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在诸多事情上都是如此,尤其是关乎养生的事物,虽然有些养生之物益处相近,或名称相仿,或相貌相似,但是也有着不小的差距。
比如有一物养血、养肝、养经,既善于养血又善于疏通血脉,被誉为“散恶血,生新血”,其“柔肝养肝”之力也深受推崇,但是这一物有红白两种,白者偏于补益,红者偏于疏泄。
这一物就是白芍,是植物芍药的干燥根,而开红花的称“赤芍”,早在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它得养生益处,但并未区分白芍与赤芍,知道梁代的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提出两者的区分。
直到唐宋时期在总结为“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可见两者有本质的区别。陶弘景在他另一本书籍《别录》中说白芍“主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食性寒热,中恶”。
白芍是养血基础方法“四物”中其一,它滋养肝脾之功也功不可没,如《本草正义》中记载“一以益脾阴而收摄至阴耗散之气,一以养肝阴而柔钢木桀骜之威”。
白芍在历代深受推崇,张仲景就十分善用白芍,而《启源》一书中对其总结为“白芍,补中焦之物,灸甘草为辅,主腹中痛,如时夏月,少加黄芩;若恶寒腹中,加肉桂一分,白芍二分,灸甘草一分半,此仲景神品也”。
《本经逢原》也提到“白芍敛津液而护营血,收阴气而泻邪热,盖泻肝之邪热。所以补脾之阴,故仲景以为补营之首”。可见后人皆知张仲景推崇白芍。
而后来的知名学家张锡纯老人在《中参西录》中也点明了白芍的特点,那就是“与当归、地黄同用则生新血;与桃仁、红花同用则消瘀血;与甘草同用则调和气血”,这也是深受认可的搭配方式。
白芍的养生主要是养血、养肝、养经期,但是养肝又可以细分,既可以说是传统意义上的“狭义”的养肝,又可以从“广义”上讲,因此白芍还滋养筋骨、平息上亢的肝阳,因此用白芍养的益处和方法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阐述。
一、用白芍养生可以养血。
刚刚提到白芍滋养肝脏的广义概念,其实白芍所有的养生益处都可以归纳为“养肝”两个字,虽然白芍养血,但也是通过养肝来实现的,因为“肝主藏血,血虚则宜滋润补养之”。
如果是血不足而脸色泛白、口唇和指甲暗淡无血色,可用白芍与当归、熟地、川芎搭档,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四物”,如果再增加阿胶、制何首乌以及鹿角胶则益精血之力更强。
如果是血不足而不能向上濡养脑,可用四物加菊花、蔓荆子以及甘草搭档,既养血又祛除头脑中趁虚而入的风邪。
如果是血虚的同时还有脾胃的虚弱,从而气血两虚,这一类让你很常见,可用白芍与人参、黄芪、当归搭档养生;如果是血虚不能滋养心神者,可用白芍与生地黄、黄连、茯神搭档清心宁神。
二、用白芍养生可以养经期。
肝主疏泄,可以统帅经期,而经期以血为本,尤其是血虚的人适合用白芍养经期,比如“四物”不仅可以养血又可以调经,在其基础上略有改动便可以养生。
比如伴有气虚者可以加人参、黄芪以补气生血;伴有血热者可以加黄芩、丹皮,再把熟地黄换成生地黄即可,或者直接用白芍与生地黄、地骨皮养生也可以,两个方法也是略有差异,前一个适合阳盛而血热的人,后一个方法适合阴虚内热的人养生。
如果伴有血寒,可用四物加肉桂、炮姜、吴茱萸以温通血脉;伴有血瘀的人,可用四物加桃仁、红花。
三、用白芍养生可以养肝。
养肝是一个很大方面的概念,而以白芍来说,既可以滋养肝血又可以平息肝阳,此外肝主筋脉,白芍养肝的同时还能滋养筋脉。
如果是肝郁气滞,可用白芍与柴胡、香附、甘草搭档;假如是肝郁血虚,可用白芍与当归、柴胡、薄荷搭档以疏解肝郁、养血健脾;如果肝与胃同时热郁,不仅胃中火热还烦躁很容易发怒,可用白芍与青皮、陈皮、丹皮搭档养生。
肝血充足则筋骨得以滋养,用白芍与甘草经常泡水喝可以养血以滋养筋骨;如果是已经筋骨不利,风与湿邪时间久了,耗损气血,可用白芍与当归、人参、独活搭档养生。
白芍养肝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平息上亢的肝阳,如果是因为肝肾之阴不足而肝阳上亢,可用白芍与怀牛膝、生代赭石、怀生地搭档养生;如果是肝热太过而上亢,可用白芍与羚羊角、钩藤、生地黄以养阴清热、柔肝舒筋。
值得一说的是,白芍虽然是常见的植物,但是养生也不能用太多,以6至15克为度,再就是生用白芍则善于敛阴平肝;炒过的白芍则稍微缓和,适合养血或者敛阴;用酒炒过的白芍则“酸寒”的特点减少,适合于养经、柔肝。再就是根据“十八反十九畏”的养生“铁律”,白芍不能与藜芦一起搭档。
白芍与赤芍都是“芍药”的根茎,古时候区分两者以花色的不同,如今按照品种的不同而区分,两者源自同一类植物,名称也相仿,但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尤其是养生更应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