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临床上很喜欢大量用生地黄,尤其是治疗热痹和虚痹。
只要对症一用就是百十克以上,此胆量和用法就是受已故姜春华大医的启示。
姜老临证治疗痹证,注重以肾为本,善用大剂量生地黄于温散蠲痹、祛风通络药之中,以凉血清营、养血补肾、滋阴润络,尤其治疗反复发作之顽痹,每获良效。
姜老认为生地川乌合用治疗痹证能相辅相成。
根据痹证的病因病机与临床表现,大体包括西医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性疾病等。
02
先生积几十年治疗痹证的经验,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主张扶正固本,强调以肾为本,运用补肾法为主治疗各种类型痹证;
并结合中西医结合科研实验研究,将大量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补益肝肾,强筋健骨功效的中药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勤于实践,勇于探索,地乌蠲痹汤就是先生自拟的一个治疗风寒湿热痹的有效方。
(生地60g制川乌9g威灵仙9g蚕砂15g秦艽15g乌梢蛇6g怀牛膝9g豨莶草15g五加皮15g独活9g)
方中制川乌先煎15分钟,每日1贴,水煎服,重者1日2贴,分4次服。
功能:滋阴活血,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行痹、痛痹、着痹以及化热伤阴的热痹所致的肌肉、筋骨、关节疼痛、麻木、重着、肿胀、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
03
方中以大剂量生地黄为君药,生地黄具有滋阴润络,凉血清营,补益肝肾之功,《神农本草经》有其“逐血痹”、“除寒热积聚”、“除痹”的记载。
先生用生地黄治疗顽痹一般用量在60~90g之间,最多可用至g。
其用意有三:
第一,生地甘寒,入肝肾经,可滋养阴血,补肝益肾,得酸平之淮牛膝,辛溫之五加皮协助,共同发挥补益肝肾,扶助正气的作用。
第二,风寒湿三痹中寒痹和湿痹均需辛温或燥烈之品方可消除,然辛温燥烈之品无不有伤阴耗血之弊。
方中的川乌、蚕砂、威灵仙、独活便是此类药物,得大剂量之生地,可缓和它们的燥烈之性,双向调节,取利祛弊。
第三,根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地黄有除痹作用,生者尤良,风寒湿三痹中行痹需以散风为主,佐以祛寒理湿;
但古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白灭”的理论,更须参以补血之剂,血不足者痹着不行,生地黄补血养血,补养充足,自然流通洋溢而痹行矣。
04
药理实验证实:
生地黄有延长抗体存在时间的作用,是促进免疫功能的药物,且又可调节抑制性T细胞的功能,从而阻抑自身抗体的形成,具有保护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
医案一痛痹患者:杨某,男,46岁。
病史:3年多来腰痛如折,右腿冷痛,肿胀麻木,屈伸不利,艰于行走,得温则减,遇寒则甚,气候交变尤易发作。化验:抗“0”u,血沉15mmih,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
刻诊:平素恶寒怯冷,口淡不渴,舌苔白而厚腻,脉象按之沉细。
证属寒湿人络,凝滞经脉,闭阻营卫。
治拟温经散寒,活血镇痛。处方如下:
制附子9g,桂枝9g,生地黄50g,威灵仙15g,晚蚕砂30g,秦艽9g,蕲蛇9g,当归9g,赤芍9g。
7剂药后,关节疼痛、麻木、发冷好转。守上方加黄芪30g,乳香、没药各6g,再进14剂,病人下肢活动自如,后用上法调治月余而愈,随访1年未发。
医案二湿痹患者:陆某,男,49岁。
刻诊: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小关节变形,疼痛,手足均见凹陷性浮肿,舌淡、苔薄白,脉滑。
以防己茯苓汤加活血药。
防己9g,黄芪15g,桂枝9g,丹参15g,当归9g,生地90g,蚕砂15克。7剂痛愈。
——《姜春华医案》
按:本例湿痹为主,若单用防己茯苓汤益气利水,浮肿改变不大;若辅以丹参、当归等活血药物,则浮肿显著减轻。蚕砂治疗痹证,无论风重、湿重均可用之。
《本经》云生地“有除痹作用”,大剂量用至90克,有类似激素可的松样的作用,而无激素的副作用。
医案三类风湿患者:郝某某,女,32岁;
病史:产后受风,双下肢关节疼痛不已,化验血沉风湿因子为阳性。
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予以布洛芬治疗,当时吃了止痛,过后仍犯,不除根,寻求中医治疗。
刻诊:人中等个子,虚胖面白,脉弦滑兼数,无力,舌红苔薄。
言之生完孩子,未注意受了风寒,自此双腿关节疼痛难忍,察双关节怕风不肿,饮食二便尚可。
中医诊断:血虚受风,郁久化热。
处方:
水牛角(先煎)30g生地60g丹皮12g赤芍30g忍冬藤30g海风藤30g石楠藤30g生黄芪g当归30g亱交藤30g生甘草30g徐长青30g仙灵脾30g
七剂水煎服日三次。
一周后复诊,双腿关节已不痛了,效不更方,继服五剂,痊愈。
——《古道瘦马医案》
END
来源:幸福中医文化编辑:张大夫
﹀
﹀
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