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滋阴补血,可分为3种,《伤寒论》也有用到它的方剂。
相信,每一个喜欢中医的人都知道《伤寒论》这本书。这是我国古时候汉代医家张仲景所著的一本中医名著,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一部旷世经典,而张仲景也被后世医家尊为“医圣”。
读过《伤寒论》的朋友应该都清楚,该书主要是针对“伤寒”之证而分类论述。全书以简短条文的形式,让人阅读起来非常方便,也更利于记忆。
说到《伤寒论》,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必然会是有“万方之祖”之称的“桂枝汤”,要不就是针对太阳伤寒表实证的麻黄汤。
这固然没有问题。但难免也容易让人产生一个误解,认为《伤寒论》就是专门论述“外感”的书籍。
其实,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现行本又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并且,书中的大部分方剂,也并非单纯的外感方剂。
就以知名度最高的桂枝汤来说,虽然原本是为“太阳散寒表虚证”而设,却也成了后世医家调和阴阳、广泛用于内伤诸证的方剂。
说到方剂,自然就离不开中药了。中药的品类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在浩瀚的中草宝库里,历来就有“万物皆药”的说法。而“地黄”就是其中滋阴补血的“圣药”。
那么,为“外感”而著的《伤寒论》里,也会用到滋阴补血的地黄吗?如果有,张仲景在《伤寒论》里第一个用到地黄的经方是哪一个呢?
先简单说说地黄。
地黄,是一种玄参科的植物,用它的肉质块根入药,块根黄而多质,生于地下,所以名叫地黄。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产出。曾经一度认为陕西关中出产的地黄最好,宋明之后至今,逐渐以怀庆出产为“道地药材”。
虽然我们现在说的是“地黄”,但在中医的运用时,却也最少有3种分别:
1、鲜地黄:从地里刚挖出的为鲜地黄,性味甘、苦,寒,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衄诸证,咽喉肿痛。鲜地黄的储存也有特点,最好掩藏在沙土里,并避免太阳晒到。
2、生地黄:晒干的为生地黄,性味甘,寒。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生地黄的储存主要是防虫蛀,
3、熟地黄:蒸后晒干的为熟地黄,性味甘,微温,九蒸九晒的为九制熟地。有用酒浸制的,有用蜜浸制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熟地黄的储存最好是藏瓷罐里面。
由此可见,“地黄”这味中药,并不能简单地混为一谈。简单总结的话,鲜地黄和生地黄大致可以互换,但熟地黄则和前两者完全不可混淆。
而且,鲜地黄受时令、地域的限制,很多地方也不可能采集到新鲜地黄,这时候,也就只能用生地黄替代了。
那么,张仲景在《伤寒论》里第一个使用到地黄的方剂是哪一个呢?如果有,用的又是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的哪一种呢?
据我反复检查,《伤寒论》第一次使用到地黄,是在“炙甘草汤”中。这是一个针对“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而设的方剂。
炙甘草汤方用,炙甘草四两,生姜三两,桂枝三两去皮,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阿胶二两,小麦门冬半升,麻子仁半升,大枣十二枚。以上九味,使用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留取三升,去滓,将阿胶纳入融化开,温服一升,一日三次,此又叫复脉汤。
实际上,后世医家在炙甘草汤(复脉汤)的基础上,也有很多化裁,比如著名的温阳复脉汤,就是在此基础上配伍一些温阳之品,从而起到温经通络的作用。
地黄在中等方剂里的运用时很广泛的,有许多著名的方剂中都有地黄。如利尿的导赤散,滋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调理阴虚火旺冷汗的当归六黄汤,调理胃火牙痛的清胃散,治消渴的地黄煎等等。
此外,地黄的苗草,还可用来加工为咸菜,凉菜。阴虚发热、口干之类的人群,也可以用地黄熬粥喝,但脾胃虚寒、食少腹泻的人不宜。
大诗人苏东坡曾写过一首诗:地黄饷老马,可使光鉴人。愿饷内热子,一洗胸中尘。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地黄的成分以甙类为主,其中又以环烯醚萜苷类为主。地黄的根茎含有地黄甙,有调理血糖、止血、抗凝血、清肝养肝等多种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