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王永端
什么是尾菜?
尾菜是指新鲜蔬菜在采收、加工、运输、销售时所必须去掉的残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烂菜叶子”。
夏秋季是蔬菜收获的主要季节,一个事实是蔬菜收获之时,青岛也有大量尾菜被抛弃在田间地头、堆积在河道,滋生蚊蝇,腐烂臭味空气中弥漫,甚至成为老鼠的天堂。
蔬菜尾菜处置任重道远
针对一些蔬菜产区和农村存在的上述不容置疑的现实,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李彦明曾指出,让尾菜变废为宝,进行有效利用,迫在眉睫。
根据官方公布数据,青岛年蔬菜总产量为.8万吨,年蔬菜种植面积达万亩。两份数据背后表明,青岛每年产生的蔬菜尾菜至少在百万吨以上。
面对这场“迫在眉睫”的尾菜治理新革命,青岛当如何应对?
■那些被倾倒了的尾菜
炎炎烈日中,一些从菜地里运回的胡萝卜、青萝卜和萝卜缨就这样倒在自家门口和马路上,有些青萝卜已经腐烂,甚至引来了苍蝇和老鼠。这一幕是半岛全媒体记者在青岛一村庄看到的。
“残萝卜,人不能吃的就喂牛羊和猪等牲口,牲口吃不了也就腐烂了。”该村一名村民说。
将蔬菜的尾菜或残菜从农田里运回进行晾晒,或者喂牲口,这是一些蔬菜种植散户处置烂菜的一种方式。
与这名村民不同的是,大葱种植户林明礼收获3亩大葱后,葱地里残留了数千斤被剥掉的葱叶和葱杆的外皮。他习惯将这些散落在菜地的外皮称为“垃圾”。
青岛某地被抛弃的蔬菜尾菜
“这些垃圾根本没有用,牛羊都不吃,埋在地里生地蛆,也产生菌类。”林明礼说,“收了大葱就得赶紧将这些‘垃圾’运出去,不然几天就在地里烂了。”
为了处置这些“垃圾”,林明礼不得不将这些葱叶用农用车运到离菜地很远的偏僻密林处,将这些“垃圾”倒掉。
在林明礼看来,能将葱“垃圾”运到远处倒掉,算是一种“很讲究和很文明”的行为。他说,其实在农村,还有一些“不讲究”的菜农,这些菜农会随手将大量的葱垃圾倒在农田一边,甚至是一些河道和沟渠里,任由蚊蝇、蟑螂和一些害虫滋生,这些被大量倒入河道的葱垃圾不但污染环境,还可能在暴雨降临后堵塞河道或田边的沟渠。
林明礼所说的“不讲究”,实际经常在一些蔬菜种植区上演。
身为青萝卜和白萝卜专业种植户的张林强,每年的萝卜收获季,当外地客商将萝卜按照地块估价,机械化收获之后,大批小型萝卜和残品滞留在地里。
“小型萝卜和残品收购商不要。”张林强说,“送给村民,村民都不要。运回家,没地方存,还白搭上运费。”
无奈的张林强会雇人将这些没人收购的残品、次品逐个拣出,顺手倒在地堰下。殊不知,这些堆积成山的残萝卜腐烂的同时,也成了老鼠的天堂。
青岛一农村蔬菜残品被当街晾晒
面对这些被丢弃的萝卜,张林强承认“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环境”。
张林强说,一亩地产生的残品就有一两千斤,他的六亩地也得近万斤。
■一个蔬菜种植大户的苦恼
在尹长勇的眼里,张林强地抛掉的蔬菜尾菜是“小打小闹”。
尹长勇,青岛某地蔬菜种植大户。如今的他种植的白菜、圆葱、芹菜、花菜、胡萝卜、青萝卜、甘蓝等蔬菜达余亩。
尹长勇说,蔬菜的收获季节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8月和10~12月间。这8个月,每个蔬菜种植户和蔬菜种植区将产生大量的尾菜,这些尾菜很大一部分最终成为数量惊人的蔬菜垃圾。
“以大白菜为例,大白菜产生的尾菜可达40%。”尹长勇说,“也就是说,一棵10斤的大白菜收获后,砍掉根、剥掉多层外帮,剩余仅有6斤甚至不足6斤,其余的4斤或4斤多最终成了垃圾。”
被抛弃在河道的尾菜开始腐烂
以马铃薯为例,收获马铃薯后将剩余大量的茎、叶、根以及无人要的次品,重量将超过可用的马铃薯。同样,一棵花菜,除去叶子、茎,也产生大量的垃圾。
以尹长勇这个蔬菜种植大户为例,他的亩菜田每年约产蔬菜吨,而这吨蔬菜背后将产生至少1吨以上的尾菜。为了这1吨尾菜的归宿,尹长勇可谓耗费心思。
“如果种植三亩两亩,可以像小型种植户一样将尾菜随手处理。”尹长勇说,数年前他种植规模亩以下时,曾将蔬菜的尾菜偷偷拉到荒郊野外倒进大坑、沟壑甚至是河道,可这些年因环保整治的原因,倒入河道和荒郊野外的情况很少在他这里发生了。
“将一卡车白菜帮倒入河沟,将承担很大的风险。”尹长勇说,“老百姓会举报你人为污染环境,被查处的结局就是严罚。”
白菜帮这类尾菜腐烂后,产生的大量臭液不光招致蚊蝇、地蛆、老鼠,有害菌对土壤和周边植被也具破坏作用。
为了处置千余吨蔬菜尾菜,尹长勇几乎每年都会在旷野上用大型挖掘机挖坑,将尾菜进行深埋。但挖坑深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尾菜的去向。尹长勇不否认,他会安排工人将一些环境危害甚微的尾菜或茎叶倒入偏僻地带或晒干或风干。
被抛弃在河道的蔬菜尾菜开始腐烂
除了种植蔬菜,尹长勇还是蔬菜收购、加工与出口商。一年四季,尹长勇的大型冷库外总有忙碌的身影。一年四季,从他的冷库里走出的蔬菜达万吨。这万吨被收购来又走出去的蔬菜同样产生大量尾菜。
为了处置冷库门前的尾菜,他甚至央求全村村民随时到他的冷库门口运走尾菜喂鸡、喂牛羊。但随时到来的村民,仍不能消灭他堆积如山的尾菜。
■年产尾菜百万余吨
青岛莱西市某村,是一个种植0亩蔬菜的大村。该村支部书记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亩蔬菜每年将生产3.2万吨蔬菜,其中产生的蔬菜尾菜达近1.5万吨。
位于莱西市店埠镇的东庄头蔬菜批发市场是莱西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该批发市场在青岛蔬菜批发界也举足轻重。市场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天从这里走出的蔬菜高达吨,一年下来,整个市场的蔬菜批发量可达20万吨。这名工作人员称,这个每天进出吨蔬菜的大市场的背后,同样会产生大量蔬菜垃圾。
即墨区移风店镇是青岛蔬菜的重要产区之一,该镇年产蔬菜60万吨,60万吨的背后产生的蔬菜尾菜等废弃物,数量同样庞大。
青岛一农村尾菜被当街晾晒
尹长勇说,通常情况下每吨蔬菜产生约0.3~0.4吨的尾菜,尾菜的产出率约占蔬菜的3~4成。
国家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年我国蔬菜总产量8.17亿吨,尾菜约占总产量的51%。
青岛官方公布数据显示,年青岛的蔬菜总产量为.8万吨,年蔬菜种植面积达万亩。
上述两份数据背后表明,青岛每年产生的蔬菜尾菜至少在百万吨以上。
多年来,尾菜的去向、消化和治理不光让小规模蔬菜种植户头疼,更让尹长勇和青岛的众多“尹长勇”们头疼。
同样,在一些基层看来,夏秋季蔬菜尾菜治理着实让菜农和官方“大伤脑筋”。
早前,《半月谈》、央视等媒体均对我国一些地方的尾菜处理不当产生垃圾,进行过报道。
“尾菜处理不当将导致环境污染,河道阻塞、病虫害传播和资源浪费。”青岛一业内人士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久而久之还将造成资源浪费等长期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问题。”
上述这位人士的观点不是危言耸听。
半岛记者在青岛某镇采访时发现,一个河床上堆积了大量的白菜尾菜,而这些暴露在高温下的白菜尾菜已经开始腐烂,腐烂的尾菜上聚集着蚊蝇,现场弥漫着臭味。
被抛弃在河道的蔬菜尾菜开始腐烂
“这些白菜帮不知道是何时倾倒到这里的,”附近一名村民说,“风一吹,空气中弥漫着臭味,走在河边得捂着鼻子。”
同样是在某镇,一些马铃薯的根茎被倾倒在了河床上,由于堆积过多,这些马铃薯根茎有些已经腐烂,有些已经晒干,而小河里则积着污水。在一条土路旁,一些瓜秧被堆积着,同样开始腐烂。
“如果这些尾菜或瓜秧能有去处并妥善处理,就不会在河床上堆积腐烂。”附近一名菜农告诉记者,不能否认,如今相当一部分菜农仍沿用多年前将尾菜随手倒掉等传统的处置方式。
■多地曾受“尾菜困境”夹击
事实上,尾菜的消化与治理不光让青岛的菜农和一些基层头疼。
聊城市阳谷县是鲁西农业强县,也是蔬菜生产大县,每年的蔬菜种植面积达50万亩,总产量达万吨,万吨总产量背后产生的大量各类蔬菜尾菜,曾一度致当地环境污染、河道堵塞和病虫害传播。
大蒜之乡金乡县常年种植大蒜60多万亩,每亩大蒜可产0.8吨新鲜大蒜秸秆,全年所产的50余万吨大蒜秸秆,因没有去向和处置方式让当地头疼。
湖北省松滋市产生的大量蔬菜尾菜,也曾让当地菜农和官方皱眉。
蔬菜尾菜在乡村处理艰难
面对每年产生的百万吨的尾菜,阳谷县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人员到各乡镇开展调研,摸清实情,研究探索科学处理方法,邀请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院长等专家和技术团队到阳谷县指导,启动蔬菜尾菜综合处理利用试验示范点,在重点乡镇及规模化蔬菜基地建设尾菜发酵处理沤肥池,发放奖补资金。让菜农认识到尾菜综合处理的好处,主动参与尾菜处理利用。同时整合乡村振兴财政资金多万元,招标采购尾菜处理专用腐熟菌剂吨。这一系列举措有效遏制了尾菜乱堆乱放污染环境的现象。
金乡县将大蒜秸秆统一收购并加工,成为全县50%以上规模羊场的粗饲料,每年可以多饲养20多万只羊。
湖北省松滋市,则将一度头疼的尾菜打造成为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一环,配备专人对蔬菜基地的尾菜进行收集,建沼气池,打造成沼肥利用水肥一体化工程。
寿光市作为我国菜篮子的重要产区之一,也曾受“尾菜困境”夹击。之后,当地官方专门组织人员对当地的尾菜总体情况以及处理模式进行了专题调研。根据该调研报告,当地制定了多种方式消化尾菜。比如黄瓜,在瓜秧结果1个月之后,主要将5~10cm不好的黄瓜除掉,这些农户会将残品送到市场上以更便宜的价格出售,废瓜菜用于腌制酱菜。对于叶菜产生的尾菜,主要用来饲养牲畜。还有一些尾菜,则入了沼气池。
■如何应对尾菜革命?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所副所长邹国元认为,蔬菜尾菜产生废物后具有较高的含水率,挥发性固体含量高,降解不当会产生恶臭气体,对大气产生污染,同时容易滋生蚊蝇、传播细菌,影响环境卫生,影响人体健康。
面对当地滚雪球般的尾菜给环境带来的压力,身为青岛某地人大代表的梁斌曾专门向人代会提交议案,呼吁尾菜治理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梁斌说,一直以来,他期待着相关部门对尾菜治理进行调研,拿出切实可行的处置方法,让尾菜的臭味、蛆虫、细菌从田间地头、河道消失或减少,让一些农村夏秋的空气不再有蔬菜腐烂臭味的侵袭。
蔬菜尾菜当如何变废为宝?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李彦明曾提出,将尾菜通过超高温好氧堆肥技术转化为有机肥料重返土壤,既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还能强化土壤有益微生物种群构成,提高土壤活力。
李彦明说,尾菜在70℃超高温条件下,既灭活病毒类病原菌,又避免因温度过高影响堆肥正常发酵。通过原料调节、氧气供应、补充混合微生物菌剂等技术集成,最终破解尾菜无害化不彻底的难题。
上述理论如今在青岛开始尝试与应用。
早在之前,即墨区农业农村局针对蔬菜尾菜的处置,进行了大胆地探索。
即墨农业农村局在蔬菜尾菜处置中探索出新路
植保土肥站站长王志葵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他们此前与青岛和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协生物”)一道,将即墨区某些区域的蔬菜尾菜集中收集,采用条垛式生物多效堆肥技术,将尾菜“变废为宝”生成优质有机肥,有效探索出了青岛尾菜治理的一条新模式。
“尾菜治理不光是尾菜的有效再利用。”和协生物总工程师谭乐坤告诉记者,他们将尾菜生成土肥,其过程还掺杂着脱水、虫卵杀灭、塑料膜去除等重要环节。
让尾菜变废为宝,进行有效利用迫在眉睫。面对这场山雨欲来的新革命,青岛尽管已扬帆起航,但茫茫大海,遥远的行途必有坎坷。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林明礼、张林强、尹长勇、梁斌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