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的“补血四宝”之一,易腻脾碍胃,三个方法或可避免。
中医养生素来重视对气血的调理,很多养生方法、或者养生药膳,都和补气补血有关。李时珍在著名的《本草纲目》里,就有“补血四宝”的说法。
所谓“补血四宝”,就是指“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四种中草药。大家是不是觉得很“面熟”?不错,李时珍说的“补血四宝”,其实就是“四物汤”。
作为补血的经典名方,四物汤的组成非常简单。里面的每一种、单独拿出来其实也是常用的养生药膳。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里面的“熟地黄”。
根据历代本草的描述,认为熟地黄性味甘而微温,可入心、肝、肾三经。有滋补肾阴、补血生血之功。但是,大家别以为熟地黄能滋阴补血,且性味平和,便能随意进食,即能达到补血的目的。
熟地黄虽然被誉为“补血四宝”之一,性味也确实平和,但有一个不好之处,那就是其性黏腻,容易腻脾碍胃,当脾胃虚寒时,这个不好的习性就表现得更明显了。
接触过熟地黄的人应该很清楚,熟地黄本身就滋腻多糖,摸上去粘乎乎的。中医认为,这些粘乎乎的东西,能阻碍脾胃中焦的气机。
什么是腻脾碍胃?我们都知道,脾主运化、胃主腐熟水谷,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对饮食完整消化吸收并利用。熟地黄的腻脾碍胃,就是既影响胃的腐熟,也拖累脾的运化,从而对饮食消化产生负面影响。
那么,有什么办法,既能充分利用熟地黄的滋阴补血、又不至于腻脾碍胃呢?
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1、姜汁炒熟地黄:《医学正传》说:“熟地黄姜汁炒则不腻膈”。方法很简单,生姜取汁,均匀喷洒在熟地黄上,最好上面盖上一层湿润的纱布,放在阴凉处让其充分吸收,然后取出,用小火炒干。这样炒制过的熟地黄,不影响其滋阴补血之功,因为生姜辛散,也就避免熟地黄腻脾碍胃之弊;
2、熟地黄和砂仁同制:熟地黄和砂仁同制,这个观点可能和汪昂有点关系,汪昂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医家,他在《医方集解》里提出,“(熟地黄)性腻,得砂仁则和气,且能引入丹田”。所以,近代以来,生地黄加工成熟地黄之际,大多数会掺入一些砂仁,以缓和熟地黄腻脾碍胃之弊。
清代名医施今墨认同这个观点之外,还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比如熟地黄和砂仁同“捣”、或者和细辛同捣,其用意、无非都是借辛散来防止熟地黄腻脾碍胃的弊端。
3、与陈皮木香配伍:我们知道,熟地黄之所以有腻脾碍胃之弊,就是因为它自己过于滋腻的缘故。所以,运用熟地黄时,可以配伍陈皮、木香这些和缓的健脾理气之品,既不至过于辛燥以损熟地黄滋阴之功,又可借其辛香理气发散滋腻。
无独有偶,清代名医王洪绪,在他的著作《外科证治全生集》里,创立了一个“阳和汤”,其用意其实也和麻黄与熟地黄相互制约有关。
总之,熟地黄是现代人常用的养生药膳之一,尤其女性朋友多用来调经补血。可是,因为它腻脾碍胃的弊端,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熟地黄的运用。上述三个方法,基本能消除熟地黄滋腻脾胃之弊,大家可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