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9月,又迎来一个新学年。在第三十六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回访了几位本报曾经报道过的乡村教师。“骑手校长”罗长石不用再担心孩子们上网课信号不好了,高永起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学弹钢琴,90后特岗教师任明杰继续写着他的从教日记……
我们为他们对教育的执着而感动,也为他们身边发生的变化而欣喜。从点滴变化中,我们感受到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加强。
——编者
图①:罗长石为学生讲解植物知识。
高健摄
图②:高永起教学生弹钢琴。
资料图片
图③:任明杰在上课。
王宇摄
江西省万载县新竹小学校长罗长石
“骑手校长”仍在路上
记者戴林峰
今年2月,受疫情影响,江西省万载县新竹小学不能如期复课,当地组织起线上课堂,但5名学生所在的村组没通有线电视,网络信号很差。校长罗长石承担起递送课件的任务。他每天把课程翻录后拷进U盘,再骑摩托车送到学生家,一天往返20多公里山路,“骑手校长”的称呼由此传开。本报年3月10日曾刊登报道《校长为何变“骑手”》。
3月,当地移动通信部门为最偏远的几个村民小组增设信号塔,并加装了信号发射设备。
9月初,江西省万载县高村镇新竹小学的59名学生全部平安返校,校园恢复了往日生机。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骑手校长”罗长石几乎没歇息。他每天骑车在崎岖的山路上往返,对分散在12个村民小组的学生们逐一家访,并坚持为3名来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学生补习功课。
“山里娃底子薄,放假也不能放松,得迎头赶上!”罗长石说。他心里明白,设施和措施固然重要,可教师同样不可或缺。针对孩子们在网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他及时上门辅导,耐心细致地答疑解惑。
5月11日,新竹小学复课后,罗长石的压力更大了。既要补上教学任务,又要做好疫情防控。清早,太阳才刚刚冒个尖,罗长石就站到了校门口,为师生们逐一测量体温,反复叮嘱大家戴口罩、勤洗手。
一天的教学任务结束了,罗长石却还不能走,他背起十几斤重的喷雾器,逐间教室、逐个角落反复消毒。
7月6日,新竹小学放暑假。罗长石说,要把孩子们的功课巩固好,还要付出更多努力。新竹小学二年级学生廖辛婧以前在家做作业时,遇到不懂的题目急得抹眼泪,父亲干着急帮不上忙。暑假期间,罗长石每周两次上门为廖辛婧辅导作业。廖辛婧不仅把上学期的功课复习了一遍,还预习了新课本。
新学期,罗长石仍然忙碌,“6名毕业班学生即将面临小升初,9名一年级新生才刚入学,希望新学期有新气象。”迎着朝阳,罗长石快步走向操场,孩子们正在那里列队集合,升旗仪式即将开始。
河北省临城县赵家崇小学教师高永起、葛英芬
呵护山里娃的艺术追求
记者马晨
年,高永起退伍返乡,到河北省临城县赵家崇小学当代课老师,几年后,妻子葛英芬也来到这里,夫妇俩通过考试转为公办教师。
30多年来,他们坚守在乡村小学,把一拨又一拨农家娃送出山村,学生中有多人考进大学,30多人考上研究生。本报年9月11日曾刊登报道《太行山里的“孩子王”》。
今年,赵家崇小学地面全部硬化,增添了娱乐设施和体育教学器材,还安装了“专递课堂”设备。
太行山腹地初秋的清晨,有些许凉意。9月1日早上7点半,河北省临城县岗西学区赵家崇小学校长兼老师高永起和妻子葛英芬准时站在学校门口,迎接二年级学生返校和一年级新生到来。
时隔一年,记者再次造访这里,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夫妇二人依然饱含对教育事业的热爱;陌生的是,一年来,学校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去年10月,北京一所围棋学校向赵家崇小学捐赠了一批图书、一架钢琴、一把吉他和一台电子琴。钢琴的到来,在学校引起不小“轰动”。“山里的孩子,也有艺术追求。”高永起说,一下课,孩子们就好奇地围在钢琴四周。高永起看在眼里,决心学弹钢琴。
课余时间,他一边自学,一边带着孩子们弹琴。从音符到乐曲,高永起和学生们一起成长。“孩子们的兴趣多种多样,好的教育应该是发掘并帮助学生发展潜能。这架钢琴让我意识到,应该更注重对孩子们的美育。”高永起说。
二年级教室里,网上教学交流正在进行,网络那头,县城实验小学的省级优秀教师刘娟正在授课。今年8月,临城县投资万元,建成了以县第二小学、县实验小学为中心,涵盖全县42个教学点的“专递课堂”,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利用‘专递课堂’教学可以满足农村教学点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的需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临城县教育局局长王秀海说。
“过去,赵家崇因穷有名;现在,尊师重教是俺村的名片。”赵家崇村*支部书记赵力军说,今天秋季开学,有6名在县城上学的孩子转回村小学。
河南省封丘县大辛庄小学教师任明杰
收获幸福感和成就感
记者朱佩娴
90后特岗教师任明杰,在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大辛庄小学教书。到学校的第一年,他就把所带班级的成绩从全乡10个小学中的倒数第二名,提高到正数第三名。孩子放学了还想留在学校写作业,因为有任老师陪着他们做功课。本报年9月6日曾刊登报道《从不想留到不想走》。
如今,任明杰已经在这所学校工作了6年,6年间,他写下了50万字的从教日记。
“我在办公室观望了许久,不敢进教室——我们班还是原来的30人吗?有几个要转学的,他们都转走了吗……我焦急地踱来踱去。”开学第一天,任明杰在日记里写下了自己的忐忑。“学生无论走到哪里,只要能够健康成长,就没有什么好遗憾的。”尽管只转走了两个学生,但任明杰的字里行间充满不舍。
在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大辛庄小学教书6年,任明杰对这里充满感情。他说,这两年,学校发生了很大变化:危房全部得到改造,新的教学楼也建了起来,教室里配备了白板和空调,学校的人数也翻了一番,“这是我几年前不敢想的。”
近两年,很多学校向任明杰发出邀请,但他还是选择了留下。他说:“最初来到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想过离开。但学生的眼神、家长的信任、同事的帮助、领导的支持,让我在这个小乡村感受到了温暖。有温暖的地方就是家,所以我选择继续留下来。”更让人欣喜的是,他结识了一位女特岗教师,两人组成了家庭,今年5月,他们的儿子出生了。
入选教育部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荣获河南最美教师称号……这两年,任明杰获得了不少荣誉。“我现在明白了,那些经历过的磨砺,都是难得的收获。”任明杰感慨道。
“教师有积极阳光的心态,教出来的学生才会是积极阳光的。也许这就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吧——既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自己。”任明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