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人?形体偏瘦,面色晦暗,眼眶发黑,口鼻暗淡,皮肤偏暗、色素沉着,经常出现疼痛、瘀斑,容易脱发,肌肤干或甲错,女性还多见痛经、闭经、或经色紫黑有块、崩漏。舌质发青发紫,有瘀点或瘀斑,舌下络脉曲张。这都是典型的瘀血体质。
哪些因素会导致瘀血呢?
中医认为,一般外伤会导致瘀血、手术会导致瘀血、受寒受热会导致瘀血,情绪变化也会导致瘀血,而且气虚体质等其他体质长期以往,也会导致瘀血。
瘀血体质的人,记忆力差,黑眼圈,而且黑眼圈多是由很多小点点组成,皮干甲错,欲漱不欲饮。这种人很容易患出血、癥瘕、中风、胸痹、肢体疼痛等疾病。
另外妇女需要特别注意:第一是如果舌象显示有瘀血,而嘴边还有“胡须”,那多半是内分泌有问题,第二是妇女怀孕后如果舌象显示瘀血体质,这是正常的,千万不要管她!
瘀血体质怎么调理?
瘀血体质养生应以理气疏肝,活血化瘀为原则。气滞血瘀型者应注意疏肝理气、调气化瘀,津液不足者养阴以活血。寒凝血瘀者应注意保暖。热毒血瘀者要注意清泻内火。
(1)生活调摄:居住环境要温暖舒适,避免寒冷;不可在阴暗、潮湿、寒冷的环境中长期工作和生活。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动静结合。多在阳光充足的时候进行户外活动,不可贪图安逸,以免加重气血郁滞。
(2)饮食调养:宜多食行气活血的食物,如山楂、金橘、桃仁、油菜、黑木耳、紫皮茄子、黑大豆、慈菇、海藻、海带、紫菜、醋等;多以玫瑰花、茉莉花泡茶饮,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作用;可少量常饮红葡萄酒、糯米甜酒。不宜多食收涩、油腻、寒凉冰冻的食品,如柿子、番石榴、肥肉、冰冻饮料果汁等。
(3)中药干预:代表方有桃红四物汤、大黄虫丸等,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生地黄、赤芍、当归、川芎、丹参、茜草、蒲黄、丹参、山楂等。偏寒者宜用三七、川芎、当归、红花、赤芍、桃仁、山楂等。偏热者宜用生地、茜草、丹参、益母草等。瘀血较甚者宜用乳香、没药;正气不足者可加党参、黄芪;气滞血瘀者可加柴胡、枳壳;月经不调者,可用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鸡血藤等。另外,还可以用桂枝茯苓丸、血府逐瘀胶囊、大黄虫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
(4)常用药膳:三七当归炖乌鸡:乌鸡1只,三七5克,当归15克,葱、姜、料酒、精盐各适量。将三七、当归洗净,清水浸泡1小时。乌鸡剁成长方形小块装入带盖容器。姜切片,葱切成大段。将三七、当归、葱、姜均匀地码放在乌鸡上,加入适量料酒、少许精盐,倒入浸泡三七与当归的水,水刚好没过乌鸡,盖上容器盖。上笼隔水蒸,大火蒸2个小时左右即可起锅。出笼后,拣去葱、姜,调入味精即可食用。
(5)常用穴位:常用血海、太冲、三阴交、足三里、气海、关元、中脘、合谷、膈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等穴位。可以针刺、艾灸、点压、按揉。
(6)泡脚方:苏木10g、桃仁10g、红花10g、丹参10g、艾叶10g、桂枝10g、香附10g、鸡血藤10g、牡丹皮10g、赤芍10g等(孕妇禁用)。泡脚每日1剂,水煎泡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