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人大多都很平凡,追花夺蜜不畏艰辛为一家生计操劳。因为我们蜂药厂接触的都是蜜蜂养殖户,昨天来了一位大叔,闲聊中他给我叙述了养蜂过程中的艰辛和不幸遭遇。
讲述一:
我养了一百多群蜜蜂,为了赶花从江南要赶往吉林。几天几夜日夜兼程,终于到了目的地。新的蜂场位置就在一个绵延群山的山坡旁边,帐篷也在一旁搭建,一卡车的蜂箱也在附近一块比较平整的地面上安营扎寨,山附近有一大块林场。来这里是朋友介绍的,说这附近山坡上都是椴树,一颗颗椴树就像一个大蜜罐子一样,这样大的一颗椴树就能流出好多的椴树蜜。日夜兼程来到这里已经是傍晚了,经过一路颠簸早已经是饥肠辘辘,到了场地都没先考虑生火做饭休息,而是先把蜂箱都卸下来,当晚天气不错还有月亮,能见度也比较高,不到两个小时卡车上的蜂箱、帐篷、日用品都卸下了车。紧接着我就开始摆放蜂箱,儿子和卡车司机开始搭帐篷。
可就在这时,从不远处传来了狗叫声和人的脚步声。几个黑乎乎的身影打着手电筒走了过来。他们手持木棍和铁锹,其中一个应该是领头的人走到我面前恶狠狠地开口道:”是谁让你们把蜂箱卸在这里的?你们赶快搬走,你们要是不搬我们就替你们搬!”
我赶紧放下手中的活,三步并作两步来到他们跟前苦苦哀求。“我们举目无亲初来贵地,刚都没顾上吃饭才把蜂箱卸下来,人都筋疲力竭了,加上人生地不熟的还能往哪里搬呢?再说国家有法律规定,蜜蜂也是国家的资源,放养蜜蜂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那伙人说讲大道理没用,让你们搬你们就得搬,你们要是不搬,我们替你搬。说完就把绳索摊开,准备强行把我们蜂箱搬上去。我赶紧走上去又哀求他们,“我们刚卸车,还没吃没喝,肚子都是空的蜂箱搬不动了啊”。他们说:“那正好,你没力气,我们力气多得是。”说完就动起手来。
无奈之下,我们三个人势单力薄,也惹不起人家(人多势众),还是把刚刚卸车的蜂箱和帐篷等又重新装车,一直折腾到天微微亮起来,然后那伙人给我们引路,带我们到了大约5公里外的另一个场地。等我们卸了车,帐篷也搭了起来,他们才告诉我:“之所以不让你们搬到这里,是因为我们的蜂场就在你旁边的五百米处。过个小坡就能看见。”
讲述二:
类似这样的事情我以前也听一直合作的几个养蜂人讲过:去年开春三月初吧,我弟弟打电话喊我让我过去一趟,我问是什么事情他也不给我说,说我来一下就知道了,我感觉到莫名其妙的又问他,你不说什么事情我去干嘛?我也要准备的啊,结果弟弟说我家门口来了外地放蜂的也有一百多箱,场地就在路南边距离你的蜂场都不到一公里,距离太近而且周围的油菜花又很少,蜜源能够嘛?
听到这个消息我是又惊又怒,立马就开车回到老家想和他们理论一番。
当我快马加鞭赶到家门口,看到了这个蜂场的养蜂人,原来时夫妻俩,江西人,看着他们破败不堪的帐篷还有寥寥无几的家当,只有一张钢丝床和一床很破旧的棉被。男的满脸憔悴,女的抱着个孩子。我弟弟没客气直接说明了来意,要让他们走。那个男的听完我弟弟的要求后用很明显的哀求口吻说:“我去年没收入,春繁爬蜂病,油菜绝产蜂群春衰,到了夏天刺槐也没收成;后来到东北去采椴蜜,遇到了小年,没转到一分钱自己还搭进去两千块钱买砂糖喂蜜蜂;晚秋内蒙采荞麦又遭遇了秋旱,后来又到皖南越冬又遇到了倒春寒,这次来这里也是蜂友介绍来沿江采油菜蜜的,我也不知道你们这里有蜂场,你现在要我走,我运费都拿不出来,求你们行行好就当我是要饭的,让我们暂时留下来吧!”
我很生气的说:“你是养蜂的,那么法律法规你不懂嘛?蜂场之间的距离不能低于三千米,你看你现在距离我的蜂场不到五百米,本来这几年油菜花面积就减少了,我这一家蜂场都很勉强了,你现在又来掺和,今年你是要大家都没收入啊!”
这个江西老表一副哭相:“我实在是没有办法,现在连运费都拿不出来了啊,况且我还带着孩子。”
这个时候站在旁边的弟弟开腔了:“既然这样,我们都是养蜂的,有一年我去赣南的遂川春繁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哪里的老表宽宏大量让我很感动,这样吧,我们与你共度难关,不过油菜花谢后希望你们能离开,这里的刺槐数你也应该了解到了,也是寥寥无几,否则大家都没有收入!”
这个江西老表一听把我俩看成大恩人似的,连声感谢说要把我们的大恩大德铭记心间永不忘!但是之后到了刺槐花期,他们还是没有离开,我想了想,没离开说应该还是有困难,这次就算了吧,不过之后还是提醒了他一下蜂场之间的距离,不是每个人都像我好说话的,而且他带着妻子和孩子,避免不了受欺负。希望他能多多注意一下吧。
大家养蜂都是为了养家糊口,大家的心愿都是一样的:让自己的蜂场距离蜜源最近,别的蜂场距离自己越远越好,这样也不至于因为蜜蜂过于密集而采不到蜜收不到蜂产品。到了花期就有来自全国各自的养蜂人来赶场,人多但是蜜源是固定的,难免不会发生冲突,甚至上升到暴力冲突。希望大家能心平气和的多沟通,大事花销小事化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化解纠纷。实在无法协商也可以联系当地的政府或者相关部门来处理,让法律保护自己,千万不要冲动。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遇到真有困难的朋友该帮一把还是帮一把,这表现的是一种胸怀,高风亮节,也是为养蜂同路人做了一件善事。
在此我建议各位:“在到新场地之前,一定要提前打听清楚蜜源的面积、流蜜时间、流蜜期的长短,然后把蜜源方圆几公里有没有蜂场也了解清楚,这些不搞清楚,就能解决百分之九十九的矛盾。”
当然也要尊重当地的民俗,出门在外,和气生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