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易传中太极的含义
TUhjnbcbe - 2025/2/27 17:23:00

百家号意林听语原创作品,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抄袭者必全网举报!

正文:

“太极”一词最早的出处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出自《易传》,这是最通行的观点;二是认为出自《庄子》。如《中国哲学大辞典》中认为: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大宗师》:“夫道,神鬼神地,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

笔者持第一种观点,即认为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传》: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对于这段话,历来争论比较大,历朝历代对这段话都有注释,且各种各样的注释又各自不同。各种注释不同的原因在于有所争论,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太极”的认知方面,因此本文即对《易传》中太极的几种不同说法作一下说明。另外,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太极指的是《易传》中太极,不包括周敦颐所谓的太极。

东汉郑玄认为:

极中之道,淳和未分之气也。

这里所说的“淳和未分之气”相当于北宋张载所谓的太和之气。这种气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两个面:一是气处于阴阳未分的状态,就是阴气阳气还混杂在一起,还没有相离;二是气中的阴阳处于和之至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阴阳之气和谐相处。郑玄的这种认知其实就是把太极看作了“一气”,而在气本论中“一气”是气未分时的原始统一体,因此郑玄所谓的太极是原始的统一体。

东汉虞翻(有人认为他是三国时代)认为:

太极太一,分为天地,故生两仪也。

“太一”的太指的是至高无上的意思,一指的是绝对不二,因此太一在中国古典哲学里指的是天地万物原始未分的统一体。而虞翻认为太一之后分为天地,因此他所谓的太一就是天地未分的统一体。

比较郑玄和虞翻的观点,二者其实是一样的。因为在气本论中,天地万物都是气,因此天地未分的统一体和气未分的统一体指称基本相同。

以上两位汉儒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且为大家广泛接受,代表的是通行的认知。比如《乾凿度》中也认为“易始于太极,太极分为二,故生天地。”

东晋时韩康伯认为:

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太极者无称之称,不可得而名,取有之所极,况之太极者也。

韩康伯的意思就是认为太极是无,两仪是有。这种观点其实就是用老子的无中生有来解释太极了。而老子的无指的是“天地之始”。

到了南北朝时期,许多思想家都用老子的有无来规定太极。太极是有是无的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北朝时的李兴业就认为太极是有。他认为:

所传太极是有。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老子所谓的有并不是指具体的感性事物。老子的有指的是“万物之母”。

唐朝孔颖达认为:

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极是也。

这种观点认为太极是元气的混一,这个一即老子道生一中的一。孔颖达的这种观点还是受了老子的影响。在这种认知里,太极是在老子的道之下的。

宋代朱熹在《周易本义》中认为:

一每生二,自然之理也。易者,阴阳之变。太极者,其理也,两仪者,实为一画以分阴阳。

朱熹在《朱子语类》中又说:

此太极却是为画卦说。当为画卦前,太极只是一个浑屯的道理,里面包含阴阳、刚柔、奇耦,无所不有。及各画一奇一耦,便是生两仪。

朱熹的第一段话,说明所谓的易有太极中的易指的是阴阳变化,太极是理;第二段话就是把太极认为是象数还没有显形之前的全体,简单说太极就是象数还没显现前的状态,虽然象数还没显现,但是里面却无所不包含。朱熹的这个观点其实就是认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四句话,讲的是画卦的次序。

在这里还需特别说明的是,朱熹对于周敦颐所谓的太极也说了很多,但是以上所说仅仅是朱熹关于《易传》中太极的认知。

唐代崔憬认为:

五十有一不用,太极也,不变者也。

舍一不用者,以象太极,虚而不用也。

大家知道,《周易古经》也将噬法:五十根蓍草,先拿出一根,始终不用,以象征太极。这种观点其实就是认为蓍策未分、奇耦未形就是太极。如果按这种观点,“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四句话,讲的其实就是揲蓍的次序。

近现代学者对于《易传》中太极也有所规定。

高亨在《周易大传今注》中认为:

太极者,宇宙之本体。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认为:

道等于太极,阴阳等于两仪。

说完了以上各家的观点,最后笔者再说一下自己的认知。

冯友兰认为《周易》讲的是两套系统,笔者认为是三套系统:

第一套系统讲宇宙的演化,即万物的生成演化的过程。

第二套系统是《易》自身抽象的象数系统。

第三套讲的是变化的规律和法则。

其中第一、第二套系统对应的中心句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第三套系统对应的中心句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

《易传》中太极对应的中心句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这个中心句又包含着两套不同的系统,因此笔者认为这里的太极应该也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万物的本原,二是指蓍策未分、奇耦未形时的状况。

文章最后特别说明的是,关于《易传》中太极的说法,其实还有很多。比如太极是元气的说法等等,但是这些说法影响不是很广泛,不具代表性,因此在这里就不再逐一说明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易传中太极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