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生地黄
TUhjnbcbe - 2021/11/16 22:04:00

生地黄

Rehmanniaglutinosa.

来源:

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秋季采挖,去除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干燥生用。

相关名字:

生地,干地黄,苄,地髓,怀庆地黄,酒壶花根,密罐花根,山菸根,大地黄,大生地,小生地,细生地,根生地,地黄,怀生地,怀地黄。

产地:

主产于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性味归经:

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性状鉴别:

饮片生地黄

呈类圆形或不规则的厚片,外表皮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切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气微,味微甜。

主治病证:

1.热入营血,舌绛烦渴、斑疹吐衄。

本品苦寒入营血分,为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又其性甘寒质润,能清热生津止渴,故常用治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烦渴、神昏舌绛者,多配玄参、连翘、丹参等药用,如清营汤(《温病条辨》);若治血热吐衄,常与大黄同用,如大黄散(《伤寒总病论》);若治血热便血、尿血,常与地榆同用,如两地丹(《石室秘录》);若治血热崩漏或产后下血不止、心神烦乱,可配益母草用,如地黄酒(《圣惠方》)。

2.阴虚内热,骨蒸劳热。

本品甘寒养阴,苦寒泄热,入肾经而滋阴降火,养阴津而泄伏热。治阴虚内热,潮热骨蒸,可配知母、地骨皮用,如地黄膏(《古今医统》);若配青蒿、鳖甲、知母等用,可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津已伤,邪伏阴分,症见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如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3.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本品甘寒质润,既能清热养阴,又能生津止渴。用治热病伤阴,烦渴多饮,常配麦冬、沙参、玉竹等药用,如益胃汤(《温病条辨》);治阴虚内热之消渴证,可配山药、黄芪、山茱萸用,如滋?饮(《医学衷中参西录》);若治温病津伤,肠燥便秘,可配玄参、麦冬用,如增液汤(《温病条辨》)。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

使用注意:

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

2.《珍珠囊》:“凉血,生血,补肾水真阴。”

3.《本经逢原》:“干地黄,内专凉血滋阴,外润皮肤荣泽,病人虚而有热者宜加用之。戴元礼曰,阴微阳盛,相火炽强,来乘阴位,日渐煎熬,阴虚火旺之症,宜生地黄以滋阴退阳。浙产者,专于凉血润燥,病人元气本亏,因热邪闭结,而舌干焦黑,大小便秘,不胜攻下者,用此于清热药中,通其秘结最佳,以其有润燥之功,而无滋腻之患也。”

注:内容来自教材和网络,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相关阅读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配伍禁忌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千里光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白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生地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