注,干扰或是困扰肝肾,对于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肝肾同养小妙招:金鸡独立

长夏时节大家可以经常练习“金鸡独立”来养生。自然站立,放松身心,两眼微闭。两手自然地放于身体两侧或是将双手手掌合并,举过头顶。然后任意抬起一只脚,用另一腿支撑身体,可以坚持1~2分钟,也可以量力而行。两脚相互交替2~3遍。每天1~2次。“金鸡独立”可以引气血下行,起到除湿热的作用。

秋天要滋阴润燥,肝肾之阴才不虚

燥是秋天的主气,燥邪损阴伤肺,久之肝阴、肾阴自然也不能幸免。因此,在燥邪当道的秋天,大家要加强滋阴润燥,既做到了润肺补肺,也避免了肝肾阴虚的发生。

每一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美。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夏渐渐落下帷幕,秋天开始浓墨重彩地登场了。说起秋天,火红的高粱,金黄的稻麦,黄绿的果树,黄红的果实,甚至是飘然的落叶……无不是人们心目中最美丽的风景。而且,凉爽的秋风催熟了农作物,让人们沉浸于丰收的喜悦之中。同时,它也带着一股肃杀之气,吹黄了树叶,吹枯了青草,让天地开始变得萧条。我们的身体也在随着季节的变化发生一系列变化,如皮肤莫名地变得干燥紧绷起来,头发也变得不再顺滑,甚至起了静电;嗓子很干或是经常发痒;感冒、咳嗽、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也似乎疯狂起来了……

(温馨提示: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

中医认为,人体之所以会在秋季里出现这些症状,都是秋燥伤阴的结果。从自然规律来说,燥是秋天的主气。燥邪伤人,多是从口鼻而入犯肺所致。因为肺是“上水之源”,同时又是一个“喜湿恶燥”的“娇脏”,比其他四脏来说,它特别需要水湿的滋养和濡润,自然,燥邪就成了它的头号“天敌”。燥邪犯肺伤阴损液,时日一长,必然会引起身体总体的阴阳失衡。而且五脏之间关系密切,肺阴一伤,肝阴、肾阴自然也不能幸免。所以,在燥邪当道的秋天,大家要加强滋阴润燥。

那么,如何来滋阴润燥,补肺润肺,补肾养肝呢?有人说多喝水,多吃梨等酸甜多汁的水果。这些方法都不错。在这里,我总结了一下,有四个问题需要大家注意。

一是滋阴润燥不宜过早。虽然从传统意义上来说,“立秋”就是秋天的开始。但此时天气依然很炎热且有些潮湿,身体也还没有完全从长夏的炎热潮湿中走出来。如果此时就大肆地进行滋阴润燥,反而会助湿生热,形成湿热,对于肺、肝、肾等脏腑都不利。一般来说,中秋以后天气才会转凉,燥邪也才真正开始。所以,滋阴润燥最好从中秋之后开始。

二是要先以食物滋阴润燥。秋燥对于人们的困扰,最先表现为皮肤干燥,口干舌燥。因此,除了涂些滋润霜来给皮肤滋润除燥外,首先要做的就是多喝水,而且每天要比在其他季节里多喝~毫升。秋梨、石榴、莲藕、萝卜、银耳、冰糖、蜂蜜等具有滋阴润肺功效的食物也是除去秋燥的上选食物,每天多吃些,可免去秋燥的伤害。

三是必要时用药来滋阴润燥。如果秋燥反应强烈,如出现了咽干口渴,嗓子或是鼻腔干痒、干痛等,那就有必要选择一些药材来进行滋阴润燥了,如具有滋阴清热、益气润燥功效的西洋参、麦冬、天冬、玉竹、生地黄、百合等。为了增强补益肺肾之气及养肝解毒的功能,还可以加入莲子、黄芪、人参、党参、白果、桑叶、桑白皮、三七、五味子、枸杞子等能补益脾肾及养血解毒的药物来配伍,或是交替服用。不过,用药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状况合理配伍,以保持润燥而不过为度。当然,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四是遵循“少辛增酸”的养生原则。与阳气升发的春季相反,秋天是一个收敛的季节,人体正是顺应这个变化,其气机开始由体表向内收敛。秋季对应于肺,肺气最为旺盛。其中肺属金,肝属木,金又克木,肺气太旺容易克制肝气,对肝功能造成伤害。酸味具有收敛的作用,可以帮助抑制肺气,让它不至于太旺盛,减少对肝的伤害。它本身又能入肝,可以养肝补肝。另外,辛味食物,是造成肺气太盛,出现或是加重上火、干燥、便秘等秋燥症状的主要原因。所以秋季要少吃辛味食物,多吃酸味食物来制约肺气,补养肝气。一般来说,在秋季里成熟的橘子、青苹果、山楂、柚子、石榴、葡萄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总之,秋天燥邪当道,要以滋阴润燥为主要养生任务,通过食养、药疗等方式,并遵循不宜过早和“少辛增酸”的养生原则来落实。这样才能既养好了肺,也能保证肝肾之阴不受到伤害。

肝肾同养小妙招:按压液门穴

将一手微握拳,掌心向下,在第四、第五指指间缝纹端处即是液门穴。按压液门穴10秒后放开,稍停,再压,持续1~3分钟。每日2~3次,有滋阴补肺、清热除燥等功效。当秋燥来袭,大家就可以用它来滋阴润燥,维持身体阴阳平衡。

冬令好补肾,温阳固本可防病

冬季是人体吸收和储存营养物质的大好季节,冬季与肾相对应,也是肾气最为旺盛的季节。因此大家可以趁着这个大好的季节补肾,以起到温阳固本、强身防病的目的,同时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风带着寒意,为大地吹来了冬季。因为冬季的气候以“寒”为特点。所以,有人欢喜有人忧。喜欢的人多身体素质较好,也相对能耐寒,而且他们都在期待着雪花的飘落,可以赏雪、玩雪。不喜欢人的,则多属于素体较差、不耐寒冷,也容易生病的。但是,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冬天都会顺时应季而来。当身处于天寒地冻的冬季,防寒保暖、保健防病就成了大家最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