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古代楹联真是丰富多彩,花名药名地名都能成
TUhjnbcbe - 2022/11/27 20:54:00

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亦指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楹联习俗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早在西晋时期(年左右)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就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

后历北宋、明、清三次重要发展时期,楹联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年5月20日,楹联习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楹联概念画

古代楹联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可称为丰富多彩,比如我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花名、药名、地名都可入对,还有不少“绝对”令人津津乐道。

一.花名、药名、地名成对

广州风俗最重视七月初七这个“七巧节”。除准备瓜果之外,所列器皿都是剪草粘米做成,花样百出、争奇斗巧,使出了仙女织绵手段。还有的人,用鲜花织成帘栊、床帐、亭榭、台阁。精工细扎、鲜艳瑰丽,真是巧夺天工。清朝广州有一许姓按察使于七夕时,用鲜花装饰成一副楹联:

“帝女合欢,水仙含笑;牵牛迎辇,翠雀凌霄。”

这是用八个花名,道出了“七夕”故事,其浑成工切、妙不可言。

乔家大院经典楹联

有位老中医,善于用中草药名作联,有人不太相信,想去试探一下,说去拜访他。客人一进门便指着门口挂着的灯笼说:“灯笼灯笼,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老中医听了,不慌不忙地答道:“鼓架鼓架,陈皮不能敲半下(夏)。”客人又说:“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老中医立即笑着答道:“春风来时尽作花,但闻藿香木香。”两人的对联中无意间嵌入了诸多中药名称。客人终于叹服了老中医,怀着敬佩的心情告辞了。

将地名放入楹联的更是数不胜数,现略举几例如下:

有一副对联,巧妙地嵌入了北京附近的密云、三河、玉田、丰润、怀柔、遵化、顺义、良乡八个县名,而且组织得十分自然、别致。请看:“密云不雨旱三河,虽玉田也难丰润;怀柔有道皆遵化,知顺义便是良乡。”

好联欣赏

广州市西湖路两侧近教育路处,有二条直对的街道,叫“龙藏街”和“流水井”。流水井的东边是“小马站”和“大马站”,小马站北口斜对面中山五路“莫记乳猪店”那个地方,以前叫“清风桥”。曾有人将这四条街道的名字,联成一副对联:

“龙藏流水井,马站清风桥。”虽然只是十个字,却填上了四个街名,并且还很有点诗情画意。

在交通不便的过去,广东人要去北京,必须经过梅岭,故有“返京必要经梅岭”之语。梅岭有处地方叫“乌猿洞”,当地文人出了一上联云:“南雄梅岭乌猿洞”。此上联初看容易,但三处都是地名,连串而下,且有方向、花木、地理、颜色、走兽所限,要对得好不容易,所以一时未有人能对。

书法楹联

后来有个士人路经东莞,乘舟夜泊茶山附近,询问船夫,得悉船所泊处。名为“青鹤湾”,一时触动巧思,于是对出下联:“东莞茶山青鹤湾”。此上下两联共含有六个地名,且对仗工整。

二.数字联、绝对成趣

过去,有人用数字一至十,作成一副概括诸葛亮一生的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这上联作出之后,很久无人能对,成为有名的“绝对”。

后来,有人运用五方和五行,终于对出了巧妙的下联,使“绝对”有了对。其下联是:“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古代皇宫楹联

这副对联,上联中有数字一至十,下联中含“东南西北中、金木水火土”与之对应,且上下两联将诸葛亮的一生总结得非常完整。确实是一副“绝对”。

在唐代女诗人薛涛的故居:成都的望江楼上,有这么副对联:“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这上联相传是清朝一位江南“名士”浏览此处偶然想起的,后来他在成都住了半年,绞尽脑汁也没有把下联对出,只得归去之时,把这上联书在这里。

百余年来,到望江楼来的游客千千万万,但这副对联却仍然无人能对。直到六十年代初,在望江楼举办的一次赛诗大会上,这副对联却意想不到地被一位青年工人对上了,他对的下联是:“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若不以平仄来论,这一新的绝对,也是很有气概的。看来现代人不比古人差,智慧还是在群众之中啊!

古时候有个聪明的和尚,很会写诗、绘画、作对联,一次,当地文人聚会。和尚想做副对联来捉弄一下这些文人,于是先写了上联:

乾隆书法对联

古时候有个聪明的和尚,很会写诗、绘画、作对联,一次,当地文人聚会。和尚想做副对联来捉弄一下这些文人,于是先写了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这上联妙在不论顺读、倒读,字音都一样,下联确实不易对,正当这些文人苦思冥想时,一位年轻的翰林走上前来挥笔写了下联:“书临汉帖翰林书。”这一绝对使在场人赞赏不已,都认为下联的翰林比和尚更高明。

总之,古代楹联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可称为丰富多彩,我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花名、药名、地名都可入对,还有不少“绝对”令人津津乐道。

呼吁大家在欣赏我国古代丰盛文化作品的同时,认真学好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楹联的技巧,学会巧妙应对的技能,既能丰富祖国健康文化内容,又能给自己增添一项本领,争取为国家与民族多做贡献。

春联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代楹联真是丰富多彩,花名药名地名都能成