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一年来的房地产行业,无论是拿地端、销售端,抑或融资端,均出现不同以往的变化。尤其是集中供地政策的陆续推出,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甚为深远。过往被地产人熟知的逻辑不断被重构,行业格局逐渐生变。
以此为节点,旧玩法业已过时,新模式亦必将产生,其中之一就是围绕投资拿地为核心的发展之道。在本次课程中,我们剖析土地利用,新增/存量建设用地指标,参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最新《土地管理法》深刻解读与利用,存量盘活路径、交易模式与要点解析等方面的逻辑,多角度探讨未来房企投资拿地策略,从而形成企业自己的竞争力。
学加中房产城研习社丨于欣老师
多重政策的「枷锁」之下,房企们都无法独善其身。房地产投拓端迎来一个备受挑战的年度。
面对考验,我们不得不想方设法转换航向,首当其冲便折射在投资和拓展层面。战略投资是个很泛的概念,房地产主要的投资领域在于土地拓展,其地位是房地产项目的源头,前期投资定位策划得好,到最后销售环节都是水到渠成的系统工程。
1、解决土地问题
1)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紧缺;2)存量挖潜问题;3)规划不符问题;4)触碰生态红线问题;5)占用基本农田问题;6)增减挂钩;7)占补平衡问题;8)农转用问题;9)点状供地;10)其他土地问题等。
2、土地一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
1)土地一级开发地块选择;2)土地一级开发立项;3)土地一级开发手续办理;4)土地一级开发规划确定;5)土地一级开发征地拆迁;6)土地一级开发成本测算;7)土地一级开发开发模式确认;8)土地一级开发盈利模式确认;9)土地一级开发土地收储;10)土地一级开发风险把控;11)土地一级开发协议签订;12)土地出让;13)土地一级开发成本回收及收益获取。
3、集体/国有土地入市
1)国有土地入市(招拍挂);2)集体土地入市、入市政策、入市前提、入市土地问题解决、入市资金分配、入市开发主体、入市获地方式、地块分割销售情况、集体土地入市优劣势分析、集体土地入市程序与操作流程等。
4、产业勾地,城市更新,旧改
5、独立选址(基建)
1)热门产业分析;2)产业来源及合作方式;3)获取土地用途;4)规划条件修改;5)土地底价确认;6)土地溢价返还;7)项目协议签订;8)土地排他条件设定;9)勾地流程;10)勾地风险点把控;11)勾地案例分析;12)其他勾地条件设定。
6、定向拿地
7、区域开发
1)生地变熟地;2)规划定制操作;3)排他条件设定;4)与政府合作条件确定;5)拿地。
※新增建设用地与存量建设用地
如何通过有效的策略与深度绑定获取土地,如何以相对低价的获得优质的土地与理想的指标,成为房企新形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