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又称为苄、芑、地髓,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onsa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主要产于河南,为“四大怀药”之一。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称为鲜地黄,或将地黄缓烘焙至约八成干,称生地黄,取生地黄用蒸法炮制或酒炖,则为熟地黄。
图片来源:见水印
(备注:四大怀药主要指古怀庆府(地理范围相当于现在的河南省焦作辖区的温县、沁阳、武陟、孟州)所产的山药、牛膝、地黄、菊花等四大中药。)
简而言之,地黄的分类及概括可分述如下:
NO.1鲜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功效为凉血止血,清热生津,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咽喉肿痛,吐血衄血。
NO.2生地黄甘、寒,归心、肝、肾经,养阴生津,清热养血,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津伤便秘,舌绛烦渴,阴虚发热,内热消渴,骨蒸劳热。
NO.3熟地黄则甘、微温,归肝、肾经,功效益精填髓,补血滋阴,用于心悸怔忡,血虚萎黄,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腰膝酸软,肝肾阴虛,骨蒸潮热,内热消渴,盗汗遗精,须发早白,眩晕,耳鸣。
从上可得知,鲜地黄和生地黄功效类似,偏向于滋阴清热,而熟地黄经过“九蒸九晒”炮制后,功效更偏向于滋补,以补益肝肾为主。
在大家的日常生活用法中,地黄更偏向于内服,取其滋阴、清热、滋补之效。
但其实地黄
在中医骨伤科中的用法也有很多
很多古籍都有介绍说明
??
《神农本草经》载地黄为上品:“干地黃,一名地髓。味甘,寒,無毒。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生川泽。”
《大观本草》:“生地黄:大寒。堕坠踠折,瘀血,留血,衄血,吐血,皆捣饮之。得麦门冬、清酒良。”
《药性论》云:“生地黄,忌三白,味甘,平,无毒。解诸热,破血,捣薄心腹,能消瘀血。病人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日华子本草》云:干地黄,助心胆气,安魂定魄,治惊悸劳劣,心肺损,助筋骨,长志。
《肘后备急方》:疗踠折,四肢骨破及筋伤蹉跌,捣烂生地黄熬之,裹所伤处,以竹简编夹之编,急缚勿令转动,一日一夕,可以十易,则差。
《食疗本草》:地黄,微寒。以少蜜煎,或浸食之,或煎汤,或入酒饮,并妙。生则寒,主齿痛,唾血,折伤。
《淮南子》云:地黄主属骨。
小妙招:建议您,遇到跌打损伤,可用生地黄捣烂蒸熟后敷于患处,有助于活血散瘀,生筋壮骨;或者用生地黄泡酒喝,也可起到疗伤续折的疗效。
如需用药,
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药知识,
请在医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推荐热文-
走进
优诊
优诊简介招聘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