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影响高考成绩的因素有很多,所以身为教育工作者的老师,生怕学生因为一步走错而影响最终录取结果。
从传统高考走向新高考模式后,高中生起初以为可以随便选课了,不料之后发现限制还真多。渐渐地高中生在经历了短暂的兴奋后,又不得不向重重束缚低头。
在新高考选科的众多组合中,有一些组合被称为黄金组合,比如物化生被称为黄金学霸组合,物化政被称为黄金专业组合,史政地被称为黄金文科组合。而有一种组合非常不受老师推荐。
新高考模式下,为何不建议选“物生地”,不同年龄老师有不同解释!
新高考模式下非常不受老师推荐的组合就是“物地生”,在新高考3+1+2模式中,物理占据着理科中的重要地位,而地理一直被多数理科生认为是最好学的文科学科,生物就有点鸡肋。
从学习难度上来看,“物生地”组合的学习难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从选择热度来看,“物生地”并不是热度最低的,但为何不建议选“物生地”,不同年龄老师有不同的解释。
年轻老师这样说:在改革下物生地,可选专业缩减了很多,虽然它学习难度小,但是因为再选科目是要赋分的,所以最终的高考成绩不见得比选择学习难度大的组合更占优势。
年龄老师就是温柔,直接通过数据将物生地最大的弊端说了出来,同时又担心学生因为不了解高考赋分而多说了几句。这样的解释多半是可以点醒听话的学生的,但教龄稍长的老师就没这么好脾气了。
工作了15年的老师这样说:还给我选物生地,说了几遍了,可选专业少,想要在文科专业中随便挑吗?如果想要选择文科专业又何必选择物理,那还不如直接把物理换成历史了。
这个年龄的老师话糙理不糙,更直接地告诉学生选择这个组合之后填报志愿的弊端。而很显然学生既然愿意选择了很难学的物理,将来多半不会甘愿学习文科专业,不听话的学生也应该被点醒了吧。
工作了25年的老师这样说:这样选,还想不想考大学了!虽然说得有点夸张,但是简单明了,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学生未来的关心和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不过要是多说说原因就更好了。
相信很多学生也从自己老师那里听到过一些关于不建议选择“物生地”的原因。也一定会有一些学生觉得老师这样说就是在小题大做,其实笔者认为选学科的学生就像要过河的小马。
少了“化学”的物理组合,真的就不应该选吗?“这类”考生除外
物化生和物生地同样是理科组合,但是后者少了“化学”就真的不应该选择吗?其实在改革之前物生地组合还是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对于喜欢学习地理的学生,可谓如虎添翼。
但改革后物理和化学在更多专业的选择上被“捆绑”,导致学生即便物理满分也会因为没选化学而落选。这样的操作自然是为了为难学生学两个难度系数大的学科,而是专业授课需求。
笔者认为物地生组合还没到不应该选的地步,如果考生在明白了这个组合的所有弊端之后,仍旧可以找到非他不选的理由,那大可以去尝试,没有人规定伟大的地理学家不能精通物理。
笔者个人不建议学生选择物地生组合,但这类考生除外,他们就是对这三门学科十分喜欢的考生。笔者一直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才能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但如果是因为担心学不好化学就选物生地,就太亏了。
化学就像一只“纸老虎”,这些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化学成绩
学生要在好奇心地驱使下学习化学。学生学习化学的入门课程会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心态,学生要在入门期间带着好奇心去学习,而不是为了完成枯燥的学习任务。
学生要善于透过基础知识做总结。化学除了有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还有很多要通过理解去举一反三学习的内容。建议学生在总结中去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反复做遇见过的重点题型。
笔者寄语:新高考模式下,新高考模式下物生地组合的弊端确实很多,老师会千叮咛万嘱咐也是对学生负责任的表现,但并非物生地组合就一定不能选择,希望你没选错。
以上就是这期的全部内容,你会选择物生地组合吗?
(为大家分享最新最热的教育资讯,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