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黄
医案
患者:赵某,中年妇女,腰酸腿困,口干,五心烦热,耳鸣,记忆力减退。
曾在某中医研究所某老中医处服中药3个月,未见明显疗效。
此患者很细心,把每次的方子都留底,拿了一厚沓子叫我看。基本上都是六味地黄汤加减,辨证为肾阴虚,肾精不足,髓海空虚。
按理说,辨证用方都不错,但就是收效不大。
仔细研看了方子,山茱萸、山药一般为12g,余3味为6~9g。熟地黄的用量太小。于是根据我的经验,仍用六味地黄汤。
处方:六味地黄汤。
地黄(生地黄、熟地黄各半)90g,山茱萸30g,山药30g,茯苓12g,泽泻12g,牡丹皮9g
5剂。
服药后,各种症状都显著改善。
患者问方子和前医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服此药有效,而服彼药无效?我答之:关键是主药量太小,也许前医为求稳妥吧。
——古道瘦马医案
古道瘦马按:
临床上,我用熟地黄通常在45g以上,60g以上则生地黄、熟地黄各半,基本上3~5剂见效。
六味地黄汤中重用熟地黄这味药,可能有的人认为会太热太腻。这只是书上说的,实际上并非这样。
在多年的临床中,我认为“阴性缓,熟地黄非多难以奏效”,常开到50~60g或g以上,从未见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亦无出现过饮食纳呆之弊端。
总体感觉,熟地黄平、妥、善,重用无妨。
历史上擅长用熟地黄的医生很多,明代的张景岳外号就叫“张熟地”,在其所撰的《新方八阵》首处方中,含有熟地黄者占50首;
《本草正》中药物论熟地黄最多,共字。其用熟地黄时,轻则一两,重则四五两是常事。
受其影响,我在治疗肺病哮喘、慢性气管炎、肾病等中,常常是以六味地黄汤为主,重用地黄,往往取得佳效,从未发生不良反应。
对于不愿服汤剂的患者,在用成药六味地黄丸(浓缩丸)时,我的经验是,用1~2倍的量,疗效也是可以的,但总体还是赶不上汤剂。
总之,在用六味地黄丸(汤)时,一定要遵守原方比例,突出熟地黄,切莫喧宾夺主。只有这样,才能用好这首名方。
THEEND
——.02.07免费课更新——
(观看方法:扫描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