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入睡困难、做梦多的问题,建议到神经内科、中医脑病科、心身医学科进行专业评估和诊断,结合胃肠的情况进行对症处理,养成良好习惯。具体做法包括:
1.早睡早起。
2.多运动、多出汗,让阳气多活动,“阳出于阴则寤”,所以,只有白天多活动,晚上阳气才能乖乖地回到阴经中,我们才能睡好。
3.按摩耳垂及手掌腕部的神门穴5至10分钟。
同时,可以服用助眠处方:
柴胡15g,桂枝10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法半夏9g,黄芩10g,白芍15g,茯神15g,炒酸枣仁30g,陈皮10g,黄连6g,阿胶(烊化)10g,陈皮10g,炙甘草10g。
服用7至14剂,水煎服,晚上服药前加一个鸡蛋黄冲服。
这个方子选用的是张仲景的柴胡桂加龙骨牡蛎汤,加用黄连阿胶汤,共同镇心安神,调节少阳少阴,能够减少心神的思虑和心胃有火对睡眠的影响。
如果做梦且记不住,用上面的方剂就可以了。
如果梦境和白天的经历一样,说明白天的事情延续到了晚上,可以加用莲子心5g、合欢花12g,可以清心火,降低大脑的运转速度。
如果梦境比较激烈,说明已经化火,甚至灼伤形成瘀血,我们将此称为“灯笼病”。
对于灯笼病,清代医学家王清任有一个著名的方剂,就是“血府逐瘀汤”:
柴胡15g,桂枝10g,川芎12g,川牛膝15g,法半夏9g,黄芩10g,赤芍15g,茯神15g,红花10g,陈皮10g,枳壳12g,当归12g,生地12g,桃仁10g,炙甘草10g。
服用7至14剂水煎服。
上面所有的方剂,针对的是一个基本的情况,使用时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判断,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胃不和则卧不安”,睡觉和吃饭都是人生大事,而这两者又密切相关。认真对待睡觉和吃饭,才可以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