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家庭医疗汗证治疗典型病例及临床体会
TUhjnbcbe - 2022/2/25 14:36:00

特别提醒:

患者情况各不相同,治疗应从实际出发,请在临床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照搬。

应大家的要求,我们把文章也做成音频了,方便各位收听

国医大师张震积数十年临床经验,创立疏调气机法,总结出一系列临床行之有效的方剂。本人有幸拜张老为师。在张老师的亲自传授下,运用于临床实践。疗效显著。现将本人临床运用体会及典型案例介绍如下。

朱某,男,49岁。于年7月21日初诊。

初诊:患者近半年出汗较多,活动时尤甚,进热食则可见颜面出汗如水珠,滚流而下。伴有乏力,心悸,腰酸痛,耳鸣,尿黄,并有夜间潮热出汗,手足心发热,烦躁易怒。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

中医诊断:汗证(气阴两虚证)。

治则:益气养阴,清热止汗。

方药:益气止汗汤加减,具体如下:

生黄芪30g,煅牡蛎30g,生地黄10g,

熟地黄10g,当归10g,炒黄芩6g,

炒黄柏6g,川黄连6g,五味子10g,

炙麻黄根10g,浮小麦30g,炙甘草6g。

服法:水煎服,3剂,2日服1剂,每日3次,每次ml,忌服辛辣油腻食物。

二诊:于年7月27日,服药3剂后,患者诸症减轻,自汗减少,仍有盗汗,腰酸耳鸣。守前方加生黄芪至60g,并加白术20g,防风10g,秦艽15g,地骨皮15g,山萸肉18g,续服3剂。服法同前。续服3剂后,临床症状基本消除,仍有少许自汗、盗汗。

三诊:于年8月2日,患者临床各种症状完全消除,但为巩固疗效,防止反复,继服上方3剂,汗证临床治愈。

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治疗体会: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闔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的病证。根据汗出的表现,可分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黄汗等。汗证的诊断比较简单,根据患者汗出异常的情况,一般不难做出诊断。自汗、盗汗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男女老幼,任何年龄,均可罹患此病。因绝汗、战汗、黄汗较为少见,本文暂不分析讨论。

临床中,一般认为“阳虚自汗,阴虚盗汗”,治疗单纯自汗,多以玉屏风散及牡蛎散加减治疗;治疗单纯阴虚盗汗,多以麦味地黄丸或秦艽鳖甲散加减治疗。但从临床来看,也有阳虚盗汗,阴虚自汗,甚则阴阳两虚,自汗盗汗皆有的。故张景岳总结前人经验,在《景岳全书·汗证》中提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临床实践中也可以见到,自汗久则可以伤阴,盗汗久则也可以伤阳,出现气阴两虚之证。据本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该患者自汗,盗汗兼而有之,气虚与阴虚并见,应诊为气阴两虚证。根据气阴两虚症状,本人以自拟“益气止汗汤”进行治疗。疗效较佳。

益气止汗汤组成:

生黄芪30g,浮小麦30g,生地黄10g,

熟地黄10g,当归10g,炙麻黄根10g,

炒黄芩6g,炒黄柏6g,川黄连6g,

秦艽15g,五味子6g,炙甘草6g。

方义:黄芪为君药(须用生黄芪,且用量须在30g以上),以补气固表,调和营卫;当归、生地、熟地育阴养血;浮小麦、炙麻黄根、五味子收敛止汗,共为臣药;秦艽、三黄泻火除烦,清热坚阴,是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是为使药,共奏益气养阴,固表止汗之功效。

《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自盗汗总结》云:“自汗表阳虚寒冷,阳实蒸热汗津津”。本方益气养阴与泻火清热并用,益气固表与养阴泻火相配,内外兼顾,使营阴内守,卫外固密,于是内热,外热皆可相应而愈。故本方对气阴两虚汗证的证治,既有别于阴虚内热,也不同于气虚自汗,而采用了泄火除烦,清热坚阴,使阴固则水能制火,清热则耗阴无由。再加以益气固表,收敛止汗,使阴阳互济,营卫调和,故收效迅捷,疗效显著。本人在临床中若见汗证,经四诊合参,确诊为气阴两虚证者,即使用本方加减,进行调治,疗效满意。

临床中尚可见久患失眠之人,每遇情绪波动之时常易自汗出,为心之阴阳失调所致。《难经》曰:“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此症即可用张震老师的疏调气机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效如桴鼓。

水平有限,谬误之处,敬请斧正。

往期推荐

《家庭医疗》泡脚用疏调,和失眠说拜拜

《家庭医疗》从疏调气机论治产后焦虑抑郁状态

《家庭医疗》国医大师张震疏调汤的临床应用体会

《家庭医疗》疏调气机法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应用

《家庭医疗》疏调气机汤治疗化疗后带状疱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庭医疗汗证治疗典型病例及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